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油井盘根耐磨性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1-11-20刘海燕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耐磨性技术研究

摘要:在抽油机采油过程中,盘根密封性好坏直接影响井口是否漏油和油井生产时率。本文针对常规丁腈橡胶存在耐温性、耐磨性差问题,围绕纳米掺杂和化学改性工艺技术,对原始丁腈橡胶进行化学处理,提高其耐磨性。实验结果表明,掺有石墨或二氧化钼丁腈橡胶经过复合氧化改性后,抗磨性是原始丁腈橡胶3倍以上,现场应用8井次,平均盘根更换周期由4.5天延长至9.6天,提高5.1天,效果显著。

关键词:油井生产   井口盘根   耐磨性  技术研究

1.前言

盘根是装在油井井口胶皮阀门盘根盒内的密封橡胶,受光杆往复运动影响,现场生产中常存在盘根磨损严重问题,易导致井口漏油,污染井口环境,安全环保压力巨大。本文重点开展盘根耐磨性能技术研究,延长盘根使用寿命,减少员工劳动强度,提高油井生产时率,实现提质增效目的。

2.常用盘根存在问题

由于丁腈橡胶具有较好耐油性、耐磨性,且价格便宜,常作为井口密封盘根主要材料,广泛应用于各大油田生产中,但受本身材质限制,其存在三方面技术缺陷,一是耐温性能差,弹性补偿性能不好,易老化;二是表面摩擦系数高,易造成磨损;三是使用寿命短,平均更换周期30~45天,偏磨严重井1~2天更换,增加维护工作量及材料成本。针对上述在问题,围绕优化盘根材质和降低表面摩擦系数两方面开展技术研究,达到改善丁腈橡胶耐磨性目的。

3.技术对策研究

3.1摩擦系数测定

对于常规丁腈橡胶摩擦系数测定,主要应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模拟现场抽油机工况,实施光杆与橡胶材料间往复运动,往复行程2.5mm,频率2.5HZ,测定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系数,确定丁腈橡胶摩擦系数为1.48。

3.2纳米掺杂工艺

(1)技术机理

纳米掺杂技术机理是在材料中加入某种纳米级元素,改变材料性能。针对丁腈橡胶摩擦系数高问题,将润滑性能优良的二硫化钼和石墨掺入至丁腈生胶中,改善其摩擦性能,降低磨损率。

(2)工艺流程

整个工艺流程主要有四步,一是将丁腈生胶加入至开炼机上塑炼;二是至生胶包辊后,先加入活性剂,再加入炭黑、增塑剂和防老剂;三是混炼均匀后,加入石墨;四是加入硫化剂和促进剂,再次混炼均匀;五是硫化处理,温度控制在150~200℃之间,使塑性橡胶逐渐转换成弹性橡胶,完成纳米掺杂工序。橡胶掺杂二氧化钼工艺与上述掺杂石墨流程一致。

(3)性能测试

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在频繁2Hz、载荷0.7kg和往复行程2.5mm工况下测定加入石墨和二氧化钼的丁腈橡胶摩擦系数,结果分别为1.16和1.15,相比原生丁腈橡胶,摩擦系数降低0.32~0.33,表明石墨和二氧化钼均能大幅度提升橡胶材料的耐磨性。

3.3化学改性技术

(1)技术机理

化学改性技术主要分为卤化改性和磺化改性,卤化改性是利用金属卤化物对橡胶进行处理,通过控制温度、浓度、时间等因素,在橡胶表面发生氧化和加成反应,形成一层表面改性结构层,在保持橡胶原有特性同时,增加其耐磨性能;而磺化改性是将橡胶浸入硫酸或亚硫酸溶液中,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后,使橡胶表面活化或极性化,提高其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及耐磨性等。

(2)工艺流程

对纳米掺杂后的橡胶进行化学改性,主要采用溴化、碘化和混合氧化处理,溴化和碘化属于卤化改性,混合氧化属于综合溴化、碘化和磺化特点的处理方式,具体工艺流程如下:首先是溴化改性,采用40%浓度溴溶液,浸泡5~7天,橡胶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改造层;其次是碘化改性,利用碘化钾溶液浸泡橡胶5-7天,充分反应后橡胶表面形成不连续结构层;三是混合氧化,将橡胶浸入含有浓硫酸、溴、钾的溶液中,浸泡5-7天,橡胶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

(3)性能测试

对溴化改性、碘化改性和混合氧化改性的橡胶测定摩擦系数,工况参数为:载荷0.7kg,往复频率2Hz,往复行程2.5mm,测试结果表明,溴化改性橡胶摩擦系数1.22,碘化改性橡胶摩擦系数1.28,复合氧化改性橡胶摩擦系数1.05。

为进一步验证混合氧化改性橡胶耐磨性,再次进行干摩擦实验,实验试样为轴承钢球,实验工況:载荷4kg,往复频率4Hz,时间为1小时。

实验结果表明,原始丁腈橡胶磨损量为5.4mg,混合氧化改性橡胶磨损量为1.7mg,相当于原始丁腈橡胶31.5%,表明混合氧化改性橡胶耐磨性更强。

4.现场应用效果

以L油田为例,优选8口盘根更换频繁油井实施现场试验,对比原始丁腈橡胶,应用混合氧化改性橡胶后,平均盘根更换周期由4.5天延长至9.6天,提高5.1天,效果显著。

5.结论

(1)常规丁腈橡胶存在耐温性、耐磨性差问题,更换频繁,增加维护工作量及材料成本。

(2)围绕纳米掺杂和化学改性工艺技术,对原始丁腈橡胶进行化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掺有石墨或二氧化钼丁腈橡胶经过复合氧化改性后,抗磨性是原始丁腈橡胶3倍以上,且以L油田为例,现场应用8井次,平均盘根更换周期延长5.1天,效果显著。

(3)本文在提高盘根耐磨性方面取得成果及认识,可为同行提供借鉴经。

参考文献:

[1]刘涛等.纳米材料及化学改性对油井盘根耐磨性的影响[J]. 石油矿场机械. 2017(05).

[2]刘新福,綦耀光.新型光杆密封装置的盘根设计与计算方法[J].润滑与密封. 2008(05).

[3]韩珩.丁腈橡胶表面化学改性及其摩擦学和耐油性能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

[4]刘美红,巩红雨,凌秋玉,姚幸福.浅谈如何做好抽油井盘根防漏的治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02).

[5] 曲敬贤,陈海峰.丁腈橡胶的并用改性及应用进展[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5(06).

[6]江晓红,Yarmolenko M A,Rogachev A V,杨绪杰,陆路德. 聚合物复合薄膜改性橡胶表面结构及其摩擦性能研究[J].摩擦学学报. 2007(02).

作者简介:

刘海燕,女,1973年12月出生鞍山台安,汉族,助工,1998年毕业于辽宁财政高等专科学校,现于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从事生产经营工作。

猜你喜欢

耐磨性技术研究
Mo含量对铁基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天丝/棉针织面料的摩擦性能研究
提高深色有釉印花地砖耐磨性能的研究
园林水景饰面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海洋工程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大数据挖掘中的数据分类算法技术研究
浅谈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思考
工、模具深冷处理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试分析提高泥浆泵缸套的耐磨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