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校企合作“四维联动”模式研究①
——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例

2021-11-21徐晓琴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双一流协同校企

徐晓琴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5)

“双一流”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旨在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国家战略。“双一流”战略的建设目标体系中,重点强调要“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校企合作“四维联动”则是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的具体路径之一,能够通过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的有机整合,以及“校、政、企、社”之间的协同合作,提高办学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而培养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是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我国体育专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有效岗位需求和未来职业发展需要为依据,开展人才培养活动,才能够实现专业的健康、良性发展。鉴于此,该文针对“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四维联动”模式进行了研究。

1 “双一流”背景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四维联动”的组织形式

“双一流”背景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四维联动”的组织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1 协同开展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

协同开展人才培养,是“双一流”背景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四维联动”的首要工作,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要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有效推进,作为校方应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结合学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和人才培养特点,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例如,优先选择同行业中的优秀企业,尤其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企业文化氛围的企业,通过与这样的企业进行合作,学生不但能学习到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职业精神也会获得很大的提升。

第二,结合需求构建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并注意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在这一环节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至关重要。优秀的师资是确保校企合作得以顺利、有效实施的关键要素。在打造符合校企合作需求的师资队伍时,可以采用学校和企业共建师资队伍的方式进行。学校和企业可以在共同商讨的基础上,制定双方均认可和支持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专任教师的聘任制度、培训制度和考核制度等。另外,为了确保教学师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双优秀”,学校可以成立“学院教师团”,企业则可以成立“企业教师团”,并借助“学院教师团”和“企业教师团”的整合统一,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

第三,制定符合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确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在这个环节学校和企业应共同制定课程开发的目标,并共同参与到课程开发的流程之中,构建符合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岗位技能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1.2 协同开展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科学研究工作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必须要具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获得与提高,则必须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和理论支持才能够得以实现。而高校在理论研究方面无疑具有独特优势。所以,除了人才培养之外,校企合作还可以通过协同开展科学研究的方式开展。具体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而言,学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协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不仅有助于提高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水平,还有助于解决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或者是市场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帮助企业逐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战略的科学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另外,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对一系列“校企合作”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对相关企业和高校进行走访调查还发现,企业和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科学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还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例如,湖北文理学院体育专业教师与襄阳健身俱乐部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开展科学研究得出的研究成果《襄阳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就为襄阳市体育产业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四维联动”。由此可知,除了人才培养之外,“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四维联动”还可以采用协同开展科学研究的形式进行。

1.3 协同开展社会体育领域的项目开发与市场推广工作

协同开展社会体育领域的项目开发与市场推广工作,也是“双一流”背景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四维联动”的切入点之一。由于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具有自身的专业优势,如理论知识扎实、行业视角比较专业等,而这些又恰恰是各种健身娱乐企业所需要的,所以,在进行校企合作时,高校就可以利用自身的这些专业优势,通过为健身娱乐企业提供管理人员培训、健身教练员培训,或者是通过为企业制定战略发展规划等方式进行。与此同时,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还可以与企业协同一起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并基于市场调研制定营销方案,为企业项目开发工作、市场推广工作等的进行提供参考。所以,协同开展社会体育领域的项目开发与市场推广工作也是校企合作“四维联动”的可行性选择。

1.4 协同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既然是“四维联动”,那么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与对口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时,就要注意不要将合作仅仅局限于学校和企业内部,而应该在学校和企业内部的基础上,走进社区、社会和政府,将知识、健康、文化传递给社会公众,服务政府和公众。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更好地凸显校企合作的价值,检验校企合作育人办学的成果,还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服务,真正做到“四维联动”,而这些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活力和效益的提高,进入正向、良性的循环。因此,协同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也是“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四维联动”的可行性选择。

2 “双一流”背景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四维联动”流程与机制

在掌握了“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四维联动”模式的几种组织形式之后,要确保校企合作“四维联动”模式的顺利、有效实施,还要科学把控模式实施的流程与机制。具体而言,“双一流”背景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四维联动”的流程与机制主要如下。

一是组织校企合作委员会。为了确保校企合作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要设置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即校企合作委员会。为了实现“四维联动”,校企合作委员会的成员可以由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行业专业、企业代表、高校专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共同构成,并根据校企合作的实际需求,组建不同的工作小组负责不同的工作。例如,在校企合作委员会之下,可以进一步组间教学运作工作小组、质量考核工作小组、资产管理工作小组、实习就业工作小组,分别负责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教学工作、质量考核工作、资产管理工作和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

二是签订校企合作的合作协议。在选定合作企业,明确合作项目和合作形式之后,就要签订对应的合作协议,将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明确落实下来。在签订合作协议时,应注意通过沟通协商的方式,明确高校和企业的责任义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邀请政府相关部门的参与,以获得政府的支持和监督,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

三是确定校企合作的合作模式。根据上文分析可知校企合作“四维联动”有多重不同的开展形式,在合作时学校和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协商符合当前实际的、比较理想的合作模式,如“人才培养为主、科学研究为辅”的协同合作形式、“人才培养为主,社会服务为辅”的协同合作形式等,双方一旦确定了合作模式,就应当明确下来,并基于此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四是构建校企合作的制度体系。为了确保校企合作工作的长期、稳定、规范化开展,学校和企业在确定了合作关系之后,还应该协商制定与校企合作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构建校企合作“四维联动”的制度体系。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所制定的制度规范应囊括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师聘任、教师培训、教学过程管理、设备管理、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如制定《学生定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师培训管理办法》等,通过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确保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四维联动”模式的有效运行。

3 结语

校企合作“四维联动”是一种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相契合的新型办学模式。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采用校企合作“四维联动”的模式进行专业发展与创新,既弥补了以往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不足,让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更加清晰、培养方案更加可行,同时又有效地促进了专业发展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对接,是“双一流”背景下一种可行性尝试。

猜你喜欢

双一流协同校企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