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婚姻观传播探析
——以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为例
2021-11-21张海涛
◎杨 娜 张海涛
文学作品是重要的传播载体, 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对受众影响很大,本文以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小说的婚爱主题, 阐述小说呈现的各种现实婚爱观以及简·奥斯汀本人的婚爱观现实传播意义。
一、《傲慢与偏见》的创作背景
《傲慢与偏见》在1796 年-1797 年创作,也是她最喜欢的一部小说。“初稿原名《第一印象》,反映了19 世纪初英国乡村的风俗人情,于1813 年公开发表”。
简·奥斯汀的小说中描述了很多英国的社会生活。在当时的英国,有两件大事发生。一是工业革命,一是美国独立。这两件事对英国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此期间,英国大力发展海外贸易,成为海上强国。 “工业革命和美国独立导致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由乡绅和商人为代表的新兴社会群体的诞生,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资产阶级。 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资产阶级已经受到社会各界,包括作家界的关注。
二、文学作品中婚姻观传播五种婚姻状态的分析
1.物质主导——夏洛特与柯林斯的婚姻
夏洛特与柯林斯的婚姻可以说是典型的物质婚姻,他俩的结合是没有一点爱情的成份,各取所需,柯林斯是缺一个太太帮他打理家庭事务, 而夏洛特是想找一个有钱有势的丈夫,爱情对于这对夫妻来说是不必要的,为了结婚而结婚,“只注重实用性而不考虑个人尊严的婚爱理念”, 简·奥斯汀对这种婚爱观持反对态度。
2.盲目轻率——丽迪雅与威克姆的婚姻
丽迪雅是班内特家排行老五的小女儿, 因而受到家里的娇惯,小小年纪就进入社交界,目光短浅,爱慕虚荣,常常与军官打情骂俏,被军官威克姆的帅气外表吸引,不顾家族的颜面与威克姆私奔。二人对待选择配偶的问题不够认真,只顾享乐而被迫结婚。
3.貌合神离——班内特与太太的婚姻
班内特与太太的婚姻,作者没有用过多的笔墨来描写,但是我们可以在一些细节中看出这对夫妇的婚姻问题。 由于两人在结婚时过分关注金钱和外表, 没有注意到双方内在的性格,兴趣与价值观,以至于他们总是无法交流,貌合神离。 他们婚姻是对彼此的折磨,在痛苦中勉强维持。
4.爱情至上——简与宾利的婚姻
简是班内特先生的大女儿,也是所有男人们的“梦中情人”。 简和宾利第一次在舞会上见面时,就对彼此产生了爱意。 二人的性格都是偏向沉稳,缺乏主见。 简内心对宾利存在着爱意,但却一直不表现出来,让人难以捉摸。 他俩的结合是双方性格的磨合,价值观的碰撞,误会的消除的过程。既有一定的经济做基础,又有爱情的成份在其中。这样的爱情是令人向往的。
5.志同道合——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
伊丽莎白是班内特先生的二女儿,也是简·奥斯汀描述最多的一位。她对待婚姻的态度是绝不将就,认为爱情是幸福婚姻中最重要的因素。 https://fanyi.so.com/javascript:;
在作品中,达西是一位富家子弟,出生高贵,英俊优雅,是当时众多女性心目中的最佳丈夫人选。 随着对达西的了解,对达西的偏见也慢慢消除了,二人步入婚姻的殿堂。 这对令人羡慕的婚姻是经过理智的抉择,既有经济做基础,又有爱情做保障,就是作者所提倡的婚姻模式。
三、文学作品中婚姻观传播主要内容
1.理智是幸福婚姻的前提
简·奥斯汀认为婚姻是社会性问题,迪丽雅与威克姆的私奔,让全家人陷入恐慌。 大家都害怕这个消息被传出去,不仅会让迪丽雅身败名裂,也会让家人们抬不起头,尤其是对迪丽雅的姐妹们影响最大。还是达西挽救,没让迪丽雅做出丢人的事。与此相反的是,简与伊丽莎白都嫁给了当地有声望的贵族家庭,也给她们的妹妹带来了机会与荣耀,对妹妹们的婚姻有很大帮助。 由此可以看出对待婚姻要理智。
2.爱情是幸福婚姻的基础
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着重强调爱情是幸福婚姻的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理智的,这是小说的中心观点,通过作品中五种婚姻状态可以看出来。主人公伊丽莎白是简·奥斯汀的化身,也是她最喜爱的人物。 作者通过伊丽莎白寄托自己的婚爱观,伊丽莎白认为爱情是幸福婚姻的基础,强调二人结婚必须要以爱情为基础。 在经过与达西的相处之后,发现达西改掉了傲慢的缺点,伊丽莎白也消除了对达西的偏见,渐渐的对达西产生了爱意,迎来了幸福的结局。
3.金钱是幸福婚姻的保障
在简·奥斯汀的婚爱观里, 爱情是幸福婚姻的基础,而金钱则是幸福婚姻的保障,也是必要的条件。夏洛特之所以不顾一切嫁给柯林斯,就是她知道爱情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虽然她和柯林斯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 但是以柯林斯的经济状况是完全可以保障她的生活的, 虽然这种只为金钱结婚的观念是错误的,但是也从侧面证明了金钱的重要性,婚姻还是需要一定的金钱做保障。
4.幸福婚姻的三重要素——理智,爱情,金钱
在简·奥斯汀的婚爱观里,“真正的幸福的婚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两情相悦的生活”。 没有爱情只注重物质的婚姻,到最后夫妻也会是貌合神离的,是不提倡的,但又完全不考虑经济基础只顾谈情说爱的婚姻态度又是过于极端的,最好的就是把理智作为前提,再把爱情和金钱能合二为一。
四、文学作品中婚姻观传播的现实意义
文以载道,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价值观传播作用,文学作品中婚姻观传播在简·奥斯汀的婚爱观里爱情是基础,可以说没有爱情就是没有婚姻的,由此可见,爱情在婚姻里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爱情不是一切,爱情有时候会被现实打败, 童话中灰姑娘的故事可不是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爱情不是维系婚姻的唯一因素,还有经济,性格,兴趣等一系列因素,只考虑爱情的婚姻也不会持久。在面对一段感情时,要理智的去分析,除了要有爱情,二人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伊丽莎白理智的拒绝了达西的第一次求婚,虽然达西腰缠万贯,但是她也没有迷失自我,冷静的指出达西的缺点。到后来她和达西互相产生爱意,在此时伊丽莎白才冷静理智的接受了达西的第二次求婚, 他们的婚姻不仅考虑了爱情,还考虑了性格,志趣以及金钱,所以他们的婚姻是圆满的幸福的。 作为21 世纪的现代女性,要想获得真正的爱情,得到幸福美满的婚姻,就要学会自我尊重,独立自主,理智对待自我。
结语
在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里,我们可以看到五种不同的婚姻状态, 简·奥斯汀通过对不同婚姻的描写与讽刺,向读者展示了她自己的婚爱观:以理智为前提,以爱情做基础,以金钱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