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工环地质灾害的问题与防治途径

2021-11-21王亮亮鲁震彭凯刘建胜姜春晓

建材发展导向 2021年3期
关键词:水工泥石流灾害

王亮亮 鲁震 彭凯 刘建胜 姜春晓

(1.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省烟台地质工程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4)

地质灾害的发生会给周边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因此,地质勘测技术人员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措施,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工程,水文,环境地质状况进行合理勘测,并取得准确的勘测成果。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有效性,水工环地质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必要措施,水工环地质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控检测,并对地质灾害的治理提供一定的数据依据,地质勘测技术人员通过数据分析,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控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

1 水工环地质环境研究意义

近年来,国家对于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进行战略优化,通过扩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人们越来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些对于水工环地质工作而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与便利。就当前的水工环地质工作而言,应当不断优化与提升,适应现代社会建设与发展需要。将水文、环境与工程地质等工作内容全部的纳入到水工环地质工作当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而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水工环地质工作的范畴不断扩大,不仅需要考虑水土资源的保护、利用,而且还应当充分重视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给周围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发挥其保护和改善作用,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当对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对于水工环地质加强研究,并对其有关理论不断丰富,发挥先进技术作用,突破学科界限,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加强分析和研究,更应当对解决思路和途径进行明确。

2 水工环地质灾害问题

现阶段,为进一步加强水工环地质灾害防控工作的有效性,保证水工环地质灾害防控工作有效落实,地质技术人员必然要对地质灾害的类型进行科学性掌握和把控,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形成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为下一步的防控工作做好数据基础。常见地质灾害类型有以下几种:

2.1 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是由于地壳运动而产生的一种地质灾害,其表现特征包含较为明显的破坏性和突发性特点,地震灾害的发生会对相对应的地质区域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是地质灾害中最为典型的灾害之一,同时,地震灾害的预测难度较高,现阶段随着地质勘测水平的提升和勘测技术的不断改进,对地震灾害的预测依旧难度很大。这里灾害具有非常强的破坏性,而且还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在发生地震灾害时,会造成很大范围内地面出现震动引发建筑物倒塌,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威肋、,地震灾害不仅包括自然灾害,同时还有人工造成的灾害,自然地震是由于构造引起的地震或者火山活动引发的地震,而构造地震占到自然地震的90%以上,人工引发的地震是由于人为生产建设导致的地震灾害,特别是工业爆破,常常会引发一些小的地震,地震的发生具有强震动、浅震源的特点,具有非常大的破坏范围,而且破坏的强度非常大,为了有效控制和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应当进一步扩大地震灾害防治工作。

2.2 崩塌滑坡泥石流

首先,该类地质灾害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资源的滥垦,滥伐以及工程建设的不合理操作而造成的。其表现形式多为地质结构的变动产生作破坏性的作用力,并对相应的区域地质产生明显的破坏性,导致区域内的土壤结构变得松弛而不紧密,从而必然会引发严重的崩塌,滑坡或者泥石流等问题的安全隐患,因此,对地质条件和环境的监测保护要予以高度重视。这种灾害的发生和山体地形地貌有着密切联系,一般在一些陡峭斜坡部位,由于山体结构发生变动,导致土壤疏松,引发山体滑坡问题出现。再加上降雨因素影响,会加重泥石流的发生,地下水系统活跃时,会加剧土壤间的黏合力,孔隙不断增大,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由于岩石重力因素影响,改变了土壤结构稳定性,使其发生位移问题,加剧了水土流失,伴随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对身体造成的破坏越发严重,极易导致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对此类灾害进行防治显得越发重要起来。

2.3 地面塌陷灾害

现阶段,地面塌陷类地质灾害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工程建设操作不当由此产生了区域性地质结构内部的严重损坏,内部结构的严重损坏,导致了明显的地面塌陷问题的形成。比如,矿产资源的开采过度,矿产资源类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地质结构层不能短时间内恢复,资源开采过程中,相应的工程建设维护操作不规划,导致了地质结构损坏,产生地面塌陷,地面塌陷灾害发生和自然因素等很多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关联性,特别是一些岩溶地区地面塌陷灾害多发,由于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对砂石大量采集,山体原有的稳定结构被打破,特别是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加剧了山体塌陷问题的发生,对周围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2.4 地裂缝

地裂缝问题也是地质灾害的表现形式之一。地裂缝主要为区域性的地质断裂,其产生因素主要与区域内地下水系统存在密切联系,因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大量地下水资源的抽离,必然会造成区域性的制结构等不稳定,从而造成地质层的断裂,在作用力严重的情况下,所导致的破坏性更强。由于采空区塌陷地下水位的上升和下降,采煤放炮等相关因素影响,都会引发的裂缝问题发生,由于雨水冲刷作用影响,地裂缝不断扩大,产生多地区裂缝联合,改变了采空区原有的平衡,在岩石重力与自身重力作用因素影响下导致地面裂缝情况不断加剧。煤矿生产过程当中会有基岩裂隙水大量集聚,开采过程当中对地下水大量抽采,导致采煤区域水位下降,含水截止孔隙水压力下降,增加上覆地层压力,出现很多松散土层,由于拉张因素影响,导致地裂缝问题出现。而且孔隙大,土壤疏松,再加上降雨冲刷、浸泡作用影响,所以造成地裂缝问题不断扩大,引发严重的地质问题,所以防治地裂缝显得尤为重要。

3 解决水工环地质灾害问题的对策

3.1 地震

地震灾害造成的破坏性非常大,一是会改变地形地貌,二是会导致建筑的垮塌,造成的危害性非常巨大,同时还会加剧水灾火灾等次生灾害的发生,这些灾害出现之后,都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还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在防治地震灾害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地做好预测工作,对地震灾害加强预测预报工作,采取科学的措施来精准,快速的治理地震灾害。

3.2 崩塌滑坡泥石流

治理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过程当中,首先应当对自然资源科学合理的开采,保证合理的资源开采量,完成开采工作之后,要加强复垦复绿工作,将生态恢复工作充分做好,进一步加强预警监测工作,对崩塌泥石流灾害加强预警监测系统建设,对这些灾害实时、动态地进行监测,获取全面的监测数据,有关部门防治地质灾害提供精准的数据参考,保证滑坡,泥石流灾害防治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系统性,减少和控制此类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

3.3 地面塌陷

导致地面塌陷灾害的原因非常多,而且引发此类灾害具有周期性阶段性以及持续性和重复性等诸多特点,在发生地面塌陷问题时,会对房屋建筑造成巨大影响,同时还会破坏公路设施建设,对于此类灾害,防治过程当中,应当充分遵循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在发现地面开裂或者地面变形之后,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避免地裂缝问题进一步发展,引发更加严重的地质灾害问题。

在发生地面坍塌之前,开采企业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做好布局,河流改道引流,设置防洪堤,对地下水突水涌水情况科学控制,构建完善的监测网,发生地面塌陷之后,应当及时的进行回填,对河流进行改造,并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保证河槽不会出现下渗问题,科学的控水对工程进行加固,并对塌陷灾害采用非工程措施进行治理。对灾害发生区域加强勘察研究,充分根据勘察的数据对预防对策合理制定,对灾害发生区域的建筑物进行搬迁,避免在灾害发生区域开发建设,如果灾害不是非常严重的,应当首先进行治理,环境恶化区域要加强勘察,对于开采区域展开全面的安全评估工作,进一步强化地质调查,保证合理的开采与治理。

3.4 地裂缝

防治地裂缝问题过程当中,可以采用避让原则,加强测试调查,在地裂缝安全距离下建设建筑,科学合理地处理地裂缝引发的建筑物破坏问题,做好加固或者进行部分拆除,处理地基等。减少和控制地裂缝造成的不利影响。

4 结语

在水工环地质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人员还需要不断加强对工程现场及地质环境的勘察、加强对勘察结果的运用以及提高工程人员的综合素养,只有这样,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有效性才能得到完整的发挥。

猜你喜欢

水工泥石流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天下水工看淮安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泥石流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从“水工构筑物”到“水工建筑” 水利建筑设计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