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毕业教育的任务和措施

2021-11-21邢丹

大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毕业毕业生辅导员

邢丹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山东 东营257061)

毕业教育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最终环节,不仅发挥着对毕业生的教育作用,例如坚定学生的信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更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例如明确毕业生的社会责任,帮助他们树立服务人民、奉献自我的意识。毕业教育的内容以及任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成为高校需要用心并精心做好的一项长久性工作。

一、高校毕业教育的概念与任务

(一)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理想教育为核心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1]。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毕业教育是他们在校受教育的最后步骤,也是接受思想洗礼的最后环节,因此毕业教育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毕业生进入社会后,会受到多种多样的冲击以及不同价值观的侵袭,学校的教育工作尤其是毕业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因此在学生离校前对其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工作,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显得尤为重要。

毕业教育是学校多年来教育结果的升华与总结,经过多年的培养,学生的文化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初步确立了人生观与价值观。由于大学生的年纪尚轻、经历尚少,在面临就业与择业等人生重大转折点时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动摇。因其是人生的新起点,关系到个人的重大利益,必然会引发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关注,易引发一些矛盾的思想与冲突。学校应把握这一重大时机,进一步巩固学生的人生观,对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爱国主义与奉献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毕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服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完成学生的角色转换

高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四有”人才,作为学校向社会传输人才的最后阶段,就业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学生面临着身体、心理以及思想等多重考验,对理想动摇、对生活迷茫、对未来模糊等,都要求学校做好帮助学生尽快进行正确角色转换的任务。有三个方面应该作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一是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要让学生认识到,工作仅仅是起点而非终点,课堂的知识还远远达不到社会需要的程度,要根据实际生产需要不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身边人学习,不断进取、开拓创新;二是责任意识,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一言一行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更代表着培养他的老师和学校,作为工作岗位的一份子,他发挥的作用所影响的也不仅仅是自己,更是就业单位的工作水平甚至是社会某个方面的发展状况,毕业生一定要提高个人的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努力在岗位上发挥出个人的全部力量;三是集体意识,要让学生认识到,在工作岗位上要处理好和同事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和上级领导的关系,对人际关系的良好处理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毕业生在工作中,要学会倾听、分享以及尊重,为其他人着想。

(三)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

各种矛盾均相对集中于学生毕业离校期间,为保障学生顺利毕业,做好最后的思政工作,毕业教育同时还承担着多重任务,包括学习和生活困难等多个方面。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学习困难。很多学生在毕业前尚未修满足够的学分或者毕业论文准备不够充分、毕业设计答辩出现问题等,学校要做好这些同学的教育工作,鼓励他们站好学校学习生涯的最后一班岗,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另一方面是解决学生的就业困难。一些学生出现了择业困难,选择时出现迷茫,还有一些学生出现了就业困难。对于这些学生要帮助他们进行职业分析和帮扶,帮助他们制定计划,更好地实现就业。学校对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在其就业时要格外关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上的问题,保证他们顺利毕业。

二、高校毕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择业观

学校针对毕业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教育,一方面是对前期教育教学的考验,另一方面也是教学成果在社会中的一次实践与检验。在毕业教育期间,学校一方面要结合各种各样的教育形式持续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另一方面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观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个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更要教育他们牺牲小我,贡献大我的精神。在工作中,毕业生应以国家利益为重、从国家需要出发,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考虑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地看待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理好思绪,明确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脚踏实地地奋斗,消除不切实际的幻想,更要服从分配,到一线去、到西部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提升。辅导员首先要在思想上积极教育和引导,这种引导不能在毕业前期才着手落实,而是要在学生入学伊始就加以引导,让学生提早明确方向,掌握过硬本领。

(二)从实际问题出发,帮助学生完成就业

我国的教育体系注重于知识的传授,学校设置的教学科目大多沿袭了传统科目设置,出现了部分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情况。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有所偏重,在专业基础课程学好的基础上,对一些新兴科目或应用性强的学科上也推荐学生修读[2]。辅导员也应通过学校关系网组织开展社会实践,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社会动态,把握潮流方向,使学生对于专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预判。高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四有”人才,作为学校向社会传输人才的最后阶段,毕业生就业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3],对理想动摇、对生活迷茫、对未来模糊等,这一切都要求辅导员做好帮助学生尽快进行角色转换的任务。高校辅导员应定期组织学习和座谈,把就业信息发展趋势作为规定工作,及时与学生、家长、学院和学校就业部门交流,传递多方面信息,达到拓宽就业信息渠道的目的。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离校教育活动,把握最后的契机增进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情,比如向毕业生赠送纪念光盘以及纪念币等。这些行为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母校的留恋之情,也可以无形中进行感恩教育。学校也应该逐步建立健全校友联动机制,拓展校友联络库,以增强学生毕业后与母校的持久性联系。

(三)加强辅导员自身建设,注重方式方法

高校辅导员年龄多在30 岁左右,对于自己的学生,就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很少有年龄上的代沟。而且辅导员是连接学生与学校最直接、最有效的纽带,很多时候辅导员直接教导学生的效果要比开办讲座或组织集体学习好得多。要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首先应该提高辅导员本身素质,提高其信息交流和管理能力。辅导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人格平等为核心的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关键所在,确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人人平等的工作意识,建立多元化的管理体制以适应不同层次的需求[4]。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不但可以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前途,不应该仅为了纠正观点而强加灌输错误思想。应建立全方位的师生互动机制,强化服务育人的意识,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理念[5]。

三、毕业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上下互动的治理制度

毕业教育是学校在学生求学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学校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策划—筹备—实施—反馈—反思—创新;打造一支强效的工作队伍:一线辅导员—任课教师—就业中心相关人员—后勤人员。统筹好各方面的工作。

(二)营造教育氛围,建立畅通有序的沟通制度

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格外注意氛围的营造,校园网站、bbs、各大宣传栏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软实力要充分发挥出来,积极打造和谐的校园环境,营造温馨的毕业氛围:制作毕业生文化衫、毕业生长廊、毕业寝室展示等,从而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三)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平等协商的参与制度

社会迅猛发展,新媒体时代要求高校不断创新,把握好主题积极向上、学生易于接受、参与积极性高涨的整体原则。比如利用微信平台发布学生发的原创视频,鼓励学生拍摄原创毕业曲目等。

四、结语

我国各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给毕业生带来了极大的就业压力,就业难逐步成为各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辅导员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注重工作方式方法,加强组织建设与思想引领,从实际问题出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就业。

猜你喜欢

毕业毕业生辅导员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毕业季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毕业歌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