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科研团队为依托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探讨
2021-11-21马佳慧
马佳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咸阳 71210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教育内涵的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也逐步引起社会的重视。在创新型国家和“双一流”建设需求的推动下,高等院校纷纷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开设了相关课程,搭建了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力求使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对于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意义更为突出,表现为培养对象的专业基础更扎实、知识体系更全面、科研项目更容易产业化。为此,国外许多知名高校针对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制定了专门的科研规划和创新型课程,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我国在此方面发展较晚,教育实效性有待提升,基于研究生教育科研化的特点,有必要从科研团队建设的视角,探讨适合当下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助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了有效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完善培养计划,首先要对现状进行科学把握,进而探寻其内在规律,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使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有的放矢”。从现实来看,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强,缺乏教育力度
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硕士研究生教育已经完全脱离了“精英化”的特征。特别是近年来研究生扩招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增加,我国高校在读研究生数量日益增多,由此导致在读硕士规模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有限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在此背景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已经渐渐成为新的问题”[1]。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通过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研究生培养计划的优化。从现实来看,我国高校虽然对此予以了一定的重视,但在教育活动中仍然以学术培育为主,特别强调学科专业研究能力的培养,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较少。
(二)培育体系滞后,缺乏教育深度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系较为滞后。一是培育的针对性不足。从现实来看,一些高校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没有对研究生和本科生进行层次划分,主要以本科教育为主。二是实践平台存在短缺。事实上,实践平台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载体和条件保障[2]。针对研究生的创新创业类课程、社团、竞赛等载体数量过少。三是教育内容简单化。创新与创业绝非易事,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长期的探索,这就需要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但目前的教育内容尚达不到这样的深度。
(三)师资力量不足,缺乏教育效度
有效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学,必须依托优秀的师资队伍。但从现实来看,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培养制度仍为导师负责制,并没有对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明确的制度安排。从教学职责方面看,部分导师更侧重于对研究生专业知识与学术能力的培养,在创新创业方面缺乏重视。在“产学研”一体化的推动下,研究生在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组时,虽然也能接受到一定创新创业教育,但仍处于被动地位。由于制度设计层面的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研究生导师对创新创业培养工作的积极性不足。
二、以科研团队为依托,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路径
如前文所述,我国研究生教育采用导师负责制,在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中,研究生往往都会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团队中。基于研究生教育科研化、团体化的特点,高校应当借助科研团队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路径。
(一)以政策为导向,完善培养计划
完善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入手,为科研团队建设提供有利的发展条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一是理清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相关重点,找准发力方向。高校应从师资队伍、课程建设、资源保障、社会合作、考核评价等层面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将体系构建、机制耦合、运行顺畅作为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着力方向[3]。二是完善配套的政策性文件。高校应结合本校特色和研究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重点,对研究生培养计划、研究生导师管理办法、研究生教学管理制度、非全日制研究生考核评价制度等内容进行完善,对原有的制度性文件加以修正,从而明确研究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地位,与专业教育和学生管理深入融合。三是加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举措。高校要结合研究生的学情特点,开设专门的课程体系与教育活动,避免与本科生教育内容相重复。
(二)以激励为推动,发挥导师作用
导师是科研团队的核心,也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环节的指导者。“导师的影响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各个阶段,要重视导师在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4]。首先,加强科创导师队伍建设。高校应围绕创新创业工作,精心组建科研能力强、师德修养高、创新意识足的科创导师队伍。其次,要完善配套的激励机制。高校应将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纳入导师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定当中。对于教育成果显著、社会影响较好的科研团队,高校在经费投入、课题申报门槛等方面应予以必要的倾斜,可设立专项奖励制度,给予优秀导师一定的物质激励。最后,在履行职责方面,科创导师应对成员做好“两手抓”:一是抓研究生成员的科研创新能力,实施科创进度督导制度,积极鼓励和指导成员参与各类竞赛、学术研讨、社会实践活动;二是抓好科研创新成果的转化工作,规范、指导研究生论文发表和专利申报流程,引导研究生做好与企业的对接,使创新成果真正落地生根。
(三)以产学研融合为进程,促进共同发展
产学研结合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前沿方向。新时代背景下,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是推进高校项目研究团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在实践中形成有力的科研、生产、开发的融合发展机制。在创新创业工作中,高校应通过强化产学研的融合发展,使导师及其研究生得到共同发展。对于导师而言,这种模式有利于其产出更多的学术成果,使之乐于将学科前沿知识和最新科研成果予以技术转让,获取较高的效益;对于研究生而言,在产学研融合的推进中,创新思维得到了锻炼,对社会与市场需求有了深入了解,在实践中也发展了组织、协调能力,使其科研能力更接地气、更能为生产实践服务。为此,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必须深入社会、深入企业,积极签订对口合作项目,要紧密结合当代技术发展前沿,鼓励科研团队对人工智能、物联网、5G 等新兴技术的应用进行创新研发,动态调整科创项目的主攻方向。
(四)以竞赛为平台,提升实践水平
竞赛是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并与项目交流、企业实践、文娱活动等项目共同构成教育体系。高校应通过组织创新创业竞赛,调动研究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其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在思维上深入相关行业的发展方向中去,学会充分考虑技术、经济、生态、安全以及工程伦理等多方面的因素”[5]。搭建竞赛平台,需要形成完备的体系:高校一是要丰富竞赛的项目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课题竞赛、技术竞赛、营销竞赛、成果转化竞赛等,在竞赛形式上也应大胆创新,既要注重量的增长,又要保障质的达标,使竞赛活动真正发挥教育实效;二是发挥院系专业优势,成立各类创新基地,为研究生发挥自身的主观创造性提供条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新想法通过创新基地申报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如AR 创新基地、电子创新基地、H5 创业基地、人工智能创新基地等,同时在竞赛成果展示中加强与企业的对接合作;三是鼓励科创导师与研究生一起组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进一步深化师生交流,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
三、以科研团队为依托,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具体实践——以X 大学为例
X 大学作为教学研究型大学,主攻交通轨道专业,将交通作为该学院的特色、将轨道作为该学院的核心并且多种学科协调发展。针对铁路运输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该大学培养了许多强大的研究团队。依托科研团队,学校对人才教育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加大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
由于目前正在不断推进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因此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成了一个关注点。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阐明了重点意义。1.需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课程体系相结合;2.对研究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需要给予特别支持;3.加快建设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加强创新创业实训实践能力,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文件的颁布将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摆到了更为明显的位置,在教育部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精神的指导下,X 大学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了一套针对X 大学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案。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该校出台了《X 大学关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意见》,该意见指出,改变以往传统培养模式,修改以往培养方案中的缺点、加速建设新课程体系,核心意义是能够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意见特别提出鼓励支持研究生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创新创业竞赛。在《教学成果建设与研究成果奖励办法》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等多种文件中增添了导师指导研究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持内容。
(二)建设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X 大学结合自身实践情况,建设了校内与校外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成立了大学科技园。截至目前,已经有百余家企业加入其中,其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企业都是由硕士生导师创立的,目前大学科技园已经招收400 多名研究生。这样的平台创设,能够有效在研究生专业实践与实习中提供巨大帮助。此外,针对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整合社会资源,成立了十余家研究生创新创业联合培养基地,根据各学院自身的特点,建设出了各种类型的创新基地,鼓励、支持学生能够积极地将自身的想法通过创新基地申报的方式付诸于各种类型的创业大赛中。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以科研团队为依托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顺应了高校“产学研”一体化趋势,更符合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要求。通过政策导向、激励推动、融合科研、竞赛平台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可实现对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使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展望未来,高校应坚持科研团队发展模式,积极创建良好的内外部条件,深化完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体现教育的中国特色与中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