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邻水脐橙的前世今生

2021-11-20肖高燕

巴蜀史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脐橙柑橘

肖高燕

素有“川东门户”之称的邻水县,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种植脐橙,90年代初开始规模种植新系脐橙,2008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脐橙之乡”,2018年成功跻身全国柑橘产业30强县。截至2020年底,全县脐橙种植面积己达28.5万亩,其中投产面积达21万亩,年总产量达12.5万吨,邻水脐橙的品牌价值上升至16.82亿元。

邻水与脐橙的跨世纪情缘

邻水境内野生柑橘绵延繁殖数千年(今牟家镇龙须村、望月村等地仍有大量保存),人工种植柑橘历史也较悠久。据《邻水县志》记载,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明建文帝避乱至邻水善庆里(今邻水县御临镇一带,明洪武四年进士、太子太师、吏部天官杜景贤家乡)。在与杜景贤等游历秀美山川时,热情好客的邻水人送上当地土特产“皱皮柑”,建文帝品尝后连声叫好,欣然写下“弃却春光独爱秋,至今不改皱眉头。主人若把金箭割,点点酸心对客流”的诗句,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清光绪年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邻水县柑子镇人)从南方带回柑橘苗在家乡种植,后迅速发展成为当地有名的特色产业,柑子镇(柑子铺)由此扬名。

邻水县位于东经106°41' -107°18'、北纬30°01'-30°33',种植脐橙有着得天独厚自然地理优势,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由西向东平行展布,大洪河、御临河蜿蜒其间,形成“三山两槽”独特地貌,山地面积占比高达43%。邻水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为冬暖春早、夏长秋短,多年平均气温16.9℃(其中1月平均气温6.1℃,7月平均气温27.3℃),活动积温平均为6251.6℃,年日照时间多达1500小时,全年无霜日多达29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206.8毫米;土壤富含钾、磷、镁、锰等元素,母质风化浅,肥力高。这些地理、气候、土壤等条件都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邻水脐橙无籽多汁、色泽鲜艳、酸甜适度、果圆皮薄、质嫩化渣的优秀品质。

由此,邻水县及邻水脐橙得到多项重要荣誉:1986年,在达县地区优质柑橘果品评比中,邻水脐橙分获第一、二名;1994年,邻水纽荷尔、奈维林娜、清家、白柳、大山岛等5个脐橙品种,获省“优质果品”称号;1995年,邻水脐橙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3个金奖(纽荷尔脐橙、奈维林娜脐橙、清家脐橙)和2个银奖(大山岛脐橙、白柳脐橙),邻水县获奖品种、级别均居全国各县(市、区)前列;1996年,邻水县被评为“四川省优质柑橘产业化示范工程县”;1999年,邻水县柑橘开发总公司被评为四川省首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999年、2001年,邻水脐橙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001年,邻水县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优质脐橙)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003年,“漭山”牌邻水脐橙被国家农业部质量安全中心授予“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称号;2005年,邻水脐橙在四川·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上获金奖;2007年,邻水脐橙被四川省农业厅命名为首批“四川省名牌农产品”;2009年,邻水脐橙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地理标志农产品;2011年,邻水脐橙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为地理证明商标;2013年,邻水脐橙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5年,“漭山”牌邻水脐橙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同年6月25日,“邻水脐橙”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邻水脐橙还多次走出国门,1987年、1988年、1989年,分别对苏联出口10吨、50吨、70吨;1994年,向俄罗斯等国出口117吨;近年来,通过电商平台等出口俄罗斯和东南亚地区数量逐年递增。

邻水脐橙人的执著追梦路

邻水脐橙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产品由地方到全国、由国内到海外经历了50余年的漫长发展历程和四个重要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中期为分散种植阶段,以农户自主引进、分散种植为主,多种在房前屋后,数量多为几株、十几株,平时缺少管护,既不施肥也不打药,靠自然生长、自然结果,产品也以村民自食为主。这个时期脐橙品种较单一,缺少政府引导和参与,产量不高、品质不好、经济价值也不高。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末为成片发展阶段,政府及农业部门积极规划引导参与,主要在观音桥、石永、兴仁、御临、两河等乡镇的荒山或丘陵地带集中成片种植脐橙,规模多为几亩、数十亩不等,一般不占用良田沃土。本阶段发展的脐橙主要以纽荷尔、奈维林娜、清家、白柳、大山岛等品种为主,产量、品质、产值等较传统红橘、锦橙有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认可度较高。1988年7月,全国哈姆林甜橙示范推广总结暨验收鉴定会在邻水召开,来自国家相关部委和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00余名专家、教授、学者及有关领导参加会议。1989年,邻水县柑橘食品厂建成投产,安装生产罐头、广柑榨汁和饮料3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900吨。

21世纪初至2012年为高质培育阶段,县委县政府将脐橙产业基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与农业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强力整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移民后扶、小农水、农村公路建设、现代农业重点县建设等涉农项目,按“田成方、土成型、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和“路网、管网、水网、电网”四网配套要求、“大窝、大肥、壮苗”技术标准和“早产、丰产、优质”建园目标,先后新建两河庙堡万亩脐橙园、丰禾一复盛万亩脐橙园、石滓大步口脐橙园、柳塘大河坝脐橙园、复盛宝谷山脐橙园、袁市大光明万亩脐橙园等高标准产业基地。2003年,初步建成国土、水保、畜牧、回乡创业等8个脐橙示范园。2004年,引进柑橘容器苗木繁育技术,在观音桥镇良种母本园进行繁育工作。2005年,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优质脐橙产业发展的意见》,将逐步打造优质脐橙产业带作为发展目标,并先后打造全省柑橘生产工作会和广安市秋季柑橘生产现场会示范现场。2007年,以观音桥镇良种母本园为核心,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投资400余万元,新建容器苗木基地80亩,嫁接脱毒脐橙苗木100余万株。2008年,以两河园艺场、观音桥母本园、一甲岩果场等为核心示范基地,推进脐橙标准化生产。2010年,选择20个成年果园开展精品果园创建工作,重点推广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留树保鲜、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同时,在石滓镇大步口村新建柑橘育苗基地,建设规范育苗槽,配套提灌站、喷灌、道路、水池等基础设施,规范建成柑橘容器苗木良繁基地120余畝,排栽枳橙、香橙等砧木苗100万余株,新引进W.默科特、鲍威尔、班菲尔、晚棱3号、夏津、日南1号等6个脐橙新品种,夏秋季嫁接80余万株,年出圃优质脐橙苗木60余万株,极大地推动了脐橙产业的快速发展。2012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狠抓脐橙特色产业发展,在石滓镇大步口村启动建设邻水脐橙品种比较园50亩,从中国柑橘研究所、重庆市农科院果树所、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等单位引进夏津、晚棱、班菲尔等30个脐橙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在丰禾钰锦现代农业园区建成新品种展示园50亩,种植展示柑橘新品种20余个。这一时期,邻水县逐渐打造了以纽荷尔和清家为主的脐橙优良品种家族,邻水脐橙也正式成为与优质粮油、优质蔬菜、优质生猪并称的邻水县四大农业主导产业。

2013年至今为产业提升阶段,在持续推进脐橙园区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产品优质化的同时,县委县政府更加注重改造旧园、打造品牌、拓展市场、延伸链条和开发农旅结合项目等。实施旧园提升五年计划,在观音桥、两河、丰禾、石滓等乡镇改造生产能力明显下降的老旧果园15个,完成柑橘高接换种3.5万亩。先后注册“滑滩”“铜锣山”“石骨子”等多个脐橙品牌,推动“邻水脐橙”升级为中国驰名商标,持续提升邻水脐橙影响力。促进与重庆永辉超市有限公司等合作,实现“农超对接”,让脐橙从果园直达超市货架;打造多个电商、直播平台,建成脐橙立体销售网络,全面提高市场占有率。在石滓镇建设脐橙商品化处理中心,实现脐橙清洗、分级分选、包装等机械化、流程化、标准化。积极推进丰禾钰锦现代农业园区培训接待中心、观赏花卉基地和观音桥六合寨游步道等基地景区化建设。全县以脐橙产业为主的休闲农旅结合项目达81个,其中农家乐45个、休闲鱼庄11个、休闲农庄4个、乡村酒店7个、休闲农园12个、民俗村1个、农业主题公园1个。

邻水人精心奉献的脐橙盛宴

2003年以来,作为长江中上游甜橙生产带重点县的邻水县紧紧围绕建设“全国脐橙强县”“全国生态脐橙示范基地”和打造“重庆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目标,以现代农业重点县和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按照两园(现代脐橙科技园和现代脐橙产业园)、五区(城郊片区、万秀桥库区、沪蓉高速路片区、大洪河库区和御临片区五大脐橙连片种植区)、多点(多个物流节点和农旅结合点)规划,强力推动以脐橙为主的邻水现代柑橘产业融合发展。己建成万亩现代柑橘产业示范区12个(其中脐橙标准化示范区8个,有4个被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命名为全省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1000亩以上脐橙标准化果园30个,100亩以上脐橙标准化果园262个;建成柑橘良种容器苗木繁育基地2个、150亩,脐橙品比园50亩,脐橙品种展示园100亩。全县无公害脐橙生产基地认定面积达10万亩。

2012年以来,邻水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推进脐橙产业标准化建设的意见》,编制完善《邻水县柑橘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臍橙嫁接苗木技术规程》《脐橙商品化处理与包装规程》《邻水县脐橙幼龄果园管理实施办法》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规范,严格落实果园“定点监测预报、定人联系指导、定期巡查推动”三项制度,大力推进脐橙果园标准化管理技术。常年邀请中国柑橘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和四川省水果创新团队的专家开展果园管理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果农脐橙种植和生产技术。与中国柑橘研究所合作在丰禾钰锦现代农业园区、石滓镇大河坝脐橙园区设计建设机械化信息化物联精准管理系统,全面提升果园物联信息化管理水平。坚持“双晚”(晚熟、晚摘)战略,大力实施脐橙果园“提质增效”“改造升级”行动,不断调优脐橙产品早中晚熟期结构搭配,先后改扩建石滓大步口、两河庙堡、袁市大光明等6个万亩脐橙示范区。持续开展标准化果园创建行动,常年开展技术试验示范,以点带面,带动周边果园标准化生产管理。以现代脐橙科技园为核心,积极开展脐橙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工作,建成脐橙品比试验园、脐橙良种繁育基地、脐橙苗木交易市场和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基地等,不断完善邻水脐橙良种繁育体系和供应体系,邻水脐橙良种化率达l00%。2014年,引进东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柑橘果品商品化处理加工厂,建成标准化通风库8座、商品化处理生产线1条,年处理脐橙2万吨,同时储存脐橙750吨。2019年,县财政注资150万元对东鑫公司进行升级改造,大大提升了邻水脐橙果品商品化处理能力。

2015年以来,在用好用活中国驰名商标产品、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绿色食品和四川省名牌农产品等邻水脐橙金字招牌的同时,邻水县持续优化脐橙品牌,将“潾山”“滑滩”等脐橙品牌,统一到“邻水脐橙”品牌旗下管理。遵循“大品牌、大市场、大效益”发展理念,按照“区域品牌(主品牌)+企业品牌(子品牌)+产品品牌(子品牌)”的差异化组合进行市场细分,逐渐扩大邻水脐橙品牌受众,邻水脐橙产品品牌销售率达95%以上。建立健全商标管理制度,规范商标使用,在重点城市设立专卖店,统领品牌产品销售;积极筹备参加中国商标节、西博会、农业博览会等展览会,不断树立“邻水脐橙”品牌新形象,进一步扩大产品知名度和品牌辨识度。同时,为擦亮“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牌子,推广绿色防控面积达1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160万亩(100亩以上规模脐橙基地全部纳入);不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投入,每年开展农产品例行监测12次,抽检样品700个以上,检测合格率达99.23%。截至2020年,已组织38家农业企业(其中脐橙产业专合组织22家)进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全县“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数达68个。

2018年以来,邻水县锁定打造“中国优质脐橙全产业链示范区”目标,积极构建集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邻水脐橙全产业链。以邻水现代脐橙产业园建设为核心,重点打造电子商务平台、物流贸易平台、外贸出口平台、技术交流平台等,持续发展脐橙精深加工,完善物流体系,拓展销售市场,提升脐橙休闲观光旅游综合服务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全国脐橙产业区域集散地基本形成。建成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1个、特色主导产品电商交易平台10个、农村电商网店60个;建成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5个,面积达1万余亩。2020年,柑橘果品电商销售数量达3万吨,脐橙电商销售额突破2亿元。引进四川鼎红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现水果饮料、白兰地、水果发酵食品等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全产业链服务。现己建成果蔬贮藏窖266个、通风库90座、冷库11个,年贮藏、冷藏农产品8500吨;实现脐橙商品化处理率达95%以上,精深加工率达30%以上。

近年来,邻水脐橙为邻水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邻水县委县政府围绕“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目标,积极推动文旅、农旅融合发展,脐橙园区内农民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122元,高出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2020年12月,邻水县举行“巴蜀风韵·橙意邻水”文化旅游宣传周活动,极大地提升了邻水脐橙、文旅资源及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世界了解邻水,让邻水脐橙走向世界。

(作者系四川省邻水中学高中语文高级教师、政教处副主任)

猜你喜欢

脐橙柑橘
平远县举办第17届脐橙文化旅游节
柑橘家族
气象条件对柑橘种植的影响分析
自制咸柑橘润喉去火
家乡的脐橙林
澳大利亚的柑橘出口
秭归脐橙加工忙
阿尔及利亚将实现柑橘自给自足的目标
印度柑橘产业不景气
摘脐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