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西兰卡普旅游文化的新媒体非遗传播策略
2021-11-21姚梦蓝刘紫萱林倩屹潘宇庭
姚梦蓝 刘紫萱 林倩屹 敬 西 潘宇庭
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湖北武汉 430200
引言
“西兰卡普”是土家织锦的代表,中国五大织锦之一。“西兰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铺盖,是一种土家织锦。人们往往在“花铺盖”前冠以“土”字,以标示出这项民间工艺所包含的土家族民族特点。西兰卡普代表着土家族的民族特色,是手艺和智慧的结晶,同样也成为了恩施土家族的旅游特色文化,受到土家族人的珍爱。如今的西兰卡普面临着传承者稀少,传播范围小等困境,加之今年疫情的影响,旅游业发展停滞,从而产生对当地旅游业的带动力度不足且逐渐衰微的状况。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达,数字技术不断提高,VR、AR、5G等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又为以西兰卡普为代表的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提供了多样化的手段,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发展契机,沉浸式旅游体验可以降低游客的无聊感,更好地体会西兰卡普的魅力,如何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更好地发挥西兰卡普的旅游产业带动力,缓解其生存困境,是我们急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新媒体环境下西兰卡普的生存与发展困境
信息爆炸伴随着新媒体时代而到来,媒介终端设备的便携性让人们日常生活中处理信息碎片化成为常态,信息的传播式多种多样,信息的接收更加迅速。与此同时,新式的非遗文化传播与传统的非遗文化之间必然产生一定的“不和谐”状况,西兰卡普文化在新的传播形式下也面临着挑战。
(一)旅游文化形式单一,西兰卡普传承受限
西兰卡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信息爆炸社会,无论多么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离不开创新的旅游宣传方式。西兰卡普所处恩施自治州,信息传播有限。在恩施女儿城景区内的西兰卡普展馆,多展示实体作品,或用电视播放录像,内容陈旧无新意,并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因此可以说,西兰卡普的对外传播力度不强,旅游文化形式过于单一。目前我国西兰卡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中专业人员还十分稀少,缺乏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传承人,这都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与阻碍。
(二)创新意识淡薄,传承工作停滞不前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多为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一方面,许多单位组织、民众对非遗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没有认识到在全球化、文化霸权主义的大背景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生态环境恶劣的现实。随着恩施州的少数民族在生活模式上的日益汉化,当地传统少数民族文化遗址及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被忽视,极易造成当地传统少数民族文化特征的减弱和消失,进而影响其旅游吸引力。如今恩施州的一些少数民族村寨正面临逐渐失去民族特色的危险。
(三)泛娱乐化现象显露,缺乏传统文化内涵
西兰卡普承载着土家族古老的文化,是其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与尊崇,图样和色彩更是土家人对美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祈愿。但调查发现,新媒体时代的碎片化宣传手段以娱乐大众为主要目的,过度的娱乐化、生活化表述使非遗文化丧失了本身的内涵和意义。消费至上的生活观念导致人们无法深入欣赏西兰卡普的独特韵味,过度追求享乐主义和浮夸、浅薄的形式主义使得西兰卡普文化并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推广。调查发现,电商平台甚至恩施土司城和女儿城的街边小礼品店内售价为10~25元不等的“西兰卡普围裙”、“西兰卡普手帕”、“西兰卡普包”并非真正的西兰卡普手工织品,而是流水线产品,制作粗糙,图案颜色单调无趣。这不仅削弱了西兰卡普的艺术效果,还使土家族的这门独特艺术打上了“土”的贬义标签,降低了受众对西兰卡普艺术价值的认同。因此,面对这种消极的影响,能否通过新媒体技术予以解决,值得我们深思。
二 新媒体时代的西兰卡普传播的可能性和优势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为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高速率、低延迟以及更高的信息容量的技术特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云”传播提供了有效的支持,由此,探寻一条5G技术下非遗传播道路的可行性意义非凡。
(一)新媒体环境下,西兰卡普等非遗文化“云”传播正在成为可能
新媒体环境下,利用新媒体媒介传播文化正在成为市场主流,对于非遗文化来说也是同样如此。一般来说,线下的博物馆、展览等文化传播行为极大地受到人流量、天气、设施等第三方因素影响,因此,不受以上因素困扰的“云”传播行为正在成为便捷参观的更好传播方式。以西兰卡普为例,不仅是制作工艺,产生由来、部落传说、图文图样等都能够以展览、讲座、短片的形式呈现在新媒体平台上,得到大众更多的了解与关注。甚至在未来更可能通过AI、VR、高清模拟等技术手段,实现参与更便捷,感官体验更真实,传播效果更好的目标。
“云”传播不仅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传承方法等得以保存,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广泛的传播,从而吸引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注意,从而对实地体验、实地探索非遗文化产生向往。对于传播受众来说,相比传统的传播方式,“云”传播能够更全面、更细致地呈现非遗之美,传播效果也更为优越。通过有效的资源聚合,快捷的把这些珍贵的信息推送到大众面前,有助于受众在美学、历史学、专业化研究等不同方向认识了解非遗文化,产生对非遗文化的向往。
“云”传播打破了区域限制,进而产生对其他地区普通民众的传播影响,也推进了普通大众了解非遗文化的进程,间接推动非遗文化发源地旅游业的发展。
(二)5G+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刺激当地旅游业,助力非遗文化传播
事实上,4G技术带来的短视频的狂欢盛会,已经形成“爆炸式”、“病毒式”、“跨地域”的网络传播方式,打破了非遗文化传播固有的地域局限,使文化跨越时空被传播推广。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抖音平台上已有1214项国家非遗相关的内容传播,用户覆盖率超过88%,共产生超过2400万条视频和超过1065亿次播放;2019年3月快手发布的非遗数据报告显示,快手上涉及的非遗项目多达989项,用户比例高达72%。依托4G技术支持发展传播的非遗文化,在互联网平台实现了更为全面、广泛的传播,正在逐渐摆脱“冷门”、“遥远”、“严肃”、“古板”的标签,被当代年轻人接受和喜爱。
相比4G技术背景下的普通高清视频,新发展的5G技术支持下的VR视频是一种升级。VR视频带来的身临其境的沉浸感能为观众带来极致的观看体验。观众不再通过传统媒介中的文字、图片和普通视频去了解空间距离遥远的事物,而是以自己的视角跨越区域限制体验观察,观众本人成为视频场景中的体验者。沉浸式的体验使得观众从第三视角转换至第一视角来,“亲临其境”体验诸如西兰卡普等非遗的创作过程中来。以西兰卡普为例,不仅是制作工艺,产生由来、部落传说、图文图样等都能够以展览、讲座、短片的形式呈现在新媒体平台上,得到大众更多的了解与关注。甚至在未来更可能通过AI、VR、高清模拟等技术手段,实现参与更便捷,感官体验更真实,传播效果更好的目标。这项技术既没有破坏非遗文化本身的纯粹性与原真性,又利用互联网科技技术与时俱进,突破了地区局限性,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传播,更大程度的吸引受众对非遗文化产生兴趣,从而吸引游客到当地旅游,进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三)“跨界融合”的传播方式,使西兰卡普文化传播焕发新生机
所谓的“联名”跨界传播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融合”现象,实际上,文化融合不动声色地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跨界传播能够快速地打开年轻群体的受众面。
以西兰卡普为例,由于受手工艺的限制,导致西兰卡普的价格偏高,但实际上在恩施女儿城内以西兰卡普图案为主题创作的绘画这类西兰卡普文化的衍生创作也广泛受到游客的青睐。传统的西兰卡普图案题材丰富,既有土家历史题材的各类故事,也有许多生活风俗或者自然风光的题材,以这些题材进行绘画创作,在保留了西兰卡普视觉特点的前提下,又很好地进行了创新并降低了传播成本。本质上,西兰卡普是一类纺织品,这种搭载画作的“混血”传播虽然改变了西兰卡普的形式,但却使“西兰卡普”这一文化IP得以广泛传播。以此为鉴,这种提炼西兰卡普的图形元素进行再加工的方式,也更有利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过程中面向游客,以一种简洁化、符号化的传播的形式转化,通过元素提取和再加工并搭载更易广泛接受的载体,让非遗成为更多游客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
三 结语
在以西兰卡普为代表的非遗文化吸引力不足以及今年严峻的疫情形势下,借助好“新媒体”这个东风发展非遗文化旅游显得尤为重要。将旅游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有机结合是很有必要的,利用好新技术和数字传播的优势打造非遗旅游的新形式,实现国家乃至世界的中国非遗文化联动,使西兰卡普等非遗文化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改变以往唯一的线下旅游模式,增添大众尤其是消费潜力巨大的年轻人群的兴趣,从而带动地方旅游产业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为非遗文化旅游提供良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