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视域下黔南三线建设与精神对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塑造性研究

2021-11-20余丽王东刘敏杨珽

红豆教育 2021年18期

余丽 王东 刘敏 杨珽

【摘要】上世纪60年代开启的“三线建设”是一部国防工业的纵深迁移建设史,西部开发工业史,民族战斗复兴史。尤其是黔南三线建设史,就是一部国防电子军工史,为铸国之重器,黔南三线人和黔南各族人民秉承“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兢兢业业。三线建设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黔南的社会、民族发展进程,更是以三线人和三线精神深刻地改变了黔南地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精神风貌。学史增信,学史明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溯那段特殊与热血的历史,并把之运用于中学教学过程之中,即有利于提升黔南中学生的家国情怀,为国家培养具备坚定意志、爱国爱家的新时代青少年;推进校本教材研发,为黔南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黔南三线建设;三线精神;中学生的家国情怀;塑造性

“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随着20世纪60年代国际环境恶化与中国外交空间的极度缩小,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地感受到了大战威胁,毛主席提出“要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开展“三线”战备防御建设。“三线”是依据地理位置离海岸线远近和国防纵深布局的需要,把东、中、西部分别部署一、二、三线的军事战备思想,构建我国的纵深防御体系。

一、三线建设在贵州的建设与布局

在“靠山、分散、隐蔽”、“大分散,小集中”的三线战备思想指导下,1964年6月,中共中央西南局和国家计委等部门在西昌召开《西南三线建设长远规划会议》,制定了西南三线的相关决议:“一是建设以六盘水为中心的西南煤矿基地;二是修建成昆线、川黔线、滇黔线等三线铁路,形成西南铁路环线;......五是实施安顺地区航空工业011基地、遵义地区航天工业061基地、都匀地区电子工业083基地的已确定方案。”地形险峻复杂的贵州成为三线建设重点。

三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贵州全省经济、交通、工业和城市布局的发展与完善,并建成了黔中安顺011航空基地、黔北遵义061航天基地、黔南都匀083国防电子工业基地,为守卫国门筑起坚实堡垒。

二、黔南三线建设的发展

(一)黔南三线建设——电子军工083基地。都匀是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位于贵州省南部,贵州传统历史上的经济区五大主要城市中心之一。1964年9月以后国务院国防工办确定在黔南都匀建立电子军工企业中心,1965年6月,三线项目083筹备处在黔南都匀的第一家军工单位38所破土动工。1966年12月原国家“第四机械部贵州省建设筹备处”(代号083筹备处)迁至都匀办公,1973年,经四机部批准改名为“083生产基地”,全面负责都匀、凯里地区的三线建设工作,由此开启了黔南的电子军工083时代。

(二)083基地在黔南三线建设期间的成就。在贵州黔南“三线”建设这部电子军工发展史中,深居黔南大山深处的083单位与员工们以其“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在都匀三线建设时期为我国卫星上天、潛艇如海、洲际导弹发射、水下核试验、“神州号”载人航天工程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极大地充实了我国的国防军工实力,为捍卫祖国和平安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60至80年代的黔南083基地时代,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黔南都匀为中心,也是当时我国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电子科研生产特大型基地。

(三)083的涅槃重生。三线建设的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虽然在国家国防纵深性防御安全上功不可没,但它对民生工作的发展与改善方面作用有限,还挤占了民生发展可持续发展资金。“七五”经济建设期间,国家启动了“军民结合、以民养军、军转民、部分三线企事业向城市搬迁”为主体的三线建设调整改造工程。

面对改革开放的趋势,配合国家将三线企业“军改民”的发展精神,成长为一个拥有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863成果产业化基地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百亿型的现代化科研集团。

三、三线建设对黔南的影响

(一)市政建设的升级。都匀作为黔南州的州府,1958年曾划都匀县部分行政区为市,1961年随着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黔南州的工矿企业也开始精简下放职工,项目少建停建,城镇人口骤减,特别是都匀市由1958年的6万人减到1962年的3.18万人,于是撤市制恢复县制。1965年为配合三线工程实施都匀再次恢复市制,成为典型的三线建设中崛起的重工业城市。1966年2月国务院于批准设立安顺、都匀、遵义扩大郊区,从1965年到1980年都匀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净增长了8倍。

(二)促进黔南基础设施的完善

1、铁路运输的优化与升级。黔南最为贵州南大门,辖区内有贵州省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线——黔桂铁路,但运力有限,为了满足“三线”物资运输的需求,自1966至1972年黔桂铁路开始更换大马力内燃机车,麻尾机务段成为全国继北京、郑州外的第三个全部实现内燃化的机务段,采用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东风1型内燃机。而且在黔南贵定县设置了湘黔、黔桂线的交叉点,联通整个西南“三线”交通网,为西南三线建设提供了更大运力。同时建贵定至贵阳的复线,成为贵州省历史上第一条复线铁路。

2、公路建设的加快。为083基地的三线工程的顺利开展,黔南政府在政府领导,地方统筹的情况下兴建多条公路,1965至1979年,三线建设期间全州公路通车里程由2464公里增长为6106.7公里,增长了近2.5倍。其中通往“三线”企业给单位的战备专用路基本建成。

3、电力建设升级。为适应三线建设和城乡发展需要,国家专门投资对都匀电厂进行扩能改造,并建立相应的输配电网,在确保三线建设的电力三线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黔南的城乡电力供应体系。

(三)奠定黔南工业基础,促进产业配套升级

为配合“三线”建设的实施,大批相关部门产业相继来到黔南,如:有贵定县的3610厂、3326厂、3535厂;龙里县的3537厂等一批军的工后勤轻工业业的直接植入;也有对原黔南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原属第一机械部管辖的济南第二机床厂调部分设备人员来都匀,在都匀冶金厂的基础上改建为都匀机床厂(1967年,更名为东方机床厂);1965年,无锡机床厂落户黔南惠水,成为今天国家机械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险峰机床厂”;1965年由上海跃进电机厂和上海人民电机厂共同援建,在黔南州惠水县组建永安电机厂(今天贵州永安电机厂);1967年,中央第八机械部确立帮扶“都匀工艺品加工厂”建立空气压缩机生产线,组建“都匀空压机配件厂”(后改名为都匀空压机厂),开始整机生产。1967年国家投资建立“黔南内燃机配件厂”,主攻生产的内燃机活塞;还对原都匀桥梁厂、剑江化肥厂、都匀苎麻纺织总厂等进行改造和产能升级等。这些举措在大大提升了黔南的工业生产能力,都匀也成为了典型的国防工业城市,在一定程度也为黔南今天的工业发展与布局奠定了基础。

(四)促进黔南医疗、教育的发展

1、优质医疗资源进入。为了配套“三线”建设的发展,总后第八职工医院进驻黔南贵定县;国家投资在黔南都匀市建设了三二0医院(邮箱414),三线建设结束后转为地方管理,现为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即都匀三甲医院414医院)。

2、教育资源扩充。的与此同时,三线单位的大量进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黔南教育的发展,三线企业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建立了一批厂区子弟学校,不光为企业职工提供基础教育服务,也逐渐向厂区附近居民提供基础教育服务,一定程度上补充了黔南匮乏的教育资源。

(五)带来了文化流、人才流

三线建设中随着大批工矿企业、科研机构、教育单位、工程部门的职工和家属迁入落户,三线建设期间仅都匀铁路分局就前后有一万职工及家属迁入都匀。

为黔南引入大批的科研、技术、教育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地充实和增强了黔南的科研教育能力,扩大了科研领域,培训了大批后备力量,推进了城市的发展。

四、“三线精神”对黔南社会的影响

(一)艰苦创业精神,“三线”建设是宏大长远的伟大战略,但当时国家经济尚且贫弱,贵州黔南山高水深,交通闭塞,经济落后。20世纪60、70年代的083电子工业大多从上海、南京、天津、北京等大城市汇集黔南山区,在馒头蘸盐巴、辣椒拌饭,住着“干打垒”的贫困环境中,不问索取,熬夜赶工(三线建设之初,施行全天24小时三班制),攻坚克难为国家研制了一批批具有当时世界领先水平的雷达、预警机型、电子信息接收设备,以赤诚爱国之心,铸就尖端护国之盾。

(二)无私奉献精神,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投入主要在生产领域,三线职工的生活、工资福利却很少,083基地的职工大多来自南京、天津、北京等大城市的尖端科技人才和优质工人,为了备战他们放弃大城市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远离亲人扎根深山,竭尽所能地为国家研制护国利器。

(三)勇于创新精神

80年代,三线建设随国家政策调整,面临停产转型,083基地的职工们不等不靠,突破自我“军转民”开发优质民品,如:4111的录音机、4202的电视机、4506厂的大理石切割机、851厂的录音机机芯、3194的民用电话交换机、883厂的压面机、4541厂的助听器、830的计算机、4262的电传打印机等,在维系厂区运转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方便了黔南人民的生活。083基地的下属十几家单位通过员工集资,自筹银行贷款到深圳创办窗口,到合肥做科研基地,逐渐演变发展为今天百亿级科技集团“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五、黔南三线建设与精神对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塑造性

(一)“家国情怀”对中学人才培养的地位和意义

所谓家国情怀,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定义为:“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家国情怀是中学生在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人文追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部分,也是我们学习历史价值的主要构成。

(二)家国情怀的可塑造性

家国情怀是一种崇高而伟大的情感,可以指导我们的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情感是可以用教育去促进与改变的,我们的家国情怀也是一种可以塑造的崇高精神与情感。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的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积极开展学生家国意识与情感塑造。

(三)黔南三线建设与精神对中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塑造性

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因受中学生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的影响,需要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与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和体验各类情感,从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而最佳的体验感悟方式应是减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感,这个时候乡土历史资源与知识运用就是最好的途径,对于黔南的学生,黔南三线建设与三线精神就是最具爱国主义情怀且有大量地方资源可以用的乡土历史资源。并且依托黔南“三线”建设与精神的相关资源,可开展内容丰富、形势多样的主题式学习探究,成为培养塑造黔南中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课程资源。

总结:1964年至1980年的“三线建设”时期,国家累计投资2052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基建投资的40%,先后安排1100多个大中型建设项目,涉及中国中西部13个省区市,为增强中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作出了突出贡献,也初步改变了我国近代以来工业集中东部沿海,内陆、中西部地区几乎为零的畸形布局,奠定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基础。它是一部风云激荡的军事战略防御史,也是一部贫苦中国的民族战斗复兴史,更是落后中西部的工业史、交通建设史、民族团结奋进史。在推动中西部工业化的同时,也伴随工業建设为导向的人才流入、人口迁移、教育文卫事业的跟进、国家政策的倾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部,西南部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民族融合,加强了国家上下一心的凝聚力。三线建设是现代中国奋斗过程中最热血的史诗,应让我们的青少年知道、铭记这段热血历史,让孩子们知道我们的人民可以为了国家的安全与繁荣做出怎样的努力与牺牲,不忘来路,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陈剑虹.神秘代号背后的建设人生——贵州黔南三线人口述史[M].贵州人民出版社.2015.

[2]黔南州志编委会编写.黔南州志——城乡建设志[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6).

[3]周明长.三线建设与贵州省城市化[J].中共党史研究2016(12).

[4]徐有威、周升起.近五年来三线建设研究述评[J].开放时代.2018(2).

[5]张勇.多维视野中的三线建设亲历者[M].上海大学出版社.2019.

[6]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编.希望在工业[M].中国言实出版社.2012(4)

2021年黔南州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课题《教育视域下黔南三线建设与精神对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塑造性研究》成果,课题号:Qnsk_2021_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