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及对策研究

2021-11-21谢坤任耘辉陈仓

大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卫生事业学风医学院校

谢坤,任耘辉,陈仓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江苏 连云港222000)

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永恒主题,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当下高校教育行业努力的目标,而良好的学风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良好的学风也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情况,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志在培养适应中国卫生与健康发展与创新要求,能够胜任医药卫生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深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卫生行政机构和医疗机构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在不断增加,高质量的卫生管理专业人才是我国实现卫生管理队伍职业化的重要保证,而学风建设是培养高质量管理专业人才的前提,学风建设对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学风是指高校全体成员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倾向,是全体师生、员工等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求学、治学和教学上的具体体现。学风一般涵盖学校的学习之风(学生)、教育之风(教师)、学术之风(科研)、办学之风(管理)[1]。以往研究中,很多学者针对教师的教育之风和科研的学术之风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学生学习之风的研究相对比较缺乏。本文主要探讨医学高校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之风,研究专业学生学风建设的现状,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于其他专业的学风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医学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学风建设的现状

(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我提升意识缺乏

众多研究表明,高校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自我提升的意识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医学院校中,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我提升意识缺乏的现象尤为突出,许多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和职业发展缺乏长远的规划,并且在大学缺乏监督的情况下,放纵自我,加上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大多数是管理类课程,理论性质相对比较强,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高。

(二)学生沾染社会不良风气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的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风气慢慢在高校中渗透[2],使很多同学受到不良影响,由于大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辨别能力差,家长、学校不能及时进行引导,面对社会的不良风气,大学生容易被误导,价值观因此发生扭曲,片面追求物质利益,形成好吃懒做、攀比的不良习惯。学生的精力有限,没有心思花在学习上,学业荒废,不思进取。

(三)教师在学风建设中作用发挥有限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师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业务素质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专业学生的成长,虽然高校教师已经意识到大学生学习之风的重要性,但是仍有部分专业教师保持“上课来,下课走”的习惯,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几乎为零。同时,有些专业教师授课方式老套,教学态度不端正,也导致其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都阻碍了教师在学风建设中发挥引导作用[3]。

(四)学风制度不健全,监督措施不到位

在学风建设过程中,许多高校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特别是对于医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领导更注重其专业学生的毕业率和就业率,对于专业学生良好的学习之风关注甚少。而学生的学习之风相比教师的教育之风、科研的学术之风和管理的办学之风见效速度慢,领导不太重视学生的学习之风建设,导致学校的各部门对于学生的学习之风建设不能形成有效合力,从而出现学风制度不健全,监督措施不到位等现象。

二、医学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

(一)专业思想不稳固

通过调查,80%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高考填报第一志愿不是该专业,许多学生因为家长的要求或服从调剂而就读此专业。学生和家长对此专业不甚了解,并且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相比于医学院校的其他专业更加宽泛,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学校或家长又不能及时地引导,因此这一专业的学生往往比其他医学院校的专业学生思想更不稳固,从而对其学风产生不良影响。

(二)电子产品的冲击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电子产品的种类多种多样,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对于大学生而言,进入大学以后时间相对自由,纪律相对自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业要求相对比医学院校的其他专业更为宽松,许多学生不能抵挡住电子产品的诱惑,深陷其中,花费大量的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从而导致学业荒废[4]。

(三)教师的业务素质

在学风建设中,教师的业务素质也是医学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学风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授课内容不及时更新,PPT 制作粗糙,授课方式老套,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课程考核形式不合理、实践经验不足等因素,也会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投入程度不足。教师在学风建设中不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学生往往不能够形成稳定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倾向[5]。

(四)高校不重视学风建设

部分高校的学风建设流于表面,认为教学之风、科研的学术之风和管理之风的建设比学风建设更能突出成果,也更为重要。相比于医学院校的其他专业,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是边缘专业,领导对学风建设不重视,医学院校的各部门不能有力配合,工作停留在表面,从而使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风制度不健全,监督措施不到位[6]。

三、提升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风建设的策略

(一)学生层面

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学生暴露出很多问题。而作为学风建设的主体,他们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上课态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学风。为此,学部可定期邀请卫生管理领域的业内专家或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事业有成的毕业生,通过讲座、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稳定卫管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而对于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的同学,可以在学生之间成立帮扶小组,先进带动后进;也可以定期召开学习班会,让成绩优秀的同学分享他们的学习方法。这一过程不仅需要辅导员的参与,也需要专业教师的参与。同时也要加强朋辈榜样的建设,帮助大一新生快速融入新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做好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

(二)教师层面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对于其专业的学风建设尤为重要。高校应组织教师通过学术交流、培训或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学习历练,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素质,增加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教师应严格执行查课点名制度,在授课过程中授课方式进行创新,授课内容应与时俱进,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中,选择适宜的课程考核形式,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课程的教学,增强教师与学生的黏合度。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以教师为主导,以成绩差的学生为中心,实现精准帮扶政策。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定期召开班会,定期找学生谈心,形成有效的沟通渠道,更好地了解其专业学生的情况,同时也能更好地引导他们。

(三)高校层面

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反映,加强学风建设要从根本抓起。医学高校领导应在观念上进行改变,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风建设高度重视,健全学风制度,完善学风监督检查机制,既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诚信教育,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高校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另外,还要不断推进教学质量改革,形成优良的教风,通过教风建设促进学风的建设。教学管理部门要进入课堂实施查课制度,与其他部门沟通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风建设而努力。

(四)社会层面

社会是医学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外部因素,正确的社会观念将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修养和技术水平,用所学为社会做出贡献,回馈社会[7]。家长作为社会层面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动态加以关注,特别是针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家长应与学校辅导员、专业教师形成有效沟通渠道,加强联动,深入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等相关情况,发挥家长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卫生事业学风医学院校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特殊时期居家线上学习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小小行医记录折射红色卫生事业——苍梧县汇票背后记载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防疫工作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加强护理经济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炊事员的几宗事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
学风就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