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强国背景下高校体育选项课程的价值思考和本位回归①

2021-11-21刘超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基本功理论课

刘超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体育强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注重竞技体育发展的同时,将群众体育和全民健康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如何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高校体育课程历经了70余年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时至今日,我国对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陆续推出一系列关于高校体育政策,我国高校体育也进入了发展的新时代。新时代对应着新特征,新特征又对高校体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高校体育课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此文对高校体育选项课程的价值进行了简要论述与分析,以期为高校体育选项课程的发展找出更清晰的方向,进而为更好地完成高校体育的任务寻找对策。

1 新时代我国对高校体育工作的新要求

2002年,教育部发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简称《纲要》),其中对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性质和目标做出了详细规定。《纲要》中指出“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将体育的课程目标确定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在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中又分别细化为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并对每个目标的细则进行进一步的说明。笔者认为教育部对高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做了非常全面的概括,并提出了教学形式与方法的创新的具体要求,但从高校体育课程的实施角度出发,该文件缺乏实施的指导性和层次性。因此,有必要对体育课程的价值进行主次的逻辑性说明,以便高校教师能够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把握重点,有的放矢地完成好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实现高校体育课程的目标。

2014年,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中对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学生体质检测与评价3个方面出台工作标准。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中在第六章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中提出:“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到2030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

从这两个文件的要求可以看出,高校体育要完成的目标包括运动技能目标、课外体育目标和学生体质达标目标。高校体育选项课作为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先确定高校体育选项课在高校体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和价值,只有明确高校体育选项课的角色和任务,才能确保课程具体、有效的开展,发挥高校体育课程的应有作用。

2 高校体育选项课的基本情况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在形式上经历了最大的一个变革就是从传统的以重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为基础的多种体育项目融合的通识体育课程,到如今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的高校体育选项课程。这一重大变革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并且,不同高校还会根据自己的教学资源和特色,开设各项体育特色课程。可以说高校体育选项课项目的涵盖范围不断扩大,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高校开设体育选项课的重要初衷是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使学生能够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专项性是不同体育选项课之间的本质特征,不同体育项目之间的差异性主要是体现在体育项目的专项性上。基于此,不同体育项目的技术动作要领、组织形式、练习方法、评价方式等也各不相同。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完成好课程目标,需要高校体育工作者深入研究。

3 高校体育选项课程的价值分析

3.1 树立以“基本功”教学为重点的实践内容教学体系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基本功”的解释是“从事某种工作所需掌握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不同体育项目的学习和训练,均非常重视体育“基本功”的练习。季浏教授曾对中小学体育课程进行总结,认为体育与健康教育领域存在三大难题,即学生喜欢体育活动却不喜欢体育课、学生学习了12年的体育课程却一项运动也未掌握、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30多年持续下降[1]。这三大难题也可以理解为没有掌握一项体育运动的“基本功”。

专项性是不同体育选项课的本质特征,学生根据兴趣与需要选择体育项目,其内在逻辑是想通过相应体育选项课的学习,在外在表现形式上掌握一定的动作要领,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从而在心理层面上享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与美的感受。假如通过体育选项课的学习,学生没有掌握相应项目的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那么体育选项课的课程目标显然是没有实现的。

现在高校体育选项课的组织与实施,依然停留在培养兴趣、碎片化的技术教学及个别动作技术考核的模式下,而对“基本功”的教学都避而不谈。这就造成多数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依然停留在游戏课、锻炼课及身体素质课等层面,没有掌握相应项目的“基本功”。最后,造成虽然学习了这一项目却又没有掌握的局面。建议高校体育选项课的教学以各体育项目的“基本功”为主线,遵循体育运动的学习规律,深挖和提炼各项体育运动的“基本功”,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课时安排,选择能够提高的部分进行重点练习。坚持系统性和规律性的教学,摒弃没必要的“花架子”练习和花样练习,在课堂上,通过不断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基本功”得到提高。在技术练习的过程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获得“基本功”的成就感。

3.2 加强体育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学会科学锻炼

关于体育理论课的规定,早在1982年教委下达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中就指出“理论部分的学时不得少于教学时数的12%”。可以说教育部对体育理论课的重视是一贯的,但各高校在政策执行中却缺少监管。

在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设置上,1992年王敏生在《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材改革自议》一文中就曾指出:体育理论教材应该编成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课本。以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运动医学、社会学等基础理论来分析体育运动中的各种问题和规律,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4]。可以说对于体育理论课内容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实践中体育理论课时数少、教学内容实效性差、教学方法单调,甚至教师不愿意上理论课或不上理论课现象普遍[2]。可以说,体育理论课并没有落到实处,应该加强破除体育理论课实施的体制机制障碍,使体育理论课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在体育科学知识普及中的重要作用。

2014年6月11日,教育部以教体艺〔2014〕4号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其中对体育理论课的规定,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3 准确定位高校体育选项课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

体质健康问题是我国体育课程中的一项重大问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一直是教育部和体育工作者的关注重点,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以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但现实却是学生体质不断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体育课程在学生体质干预中的作用需要准确定位。

高校体育选项课程应该在理论课教学中,着重强调体育锻炼知识、原理、方式、方法,以及体质评价和运动伤病的预防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学会评价自己的体质,并会选择合适的方式主动锻炼,以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而在体育选项实践课的教学中,教学重点应该是教会学生相应体育项目的“基本功”和学习方法,在技术的学习中,体会体育的魅力和获得“基本功”的成就感,而不是在实践中仅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中心进行教学。1周2学时的体育课也无法达到通过课程直接完成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这不符合身体素质提高的科学规律。因此,高校体育选项课在提高学生体质中的作用应该是:提供理论,传授锻炼之法;提供技术,传授享受体育之道。学生通过高校体育选项课的学习,掌握了技术,理解了锻炼身体的方法和锻炼的意义,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提高自己身体素质,使终身体育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基本功理论课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在“基本功”上下笨功夫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成语魔方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学生穿汉服展示传统体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