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朽的奉献永远的丰碑

2021-11-20彭俊才李政

巴蜀史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保家卫国大炮兵工厂

彭俊才 李政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略决策出国作战70周年,也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7周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一改“东亚病夫”形象,使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崭新的面貌傲然登上世界历史舞台。

1950年6月,正当中国人民忙于恢复战争创伤、重建家园之际,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命令其军队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烧向中国东北边境,蓄意扩大侵略战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根据朝鲜劳动党中央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请求,于10月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并迅速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中共中央西南局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战略决策,领导西南抗美援朝运动、组织调遣部队入朝参战、号召各界捐献飞机大炮、高度重视军工武器生产,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一、领导西南抗美援朝运动

1950年10月至1951年2月,中共中央先后发出《关于时局宣传的指示》《关于进一步普遍开展抗美援朝爱国运动的指示》,抗美援朝总会发出《在全国普遍深入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通知》。以邓小平、贺龙为领导的中共中央西南局,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先后主持召开西南局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等,决定在西南地区开展抗美援朝运动。运动首先在广大工人、学生、婦女、工商界人士及各民主党派和宗教界人士中掀起,接着普及到农村。邓小平要求“在运动展开以后,应适时地领导人民将高涨的抗美援朝情绪,转入加紧生产、加紧学习和经常的业务中去,使之成为推动实际工作的力量”,抗美援朝运动被提到西南地区各项工作安排的第一位。1951年3月8日,西南局根据邓小平指示,组织西南地区以抗美援朝运动为主题的纪念“三八”妇女节活动,设立指挥部,各省、市、区党委宣传部联合军区协同筹备,由军区军政处长任指挥,按各机关团体、派出所、郊区、区政府为单位编队,设大队、中队和分队;活动盛况空前,仅重庆市区参加游行的妇女人数就达18万余人。游行队伍规模十分庞大,自中午12时开始,至晚上天黑时才不得不结束。邓小平、贺龙等西南局领导检阅了游行队伍,倾听西南地区妇女同胞积极要求支援国家打败美帝国主义的心声。成都市区的妇女游行队伍多达11万余人,游行持续了3天。区、乡党委、人民政府在游行期间组织妇女代表到成都参观学习游行示威活动,返乡后将城市妇女抗美援朝运动的盛况传播开来,发动组织农村妇女积极推动运动向纵深发展。南充市妇女游行还展开慰问中朝战士和救济朝鲜难民的献金活动,15分钟内就收到妇女同胞700多万元(旧币,下同)献款。游行活动极大地鼓舞了西南广大妇女支援抗美援朝的爱国主义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宣传深入到了西南各地。

1951年3月2日,西南局根据邓小平指示,发出《关于加强利用广播电台进行广泛的抗美援朝宣传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充分加强对人民广播电台的领导,利用广播电台进行广泛的抗美援朝普及宣传教育工作。西南地区各地迅速在专区、县一级建立收音站,广泛利用无线广播,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宣传。同时,在抗美援朝期间,四川共出版各种宣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刊物413种,共发行1864313册。这些刊物的宣传,对深入普及开展抗美援朝运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至1951年11月,西南全区城市中80%的人口和农村60%左右的人口都参加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3000多万人参加了抗美援朝示威游行,有4550多万人在缔结和平公约上签名,投票和签名人数已过西南人口大半,大城市中80%-90%的人口和农村70%左右的人口都签订了爱国公约。广大青年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志愿军,贵州省从1950年11月到1951年6月,仅半年多时间,全省就有6万多名青年工人、农民和学生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四川第一期在川东、川北区顺利实现扩兵9万人(其中川东5万、川北4万)。同时,四川人民向志愿军寄发慰问信共计79万余封;截至1952年9月,捐献慰问品共601482件、120557斤;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救济朝鲜难民捐款共89.05亿元。其中,川东7.41亿元,川南24.82亿元,川西48.94亿元,川北7.88亿元。

1951年5月9日,邓小平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写了关于西南区土改、镇反、抗美援朝的综合报告。毛泽东主席在5月16日转发各地的批语中指出:“小平同志的报告很好。”西南地区抗美援朝工作受到毛主席赞扬。在西南局领导下,西南地区的抗美援朝运动一直坚持到美帝国主义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和抗美援朝取得最终胜利。7月,邓小平离开西南到中央工作。

二、组织调遣部队入朝参战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以邓小平、贺龙为首任务;6月5日,川西军区组建补训7师北上参加抗美援朝作战;II月,川东军区抽组炮兵2师(两个团),于12月中旬出川参加抗美援朝作战;12月16日,12军31师、34师、35师及炮兵6团约5.4万人由重庆乘船,出川抗美援朝;12月,60军179师、180师和61军181师、独1师及18兵团炮兵共约4万人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在西南局和西南军区的组织调遣下,数十万西南英雄儿女参加抗美援朝,相继奔赴朝鲜各个战场,与侵略者展开血与火的殊死战斗,先后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等数百次大小战斗,与全国志愿军经过3年多英勇奋战,迫使美军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全国入朝作战的志愿军中四川籍战士最多,牺牲人数也最多,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和西康在抗美援朝期间,有138470人申请赴朝参战,94216人被批准奔赴前线,30789名(含重庆9468名)英烈长眠异乡。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家卫国,创造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涌现出邱少云、黄继光、柴云振等一批战斗英雄和英烈人物,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三、号召各界捐献飞机大炮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由于我军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作战中实际困难很多,而当时国家财政拨款购买飞机、大炮和坦克的压力很大。鉴于此,中共中央发出号召,开展增产增收、捐献飞机大炮运动。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优待烈属军属的号召》,6月II-15日,邓小平组织召开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并在会上作重要报告。报告指出,要推动西南捐献飞机、坦克、大炮即捐款献金运动的开展。当时,中央分配给西南地区的捐献数额为1300亿元,邓小平和西南局在征求西南各地意见后,将西南地区的任务确定为3000亿元。邓小平和西南局领导,分别亲自做各方面工作,推动各界开展捐献活动。邓小平还特意约见重庆两家大型私营企业——民生公司和聚兴诚银行的负责人童少生和杨受百,鼓励他们各尽所能、抓紧工作,带动工商界广大群众,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踊跃捐献飞机、大炮。对此,重庆工商界人士深受鼓舞,很快成立献机运动委员会,在很短时间内认捐飞机26架,超过原定的20架计划。在贯彻执行邓小平和西南局的指示中,各行各业表现出极高的爱国热情,纷纷订出捐献计划,西南各地广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认购捐献飞机、大炮等支援抗美援朝武器的活动。

在云南,1951年6月22日,中共云南省委发出《关于执行(中央、西南局开展捐献武器运动指示)的指示》,鼓励自觉自愿将增产增收部分用于认购捐献支援朝鲜战争武器。全省各族各界群众掀起踊跃捐献粮款热潮,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各地的工厂、农村、机关、学校、街道,以及工会、青联、妇联等人民团体都普遍制定了捐献计划,许多单位和个人都把捐献武器作为抗美援朝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爱国公约。其中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如云南锡业公司职工捐献“云锡工人号”战斗机1架,工商界人士王少岩、梁金山、刘淑清等也主动各捐献1架战斗机。至12月13日,昆明市和武定、蒙自、楚雄、玉溪4个专区及26个县超额完成捐献缴款任务。全省入库数达368.55万元,折合战斗机22架(包括大炮款)。

在贵州,1951年7月7日,中共贵州省委发出《大力开展捐献武器等三项抗美援朝运动的指示》,在全省开展捐献飞机大炮活动。贵州抗美援朝分会提出在增产节约基础上捐献16架战斗机的号召,全省各族人民群众一致热烈响应,踊跃捐钱捐物。工厂工人为多捐献,发起“抗美援朝增产捐献工作日”。通过全省人民的努力,贵州完成了捐献16架飞机的任务。

在四川,川东、川南、川西、川北、重庆和西康,也在6月份普遍开展了增产增收、捐献飞机大炮活动。川东区綦江铁矿的1500多名职工,3天内就捐款1.6万元,还自己规定每月加班两天作为“爱国劳动日”,半年内捐献义务劳动的工资1.3万元。川北区于9月份结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举行“大捐献日”,旬日之间捐献达180万元。据1951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载,川北武器捐款达579.7亿元。到1951年12月31日,川南人民捐献飞机大炮589.1亿元。1951年6月到1952年4月底,全省(包括西康、重庆)武器捐献共2893.3亿元,可购买战斗机192架有余(包括大炮款),超额1022.3亿元,超额完成了认捐战斗机119架、大炮6门、高射炮4门的目标。其中,四川省简阳县农民精心种植棉花,棉农们发起1斤棉捐献运动,在两个月内就完成捐献两架“棉农号”战斗机的捐款。岳池县工商界发动工商户开展向志愿军捐献飞机大炮活动,1.06万户工商户捐献21.36万元,可购买飞机1架、大炮1门;岳池人民共捐赠钱粮物折合人民币达50万元,可购飞机3架、大炮2门,被评为全国抗美援朝爱国捐赠活动6个先进县之一,受到政务院表彰。据统计,西南各界人民共认捐飞机209架、大炮19门、高射炮12门,为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起到积极作用。

四、高度重视兵工武器生产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工业命脉西迁”,大批兵工厂迁渝,使重庆不仅成为大后方的兵工基地,也成为中国火炮的生产基地。在内迁重庆的13家大型兵工厂中,炮厂员工约1.5万人,他们生产的火炮主要有60毫米、82毫米、120毫米迫击炮和37战防炮、75步榴炮、100榴弹炮等;重点厂家包括兵工署第10工厂(以内迁的株洲炮兵研究所为主,解放后改名江陵机器厂)、第21工厂(以内迁的金陵兵工厂为主,解放后改名长安机器厂)和第50兵工厂(以广东浥江炮厂为主,解放后改名望江机器厂)。3家工厂8年共生产火炮1.5万门、炮弹598万颗,为拯救民族危亡作出了贡献。

重庆解放前夕,兵工厂和电厂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1949年底,重庆解放时,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直接抓接管城市工作和恢复经济工作。为尽快恢复军工生产,西南局决定调万里接管兵工署(主管兵工厂)、资源委员会。邓小平指示兵工署,旧的一套生产机构不要马上打散,只派军代表去,群众不要求撤职的就不要动,民愤极大的,可按政策处理,其他一律不动。万里遵照执行,各兵工厂很快恢复生产。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西南兵工厂承担着抗美援朝作战大部分的武器生产;同时,50兵工厂又接上级命令,除生产57炮外,抓紧研制生产75毫米无后坐力炮,对付美军坦克。对此,西南局、西南军区高度重视,特别是西南局第一书记、军区政委邓小平,更是关怀重视兵工武器生产,多次组织召开西南党政军领导会议,研究兵工武器生产和运输问题,解决具体困难,为保证抗美援朝武器供应作出重要贡献。

1951年3月,邓小平主持召开西南地区相關党政军领导及负责人会议,专门研究支援抗美援朝武器生产和运输。会议大约开了75分钟,散会后邓小平将蒋崇璟和梁松方两人留下,让他们单独汇报军工武器生产情况。蒋崇璟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副部长、机械工业管理局局长,梁松方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机械工业管理局副局长,主管军工武器生产和运输;因涉及军工机密,他俩一直没有当众发言。梁松方向邓小平汇报了相关军工武器生产工厂的技术能力、设备条件等情况,并表示为保障电力供应在每家工厂都安装了备用发电机组,并由专人负责。邓小平听后点头称赞:“好嘛!你们走到前面去了!”梁松方提到“西南局承担了赴朝参战所需武器弹药百分之五十的任务,产品种类繁多,安全运输是个大问题,不仅要保密,要有军队押运,还要有技术人员及时跟进”,邓小平表示同意:“选派一支部队,专门负责列车押运,沿途警戒也可以请地方武装部队配合。”梁松方又谈了几点想法后,邓小平话锋一转问到:“彭老总来电,说咱们的57毫米无后坐力炮有的打不响,是怎么回事?”梁松方立刻解释,是火炮与炮弹不能合膛,因为它们由不同地区的兵工厂分别生产,西南地区的火炮厂沿用国民党时期的计量标准和尺寸公差,而炮弹厂沿用的是老解放区的标准,两者基准不一致,造成“炮弹直径大于炮筒口径,无法装填”的个别现象。听到这里,邓小平立刻表示“明白了”,他当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在工厂里当过机械钳工,知道尺寸公差的问题。邓小平表示,这属于技术工作没有经验,找到问题所在就是进步,今后兵器工业要接受教训,在全行业建立统一的计量标准是当务之急。汇报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梁松方2人方才离开。

在以邓小平、贺龙为首的西南局、西南军区的领导重视和指导、支持下,重庆各兵工企业夜以继日地生产枪炮、弹药。50兵工厂接到命令后,全厂总动员,加班加点,总计生产2000多门无后坐力炮送往朝鲜战场前线,成为我军作战的有力武器。志愿军38军用它在朝鲜松骨峰打出了“万岁军”军威,战士们称它为“万岁炮”;志愿军15军在上甘岭用它打得虎虎生威,并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伟大胜利。中央军委兵工委领导说:“57无后坐力炮有用,西南造的,好!”

据不完全统计,抗美援朝战争中,西南兵工厂除生产常规武器和炸药输送抗美援朝前线外,还生产输送了无后坐力炮4600余门、迫击炮900门、机枪7400余挺、各类炮弹262.9万余发、子弹1.2亿余发。特别是输送的无后坐力炮在战场上摧毁美军坦克,为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发挥了很大作用。万里曾撰文说:“抗美援朝重庆是立了大功的,主要的军火都是来自重庆。”

(作者单位:广安市档案馆)

猜你喜欢

保家卫国大炮兵工厂
保家卫国 有你的身影
流浪狗和大炮
弦高:牛贩子也能保家卫国
弦高: 牛贩子也能保家卫国
中国梦,强军梦
美国富兰克林兵工厂F17—L半自动步枪
声波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