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研究

2021-11-21

对外经贸 2021年1期
关键词:倡议山西一带

王 仙

(运城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各国积极参与的一项世界级国家发展倡议,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平友好发展的体现。“一带”主要包括东南亚、东北亚,并向欧洲扩展,最后形成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一路”则是将亚欧非三个大洲彼此联通。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我国逐渐形成东出西进的新格局。在此过程中,沿线省份可以抢抓技术、资本转移的发展机遇,享受国家的政策红利。山西要把握其中蕴含的政策红利和发展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中。虽然新冠肺炎疫情给“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消极影响,但是这些影响是阶段性和暂时性的,阻挡不了“一带一路”建设的脚步。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 年向全球发起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之后举办了一系列国际会议不断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7 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五连五通方面推进,已经成为统筹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倡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的加入。这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新动力。

(一)政策沟通

7 年来越来越多国家和组织认可与加入“一带一路”的倡议,签订政府间的合作协议。截至2019 年11月,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97 份合作协议。同时沿线国家专业领域的合作交流不断推进,例如标准化合作协议的签署,税收合作机制的构建以及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

(二)设施联通

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领域。目前,推进的以全方位、复合型为核心的六大经济走廊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已初见成效。雅万高铁等合作项目的建设不断推进。中吉乌国际道路运输实现常态化运行。我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签署丝路光缆合作协议。与越来越多的国家签订航空运输协定。中俄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现常态化运营。2020 年9 月13 日中老昆万铁路友谊隧道安全贯通。设施的联通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交流、贸易的畅通以及经济协同发展提供必备条件。

(三)贸易畅通

贸易畅通是构筑“一带一路”的主要着力点。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量与投资便捷化水平不断提高。例如“丝路电商”合作兴起,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同时提升了各国参与“一带一路”的广度和深度。我国的12 个自由贸易试验区,面向全球开放,放宽外资准入领域,打破投资壁垒,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营商环境。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海关检疫合作,缩短商品的通关时间,加快商品周转速度,提高经济效益。2020 年8 月28 日,陕西西安同山西永济开行首列“永西欧”国际班列,为企业进出口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节省近30 天的商品运输时间。国际班列的开通不但有利于提高商品流通速度,更有利于企业资金的周转,同时助力企业开拓中亚和欧洲市场。

(四)资金融通

资金融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2014年11 月我国提出创建亚投行和设立丝路基金,扩大沿线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丝路基金和亚投行投资业务覆盖区域广,项目内容多样,这可以为沿线项目建设提供稳定、优质的融资支持。而且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接纳和使用人民币,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五)民心相通

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文化基础。通过加强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可以加强信任,深化友谊,提高文化认同感,达到协同发展的目标。在7 年间来,共同建立了“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世界旅游联盟等多个多国参与的交流平台,民心相通提供了良好的媒介。同时,制定民心相通行动计划,为民心相通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支持,保证发展方向。中国与沿线国家签订多份旅游合作文件,创办“一带一路”的旅游市场推广联盟,推动各国人员流动与文化交流。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的SWOT 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历史渊源悠久

山西通秦联豫、承东启西,自古是丝绸的重要产地,是联通欧亚大陆的重要桥梁。晋商是中国近代经济史上的一颗明珠,不仅留下晋商精神,更有横跨亚欧大陆的商贸大道万里茶路。为山西融入“一带一路”打了历史文化基础。

2.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山西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特别是煤炭资源。农作物种类繁多,苹果、柿子、荞麦、藜麦等都是山西特色农作物。山西省有19 个产品是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同时,拥有国家级农业示范区。这有助于山西推动农产品品牌升级,为与沿线国家进行农业互补提供有利条件。

人文资源:山西文化底蕴丰厚,有着举世闻名的彩塑和壁画艺术、古代城市与民居建筑艺术、石窟艺术。例如有全国闻名的云冈石窟、后土祠、关帝庙、五台山。

3.产业优势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能源开采技术成熟,逐渐形成以煤化工和装备制造为代表的六大特色产业,工业基础雄厚。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中,铁路建设至关重要,而山西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并且拥有一批该领域的龙头企业和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例如在列车、轨道交通车辆等铁路车辆制造和维修方面已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太重、太钢、大同公司、中北永济公司。太钢生产的车轴钢在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市场占有率在85%以上,并且在港珠澳大桥、老挝水电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中,太钢高端不锈钢建筑材料供货量超过万吨。

(二)劣势分析

1.产业结构不合理

山西省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在煤炭行业发展较好的时期,经济发展依赖于重工业,造成轻工业比重不断下降,形成“一煤独大”的情况,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外出口行业发展缓慢。另外,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在全国的排名靠后,因此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经济环境一般。

2.生态环境脆弱

山西省生态环境脆弱,而且“一煤独大”的资源型经济也加据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长期过度的煤炭开采造成工矿区生态退化加剧、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水系统失衡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3.文化资源开发不足

山西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到位,开发的创新性不足宣传力度不大。山西成熟的旅游产品数量有限,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没有形成产业优势。

(三)机遇分析

1.地理位置

虽然山西地处内陆,但从地缘位置看通秦联豫、承东启西,与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份相邻,向东延伸至京津冀战略圈。而北京是“一带一路”最重要的窗口,郑州、西安等是“一带一路”重点交通枢纽和重要的开放窗口。山西可以发挥自己陆上丝绸之路中间枢纽的地缘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2.政策支持

山西省政府十分注重“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山西积极完善组织机构,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的对接,部署建设工作。强化完成顶层设计,出台配套政策,分领域、分地区制定《实施方案》。这都为山西融入“一带一路”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3.产能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影响范围广,其中沿线国家主要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这些国家基础设施条件差,工业技术发展落后。例如“一带一路”倡议中许多中亚、西亚国家属于资源、能源富集地区但是开采利用方面技术落后。而山西是我国的能源基地,工业基础雄厚。通过与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有利于山西省的一些优质过剩产业转移。促进山西省的重型机械、能源开采设备走出国门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山西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四)挑战分析

1.复杂的国际环境

随着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越来越多,这就更加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来实现协同发展。但是目前的世界格局正由“金字塔”结构向“扁平化”结构转变,既有各国内外多种势力的博弈,又有各类矛盾和冲突的频发。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国际安全态势仍将复杂多变。

2.海外投资风险

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基础设施条件差、经济落后、法律体系不完善、文化习惯差异大、社会制度信仰不同的情况。所以山西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的时候必然会面临着更复杂的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等多种风险。所以山西企业要想成功走出去,必须修炼好内功,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这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3.疫情影响

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对“一带一路”建设产生不利影响。“一带一路”涉及范围广,推进各国五通互联必然会使得人员之间交叉感染的概率加大。由于疫情影响,大部分国家对边境入境控制得十分严格,相互限制和禁止人员入境,给全球商品、人员流动带来很大挑战,而商品、人员流动受阻导致部分合作项目无法正常开展,旅游业受到严重打击。由于部分企业停工停产,使部分供应链断裂影响一些项目正常运行秩序。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量多,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山西省可以实施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措施,引入先进生产技术,输出过剩产能,推动山西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例如英国、澳大利亚等沿线国家拥有先进的煤层气利用技术,山西可以与这些国家进行交流合作。从煤层气开采技术以及高效利用等方面入手,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实现高效燃烧和污染控制,从而发展新型煤炭产业,提升煤炭附加值,延伸产业链。

另外,大部分沿线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条件差,技术滞后但资源丰富。山西省可以与之进行产能合作,推动六大特色优势产业“走出去”,从而转移省内过剩的产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转型。例如中亚国家铁、铜、铬等资源优势,山西可以推动煤炭、电力等企业“走出去”进行资源开采和深加工,形成优势产能转移的集聚地,实现山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产业分工上的互补。

(二)完善保障机制

政府需要为山西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鼓励和扶持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从而激发企业活力。加强外汇市场监管力度,保护投资者权益,从而为山西参与“一带一路”提供政策保证,完善保障机制。例如:优化生态和营商环境,简化企业对外投资的各项程序,建立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的绿色通道体系,推进贸易付汇税务备案电子化。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增强山西对国外优秀企业、人才的吸引力。加强与沿线国家边检部门合作,让企业“走出去”更加方便快捷。同时面对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政府可以通过减税降费,帮助出口产品转内销,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

另外,对外投资面临着多种风险,政府需要建立和壮大专业涉外法律服务队伍和机构,建立相关风险防范机制,为企业降低经营风险,解决经济纠纷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保障企业对外投资的安全性。

(三)大力发展旅游业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山西可以发展旅游业为抓手,加快人员流动,进行文化交流,建立相互信任与文化共识,从而促进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山西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存在着景点分散,知名度不高,没有成熟的旅游产品的问题。因此,一方面要整合优质文化资源,成立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旅游产品数据库,形成山西文化品牌,突出品牌特色;另一方面要加大山西文化品牌宣传和展示,从而增强山西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例如积极与境外友好城市互办文化节,推动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色产品走出山西,吸引海外游客到山西旅游。承接重大会议、参加国际性展会、展览和文艺演出,增强山西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四)完善外贸金融服务

“一带一路”建设的大部分合作项目资金需求大,并且回收周期较长,这就需要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完善外贸金融服务,进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管理改革,为山西融入“一带一路”提供金融支持。倡导商业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合作,实现资金良性周转。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外贸行业服务力度,降低中小外贸企业融资的门槛,对接规范经营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依托平台资源,为更多外贸企业提供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同时为重点企业提供面向上下游的境内外供应链金融服务。

四、结语

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我国国内企业已经复工复产,国家正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而且在此期间我国提出建设“健康丝绸之路”,这丰富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开辟了新的合作领域。山西要调整产业结构,组建新市场,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就必须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山西发展经济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先易后难,统筹协调。发挥山西产业优势,与沿线国家产能合作,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开发山西文化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加强与沿线国家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优化生态和营商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和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构建金融、法律等保障体系,从而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开放格局,把山西建成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猜你喜欢

倡议山西一带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