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纪实节目中的新疆区域形象
——以新疆电视台为例
2021-11-21周述政
□ 周述政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纪录片又有新的认识,通过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平台传播,观众可形象、直接接收到纪录片传达出来的信息,具有形象生动、内容真实的特点,在传播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和重新编码,并构建符合自我想象的艺术传播形象。从这个角度看,纪录片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传播媒介。
对新疆区域形象进行探索和研究,首要任务是明晰什么是“形象”,什么是“区域形象”,什么是“新疆区域形象”。《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形象”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区域形象,也称为地区形象、地方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一个区域(通常会是某级行政管辖范围内的区域)的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主观认识和评价,是公众对此区域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所产生的一种情感和印象①。而新疆区域形象,是新疆地区外化的整体公众形象,是新疆区内外公众对新疆地区综合实力、未来发展前景的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这里既涵盖新疆区域内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也包括区域范围内新疆各族人民的行为表现。总之,新疆区域形象是新疆区域范围内社会评价的总括。
纪录片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其艺术特点使得在传播过程中塑造形象具有天然的优势:内容客观真实、传播对象范围广、传播影响大。人们通过观看纪录片就可以大致了解一个地方的情况,即使在之前我们对该地区一无所知,通过纪录片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我们就有了一定认知的基础窥一斑而知全貌,就能进一步激发我们对该地区的综合判断。因此,大众传播媒介对地方形象有着明显的塑造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地方形象的认知,这也是大众传播媒介对地方形象的主要作用2。有学者认为,区域形象的形成要实现三种形态的转变,即区域现实形态→区域形象传播形态→区域形象公众认知形态。区域的现实形象(信息源)经过传播者的各种传播行为被受众感知,并经过受众意识的简选和重新解释,最终形成公众认知的区域形象。因此,区域形象并不完全等同于区域的现实形象。信息的传播(包括传播内容的选择、传播途径、传播力度以及传播方式)对区域形象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由此看来,新疆纪录片从业者的重要任务,就是把现实新疆的多维度信息,通过传播媒介让区内外的广大观众熟知,并在观众心里不断积累、沉淀,最终形成认知中的新疆区域形象。
一、新疆电视台纪实节目生产内容的抽样分析
笔者选取新疆属地主流电视台——新疆卫视的纪录纪实节目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新疆电视台,主要原因是上星频道具有全国影响力,覆盖范围广阔,对外公信力也比较强。笔者希望从栏目、时长、节目、内容、关键词、拍摄点、领域等多方面入手,探寻在播出的纪实影像中呈现的新疆区域形象,进而观察纪录片影像文本在塑造和传播新疆区域形象方面的作用。
笔者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以新疆电视台日播节目2020 年8 月1 日——8 月15 日这一时段,将近1800 分钟的纪实节目播出情况,分析纪录片文本中的新疆区域形象,截取的内容虽然不能完整体现新疆纪实节目全貌,但可以看出新疆纪实类节目创作的大致趋向。
新疆卫视在2020 年8 月1 日——15 日期间,总共公开播出50 集(期)纪实节目(纪录片),平均每天播出3.5 部,近100 分钟内容,加上部分栏目重播,基本上每天纪实节目(纪录片)的播出时间近130 分钟。《今日聚焦》栏目主要把视线集中在老百姓勤劳致富、幸福生活、民生改善上,每周播出五集,每集30 分钟;《我们都是追梦人》栏目,播出的节目内容也大部分聚焦民生发展、“访惠聚”驻村工作以及脱贫攻坚的话题;《党员教育电视片展播》栏目每期介绍一位优秀党员,内容也主要集中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党员同志付出的努力。《真实记录》《丝路剧场》主要播出国家广电总局推优的大型系列纪录片,有新疆题材如《伊犁河》《山河新疆》,也有其他省份题材如《乡愁》《挺进深渊》《青年强中国强》等。
所有播出节目中经济民生类60%,民族团结类10%,科技发展类12%,传统文化类6%,民俗风情类6%,其他包括军事、新疆历史等6%。播出的科技类和传统文化类是国家广电总局推优纪录片,其制作不涉及新疆区域内容。根据国家2020 年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新疆卫视制作和播出也是以新疆地区的脱贫攻坚、发展民生的内容为主。
二、新疆电视台纪实节目呈现的新疆区域形象
(一)蓬勃发展的新疆形象
新疆电视台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宣传部门,其节目播出要遵循党的宣传方针政策。新疆电视台开辟的专栏《今日聚焦》《我们都是追梦人》,每期纪实节目讲述普通老百姓的故事,镜头对准平凡人群,通过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展现新疆蓬勃发展的今天,在党和国家关怀下人们的幸福生活,记录中国新疆地区发展进步的轨迹,在充满改革活力时代背景下呈现生机勃勃的新疆区域形象。
抽样观察的节目中,影片《热娜寻根记》讲述大学生热娜暑假回家,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皮山鹅来了》讲述驻村书记找准点子,因地制宜,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之路;《小镇的夏天》讲述叶城偏僻贫困的村庄通过异地搬迁,步入脱贫的致富之路;《昆仑山下的幸福水》讲述当地政府解决老百姓喝水难、水难喝的问题;《幸福园:搬出的幸福》讲述政府干部动员乡亲们转变观念,异地搬迁,脱贫致富;《梧桐之春》用过去和现在作对比,弘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桃之夭夭》讲述兵团人产业转型,发展阳光产业的幸福生活。
纪录片艺术形象传播生动感人,透过影片的声画效果,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切身体会从政府到干部到老百姓携手合作,共绘美丽和谐的新疆蓝图,记录影像中呈现一个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新疆区域形象。
(二)风景优美的新疆形象
一如既往,在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中,新疆风景优美,资源丰富,民族众多,蕴含丰富的文化宝藏。系列纪录片《伊犁河》以“共生”为主题,讲述了伊犁河两岸普通百姓生活发展和变化的故事。第一集《以梦为马》:传统与现代的共生;第二集《物阜民安》:游牧与农耕的共生;第三集《山河动力》:人与自然万物的共生;第四集《城里村外》:城镇与乡村的共生;第五集《大河之恋》:各民族之间的共生;第六集《不问西东》。“这是一部展现多种文明形态交融并生的纪录片,是对伊犁人文、旅游、生态、物产、商贸等全方位宣传。”总导演蔡志刚在接受记者采访说,“《伊犁河》的拍摄方向就是为宣传大美新疆、和谐新疆。”
《山河新疆》由新疆广播电视局、新疆广播电视台和新疆雅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三方联合制作,摄制组的足迹遍布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塔城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地。纪录片总导演蔡志刚在采访中说:“以人为线,文旅为基,山脉为魂,河系为源,以各行、各业、各地的人物为故事主线,立体呈现新时代和谐稳定的新疆大地,鲜活展现新疆丰富、独特的地域文化、旅游景观、人文生态等方面的新风尚。”节目播出后,观众评价说“新疆太过壮美了,这部影片很好地展示了新疆的美”“航拍镜头真的美,但是拍得太散,节奏不强,讲述情感不强,毕竟是风光纪录片。”从两部精心制作的纪录片,其中的传播形象可以感知到新疆的风景优美、文化绚丽多彩的区域形象。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疆区域形象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文化汇聚的地方,自古以来各民族流动、迁徙、融合,这既是文化交融的过程,也是各民族共同开发新疆、建设新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建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疆区域形象。
新疆台播出的作品,坚持把握时代脉搏,展现新疆各族人民的多彩生活,反映各族人民生活的真实风貌。新疆题材纪录片偏重于典型性的民族歌舞、特色美食、民族风俗等,《伊犁河》《山河新疆》的内容也同样如此,作品中展现的哈萨克族游牧生活、大农业种植、桑皮纸的民族文化产业、少数民族的美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和融合,形成今天的绿洲农耕文化、草原畜牧文化和屯垦戍边文化,在播出的作品中多有体现,传递给观众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和谐相处的的图景。创作者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诠释了中国璀璨的地域文化,让人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新疆区域形象内涵。同时,新疆台纪实节目通过展现新疆区域内的人文、自然、民俗诸方面魅力,也向观众宣扬新疆独特魅力文化,将这种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定义成了魅力的疆域文化符号,并使之成功成为新疆文化的象征,在传播过程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语境下多民族文化共存的新疆群体形象。
新疆卫视报道截图
三、属地电视台纪实节目塑造新疆区域形象的不足
(一)拍摄内容单一,呈现区域形象扁平化
新疆有四十多个民族,这些民族的人口各异,纷繁复杂的文化和习俗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富有风情的魅力新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疆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从习总书记的讲话中可以看出,新疆近些年的发展从各个方面、各个层级上看都是可以大书特书的。当然由于播出的纪录片容量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每一个领域,照顾到每一个细枝末节。
了解一个地方,纪录片是非常好的媒介,它可以形象客观地纪录深入观察发现。但是题材的单一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如果一味地向受众输入光鲜的内容,一方面容易形成刻板印象,另一方面也会让受众产生反感。过犹不及。
新疆卫视日播节目中的纪实类(纪录片)节目,脱贫攻坚农村题材占比近85%,而南疆四地州农村话题近60%。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脱贫攻坚上浓墨重彩,但集中单一领域,特别是播出纪录片的内容从模式到主题出现了同质化现象,引发一个让人担心的问题——形象扁平,传播给受众的就会是一个单一的新疆区域形象。
(二)生产内容碎片化,区域形象不全面
新疆电视台在公众眼里有较高的公信力,传播的影像所呈现的新疆区域形象也有其权威。在向区内外观众传播展示新疆形象时要考虑呈现全面立体的新疆区域形象。
“碎片化”一词来自后现代主义。美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哈桑认为,“后现代主义只是拆解……所以,它偏爱蒙太奇、拼贴。信手拈来或切碎的文学材料”。如今,碎片化常用在纪录片影像中,尤其在微纪录片中使用频率特别高,在新疆电视台的日播节目里也表现得较为明显。
抽样调察,新疆电视台日播节目中,南疆拍摄占比54%,拍摄内容农村占比80%多。《皮山鹅来啦》《脱贫致富留香瓜》《我们走在大路上》《甜蜜味道线上线下飘香》《人生果实》《扶贫助农民生脱贫线》《新居新业新生活》《小镇的夏天》《行走在乡间》《土豆书记》《老骥伏枥》《乘风破浪的奇台小麦》《新家园1、2、3》《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等一大批专题片中的关键词都集中在“南疆农村”“精准扶贫”“产业转型”“幸福生活”。把所有影片看完,在心中呈现一个固化的新疆区域形象——新疆农村到处瓜果熟了,所有的“访惠聚”驻村干部都在想办法帮老百姓卖东西创收增收,生活在新疆农村的人们日子都红红火火、幸福美满。
2020 年至今,新疆人民在防疫抗疫的特殊时期,万众一心,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他们践行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在孤独中,在艰难中,在坚守中,负重前行,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创造出令人感动而又敬仰的奇迹……总之,不管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教育、旅游、景观、国家安全哪个层面,新疆的发展有目共睹,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数不胜数。纪录片(专题片)要发挥优势,多层级、全面立体地塑造、构建和传播新疆的区域形象。
通过对新疆电视台日播栏目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纪录片侧重专题讲述报道新疆的民生、经济、脱贫攻坚、发展。专题片是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能全面反映事情的来龙去脉,提高报道内容的深度,但由于专题片的容量限制,选题雷同导致的主题同质化,导致专题片无法达到设想中的效果,只能通过议题设置围绕固有主题进行呈现。这样就,不能全面呈现新疆的成就和形象,让观众无法形成对新疆地域形象的总体概念。
(三)议程设置明显,区域形象刻板
议程设置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达到预期效果的有力手段,议程设置如果能够满足受众对信息的期待或者满足受众的需求,那么就可以达到“两情相悦”的效果。但如果明显地利用议程设置,从传播走向宣传势必会引起受众的反感甚至不信任。新疆电视台的纪实节目体现了媒体的这一特性。议程设置可以通过集中安排一个方面的内容吸引公众的注意力,笔者从节目抽样分析,新疆电视台议程设置集中在脱贫攻坚这一话题。
美国著名记者沃尔特李普曼在他的《舆论》一书中解释“刻板”一词时说,刻板印象也称为“固定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如果在报道中反复重复一个主题或内容,就很容易让人们脑海中形成对一项事物的固定记忆导致“刻板”。在抽样新疆电视台播出的纪实节目中,可以明显看出在这一时段播出的节目内容趋于一致。当记录和传播内容相同的情况下,人们大脑吸收到的自然是传播主体想要传达的信息内容。当记录传播内容单一的时候,会对人们接受和构建新疆区域形象造成误解?导致“审美”疲劳甚至降低人们接受信息的欲求。
新疆电视台打造的专栏《我们都是追梦人》《今日聚焦》《党教片展播》,出发点是希望通过大量的纪实节目,集中力量宣传2020 脱贫攻坚战中,新疆各级政府和各族人民携手前进,共同打赢这场战役,描述人们生活安居乐业、新疆社会和谐稳定的状态。但是除了“民生、脱贫”这一议题,新疆电视台对其他话题就鲜有提及,篇幅大为压缩。透过新疆电视台构建、传播的新疆区域形象,在受众印象中就可能单一刻板。人们就无法从电视纪实节目中获得丰富有效的信息,影响新疆立体完整形象的形成、构建。
自上世纪80 年代以来,新疆本土纪录片的数量和质量稳步增长,这不仅得益于新疆丰富的题材资源,也得益于新疆本土纪录人的坚守和传承。虽然新疆题材纪录片创作存在一些不足,但新疆本土纪录人在不断努力,结合具体形势与自身条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在建构和传播新疆区域形象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正是通过这些新疆题材纪录片的广泛传播,才结出“让世界看见中国、让世界看见新疆”的果实。今后的路还很长,新疆纪录片人将迈向新的征程,继续为建构、传播正面新疆区域形象而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