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导学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20黄幔
黄幔
【摘要】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之下,各类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其中导学案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兴趣,促使其实现了自主学习,对于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升具有加大推动作用,也因此引起了众多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的反思。所以,重点探究该模式在实际应用策略极为必要。
【关键词】导学案;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导学案是将学案作为重要载体,把导学作为主要方法,再以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师生之间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其作用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主探究,提升教学效率。小学数学作为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占有绝对地位,并且学起来也具有一定难度,一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强,就可能会影响学习效果。对此,这就需根据授课内容设计合理的学案,再辅以合理的指导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给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一、导学案的应用价值
从导学案的实际构建形式来看,它实际上是一种书面学案,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制定的一种方案。在这之中需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准为核心,整合教学目标,以此给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另外,在制定导学案时还需要把教师教学任务进行整合分析,确保在教学规划当中依照相关要求对工作方案和策略进行整合,以此给教学工作的展开作出指引。
通过使用这一模式,能够更好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关键控制作用;同时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更有利于教师教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总之,导学案的应用可以给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优化教学流程。
二、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预习中融合导学案
导学案最关键的作用之一就在于预习,预习即是对所学内容进行初步分析和熟悉,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提前明确自己不会的内容。通过有效预习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知识空缺,在课堂中着重对其进行听讲。对于数学来说,学生自主思考所产生的结果往往要比教师直接教授的知识更为深刻,所以这就可以应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实现自主思考,提前了解具体的知识内容,再通过适当点拨实现有效理解,直到完全掌握知识。例如在教授“分数乘法”时,学生对其意义和计算方式并不了解,但都学习过分数加法和分数的基本意义,所以在预习导学案设计时,就可以提出“尝试回忆整数乘法的意义,并举出几个例子?”“分数乘以整数有什么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几个相同分数相加可以使用乘法进行计算吗?”“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如何进行推导?”“分数乘以整数有什么意义?”等问题,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这几项思考题,使其通过自学课本、查找资料、尝试记忆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对分数乘法的认识,并学会自主解决问题,同时达到培养阅读能力、应用能力的作用。
2.课中融合导学案
在课中授课时主要是对学案的具体使用状况进行重点分析。学案在课堂上虽然具有一定方向标作用,但怎样达到其效果,还需进行深度探索。在这之中教师必须给予充分自由,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点拨,针对难点进行精细讲解,确保整个教学流程不仅完全清晰,还更加简单易懂。一是注重问题设计的合理性。由于导学案本身就是以问题为载体,所以其整体设计的好坏往往取决于问题设计。一般这类问题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确保学生能够完全掌握相关知识。二是创建适合的教学情境。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比如在教授“负数”时,教师就可以拿出一个温度计,带领学生认识温度计,通过读取温度计上的数值,让学生明确正负号以及正负数的含义和读法。三是进行课堂检测。在导学案当中课堂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可以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能力,所以怎样精选练习就成为了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通过导学模式进行了预习和课堂学习指导,所以学生基本上已经对所学内容有所消化,基本练习已经没有挑战性,所以这就可以采用分档练习的模式,以基础训练、综合训练和拓展训练为主,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课后整理融入导学案
课后整体就是在教学之后,让学生依照学案内容对本节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通过学案当中的滋味检测对自身的学习状况进行检测,实现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举一反三。对此,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应用学案,确保在系统复习过程中更好地利用学案清晰掌握关键内容。比如在该阶段就可以依照各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评价,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整理和归纳,并对关联知识点进行总结,获得最简明扼要的只是线索。另外,在该阶段还要对学习方法进行改进,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从而在明确基本学习规律的前提下提升学习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整理阶段还必须比对班级内所有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充分考虑,制定出适合各层次学生的导学方案,促进其学习。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导学案的应用能够创建出极具活力的课堂氛围,有效解决学生学习习惯和态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转变其学习行为,提升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质量。实际应用时,必须着眼于教学重难点、突破口、新旧知识的连接处等等,从而使该模式更好地驱动小学数学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永权.开启新知问题导向启迪学生数学思想——谈"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當代家庭教育,2019,000(030):P.152-152.
[2]李燕.学案导学实施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策探讨[J].新一代:理论版,2020,000(003):P.150-150.
[3]鞠雪慧.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4):180-180.
[4]宋雯.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案的使用现状及建议[J].小学教学研究(学生版),2020,000(001):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