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阅读教学 建构高效数学课堂

2021-11-21顾理林

小学生 2021年6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教材方法

顾理林

课堂上教师辛苦地讲解,学生不断地进行练习是常规数学教学模式,数学课堂很难与阅读联系在一起。阅读是学生掌握数学语言的必备条件,是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强化训练,促进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深入理解,增加学生获得数学信息的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数学学习变得轻松容易,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一、培养阅读兴趣,提升自学能力

阅读兴趣是小学生自主学好知识的基础,而自学能力的强弱与学生知识的获取量有着直接联系。小学教育是人类终身学习的基础,自学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大纲,把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找出更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数学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例如:在讲授《圆面积的计算》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想与平行四边形面积有关的公式及推导过程,依据学生回答情况,展示切割平行四边形的动态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整个切割的动态过程,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推导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整个动态效果引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等方式,找出可将圆拼接成近似的长方形或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图形。这样的教学过程,自然地帮助学生降低了学习难度,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多媒体动态的展示,激发了学生挖掘教材的兴趣,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思考,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深化了学生探索历程,极大推动了学生的自学意识,使自学能力获得相应的提升。

二、养成阅读习惯,促进学生思考

阅读是为了更好地获取知识,思考可以使知识得到升华。小学数学教学中,阅读与思考有效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抓住问题的本质,理清问题的核心。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中的阅读内容,坚持不懈地长期阅读,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捕捉相关问题信息,引导学生创新性地思考,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核心,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阅读,同时思考:(1)利用割补方法,教材中是如何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计算公式的推导呢?(2)割补之后所形成的长方形与割补前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原因是什么?(3)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学生顺着问题的引导阅读教材内容,尝试着从中找出相关内容,并在相应的部位做好记录,尤其是在不懂之处做好标记,再经过与同学的交流探讨,发现教学内容的实质,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案例中,教师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地对教材进行阅读,边阅读边提出问题边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养成阅读的意识。

三、学习阅读方法,领会知识内涵

一直以来,在课堂上教师以传授知识为己任,往往忽略了学习方法的培养。殊不知,仅知识的掌握是片面的,而学习方法会使学生受益终身。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透彻研读数学教材,分析学生的特点,结合相应的教学经验,不断探索创新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数学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阅读,促进学生领会数学知识内涵。

例如:在讲授《画平行线》内容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学,认真阅读教材中的画图步骤,并试着对步骤进行概括,让学生首先感知画法;然后再依葫芦画瓢,动手尝试画一画,与教材中的图形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在出现错误之处与同学相互交流,试着解决出现的问题。最后,教师讲解相应的重点内容,再让学生通读教材,掌握知识内涵。

案例中,教师有步骤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学会了如何画出“平行线”。同时,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逐渐发现了问题的本质,提高了本节课堂的教学质量。

总之,阅读能力关系到学生的知识获取速度,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方法策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综合阅读能力,深化学生思考意识,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教材方法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找图形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图形变换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