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路

2021-11-21顾慧玉

小学生 2021年6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素养

顾慧玉

一、利用文本绘本、儿歌等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材作为教学的根本,合理利用文本绘画内容,更加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实际生活,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利用文本绘画的方式,充分展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内容,这样不仅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符,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会积极交流,学生与学生也会互相探究,进而形成广泛的认知,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效果。同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很多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符的儿歌和故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儿歌和故事,从而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学习《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这一课时,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与该节课内容相关的绘本,并且要求学生认真评价课件中的行为。这种方式表面上来看是学生评价课件,实际上是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自身行为展开回忆,进而有效改正自身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使父母少为自己操心。同时通过学习该节课程,使学生养成孝顺父母、尊敬父母的良好品质。

再比如学习《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课时,教师要以文章内容为基础编写相应的故事,然后将故事录制成音频,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将正确地做事态度和价值判断融入到故事中,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思考,在放松的心情中学习到更多知识,了解到作为一名小学生要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做一名合格的环保小卫士。

二、利用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目前我国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案例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不相符,这使小学生无法掌握和理解课程内容,严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思维会混乱。为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不断创新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择可用的生活素材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比如在学习《变废为宝有妙招》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懂得节约和变废为宝是光荣的、可取的,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生活中变废为宝的视频:视频中一位老奶奶用空饮料瓶制作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并且在商场中出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当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咱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废品可以变成宝贝呢?”,随后要求学生自己利用生活废品做成一件艺术品。这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很多废品都是有利用价值的。

三、利用家校联合的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现阶段,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过分重视学校教育,没有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视性。而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家庭教育效果,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在一起[1]。定期做家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为小学生创设愉快健康的成长环境。

例如在学习《学会沟通交流》这一课时,其中包含着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内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点,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进而强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向学生详细阐述课本上的理论知识,随后为每一位同学发一张表格,要求学生在表格中描述自己与父母存在的沟通问题。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鼓励学生将表格交给自己的父母,与父母积极交流自己的想法,向父母阐述存在的沟通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消除学生与家长间的隔阂,而且有利于父母了解学生的想法,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正视自身的不足,合理利用故事、儿歌、文本绘本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积极利用家校联合的方式,拉近学生与家长间的距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从整体上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素养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