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公园体育的开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2021-11-21张利朋南昌工学院
张利朋 南昌工学院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健康中国”理念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且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指出要建设体育强国、发展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全民健身的重要性。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交通拥堵问题较多,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模式向生态文明城市转型,对此我国各城市需要在我国政策的引导下,坚持城市公园原生性的基本属性、因地制宜发展城市公园休闲体育,在满足人们多样化体育运动需求的基础上,使公共性、休闲性、原生性、便捷性和开放性等城市公园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一)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第一,国外休闲体育研究历史沿革。国外对于相关休闲体育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认为通过休闲活动可以完善自我进而统治社会,亚里士多德更是推崇休闲为“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杰弗瑞·戈比在《你生命中的休闲》中指出,休闲是发展的基础,休闲价值观将使人们从改造世界逐步转向改造自身,他在《21世级的休闲》该书中明确表述了,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休闲体育将对生产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三,生态体育公园化导向。Ronald A.Kaiser.J.D.在《休闲、公园与运动中的责任和法律》一书中对公园、休闲运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美国、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公园是国民从事休闲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城市公园为广大市民在工作之余提供了很好的放松休闲场所,美国的纽约中央公园、美国主题公园,英国的伦敦海德公园以及澳大利亚的悉尼奥林匹公园等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早在春秋时期,由于齐国经济发展较好,物质充盈,蹴鞠、围棋等休闲体育活动已开始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到了唐宋时期体育休闲活动种类更加丰富,马球、投壶、龙舟竞赛等活动相继产生。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的体育运动种类多达几十种,同时还出现了多种节庆体育活动,如踏青、登高、打秋千等。休闲体育研究的兴起跟社会背景和政策导向是密切相关的,1995年出台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将全民健身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战略进行阐述,极大地刺激了相关科研的开展。单凤霞(2019)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以杭州、武汉、成都为例》,对城市休闲体育理论、实践进行了调查,并对城市休闲体育的供递系统、基本理念、发展路径进行了相关研究。邓文平、高晓薇(2018)在《休闲体育区域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提出了城市公园休闲区可以完善城市功能;夏志翔、丛伟(2020)以绵阳市富乐山公园为例解析了中等城市公园休闲体育的特征;潘先红(2018)以盐城市城市公园为例,对城市公园的市民休闲满意度进行了分析;吴春燕(2020)以济南英雄山公园为例,对大众休闲体育文化生态的形成进行了研究[1]。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公园体育的开展现状和影响因素
(一)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公园休闲体育开展的现状
以湖北省武汉市、浙江省杭州市等为主研对象,通过实地走访考查、访谈和问卷调研的方式,了解休闲体育在城市公园中的开展现状,对于城市公园建设现状而言,发现城市公园绿地出现外扩现象,城市中心区和旧城区公园绿地减少,体育场地数量少、场地资源分配不均,场地利用补充,居民参与休闲体育健身的意识不强。对于城市空间建设而言,当前城市存在无序开发、自然和人文环境被破坏,各方面规划工作管控力度不强,城市公园休闲体育项目和活动开展缺乏有利条件。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公园休闲体育开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制约因素:第一,自然环境:当前城市的高速发展,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人们休闲体育活动范围逐渐萎缩,公园的原生性被破坏等;第二,活动开展组织,市民参与积极性不高、活动开展受到限制,且政府经费的投入较少,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高。第三,消费结构和基础设施结构,据调查发现,当前市民休闲体育消费主要在购买运动服装、运动器械、观看体育赛事上,在体育活动参与、社区健身、公园广场等面积场地上的消费较少。且城市基础设施场地不足、体育管理者较少、居民休闲意识不强、基础设施还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
发展优势:基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战略要求,国务院常务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等相关政策,且各地市政府全力倡导打造公园城市、森林城市、健康城市,在此新形势下,人们健康意识提高,且各地域特色优势显著、地理环境资源丰富,需要根据时代发展需求重新定位和建设生态城市公园与休闲体育[2]。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公园体育的策略研究
(一)更新发展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理念是行动实施的先导,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的发展链,为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为了更好的加快城市转型、恢复城市生态,保持城市健康与活力,需要城市充分利用休闲体育发展形势,推动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尽可能的结合自然资源,因势而行,建造生态性城市公园,把生态城市公园的建造定位为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新名片,让市民体验休闲乐趣、体验人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同时培养市民的环保意识。一方面,需要重视休闲体育规划设计,通过理念创新、项目创新、业态创新、技术创新等,保证城市休闲体育具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充分挖掘休闲体育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空间、群体、文化形态等各要素,补齐短板,促使休闲体育协调发展。且城市休闲体育发展需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核心理念,以此创新休闲体育开发模式,形成绿色开发模式和绿色发展机制。另外,在进行城市公园体育建设时应该以运动健康为中心,充分考虑区域居民的休闲需要和体育运动需求,确保城市公园的服务主体应该是广大城市居民。在明确主体的基础上,实现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的平等、开放,打造15分钟休闲体育圈,让每一个居民都可享受到休闲体育服务。以此保证公园体育场地设施的供应应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水平的需求,同时提高城市公园项目开展的趣味性、观赏性、多样性,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二)以生态保护为主题,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
首先,坚持绿色、环保、生态的开发模式,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强绿色休闲体育环境和空间建设力度,创建生态体验型、绿色环保性的项目,比如,杭州通过打造西山游道,为居民提供可以休闲观光、野营娱乐、健身运动多种生态项目,为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了休闲体育的地方。且武汉利用后官湖修建了郊野绿道,打造四湖沿岸线,东湖风景区创建了休闲健身项目,激发全民参与休闲体育兴趣的同时,也可以联合生态区、公园、小游园、绿地等,构建了层级绿化体系。其次,动员全民绿色参与。第一,低碳出行,推行公共交通、自行车、徒步的绿色生态方式,践行低碳环保理念,比如,杭州推行的共享单车;第二,低碳消费,减少休闲体育一次性产品、精包装产品、电子产品的使用;第三,低碳环保宣传教育,利用休闲体育项目加强公益环保宣传,通过绿色空间标识,开展绿色环保宣传活动,以此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最后,形成绿色发展机制。通过打造绿色休闲健身基地、绿色建筑、绿色交通设施绿色识别机制,对休闲体育项目进行认证;通过绿色休闲体育监管,加强对生态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的休闲体育项目范围限制、场地限制、类型限制[4]。
(三)以赛事为平台,完善城市公园的条件设施
首先,实现供给部门的责任均等。政府部门、社会非营利组织、盈利企业需要充分利用休闲体育空间和环境、设施和场地、组织和服务,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休闲体育公共服务。比如,休闲体育产品和服务,非营利组织需要为群众提供特殊会员资格、免费开放等,私营企业对于一些产品和服务可以采取收费方法。其次,利用有利的资源和环境创建赛事平台,比如,可以依托杭州、湖南等城市的山、水资源,举行自行车骑行、汽车越野、漂流、划艇、滑翔伞等运动休闲型赛事,或者打造山步道、水上乐园等赛事项目。对于杭州的江河湖海等自然资源,可举办杭州西湖名校赛艇挑战赛、钱塘江冲浪挑战赛、女子马拉松、西湖单车文化节、钱塘江横渡活动、绿道健身走等。对于武汉市可以举办渡江节、国际赛马节、登山节、龙舟友谊赛等,对于成都可以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结合,举办都江堰漂流节、双遗马拉松、龙舟公开赛等。最后,推进城市休闲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各种休闲体育比赛的开展,增加对城市公园的投入,完善城市公园的器材设施,丰富城市公园可开展的休闲体育项目。
(四)因地制宜,开展民族传统休闲体育
依托城市公园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科学有序的组织并开展相关民族休闲体育活动,在打造民族传统特色体育项目的基础上,确保体育运动健康发展,最终在社会区域范围内形成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休息体育文化浪潮。并在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上加强公园的建设,利用当地特色人文、历史、自然环境,因势利导对市民开展具有风土特色的休闲体育运动,促使人们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进而真正实现公园体育化,体育公园化。另外,为了更好的改善市民生活、居住休闲环境,需要利用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加强民族文化保护,通过保护和开发市井文化、区域特色传统文化,对传统休闲体育活动进行推广。此外,还需要利用原生态空间,将传统休闲体育文化和城市已有的体育文化、物资空间等进行结合,以此推动民族传统休闲体育可持续发展[5]。
四、结束语
总之,本研究通过对“生态城市公园”“休闲体育”的开展进行研究,丰富了国内在此学术方面的观点及策略,并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出发,在把握公园的公共性、休闲性、绿色性、健康特点的基础上,促使公园和体育的生态、休闲、健康和互动性功能紧密结合,提高公园的原生性,塑造城市形象。且举办特色化的公园体育活动,让市民在参与体育休闲活动的过程、感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同时促进和完善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最终在全民健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培养市民的环境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