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工科建设的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创新研究
2021-11-20刘洋
刘洋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对于人才要求的教育模式转型,教学更加侧重于学生的应用技能,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本文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工科建设当中的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提出了一些教学创新方面的建议,希望能为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创新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工科建设的内涵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是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以及教育不断发展的结果。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当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应用技能以及职业技能培养。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工科建设是要及时和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对接,让学生对于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以及技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新工科本着“新兴、新型、新生”的理念,围绕当前一些新兴的譬如新能源、大数据、生物科学、人工智能等,着眼点在于发展的趋势以及和未来民生、经济、社会以及科技发展息息相关的行业。
二、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创新研究
电气工程专业顾名思义是和电气和电子系统相关的专业学科,电气工程专业的建立和发展是上个世纪的事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新科技和新技术很难用单纯一个专业去限定,同样的各个专业内的知识涵盖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相对于上世纪的电气工程专业,现在的电气工程已经超出了其原本的定义范围。而且当前我国对于电气工程方面的技术人才需求量非常大,亟需一些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一)当前本科院校电气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跟不上时代发展
在当前的本科院校教学当中,电气工程专业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材选择都还停留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要知道现在的科学技术可谓是日新月异,尤其是近几年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飞速发展和应用,更是带来了非常多的新知识、新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如果不能够随着技术的发展及时进行更新,就会导致在人才培养方面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匹配。学生毕业之后还需要重新进行学习,才能够融入到工作岗位当中去。
2.实践教学脱离工程實际较远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当中,实践课程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实践课学生们能够快速掌握比较实用的专业技能,同时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技能熟练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但是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手段都非常单一,本来偏向于实践的动手操作,被大篇幅的理论知识教学所替代。而且在实践课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对于专业相关的技能也是浅尝辄止,或者教师教授的技能本就非常基础甚至有些比较落后,起不到很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3.教学考核科学合理性差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督促学生学习上进,并指明学生学习方向的重要内容。但就目前而言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本身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传统教学当中,“一支笔一本书”的理论教学依然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实训课更多是走形式,脱离生产实际。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考核更多也是通过试卷考试进行理论方面的考察,失去了“应用型”的本意。这种考核是非常不科学,也是不合理的。
(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电气工程专业创新教学探讨
1.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在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当中,首先要做的就是精准定位人培养的目标,要将这一目标和应用型本科以及新工科建设的理念相结合,并以此为出发点开始教学模式的转型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理念当中突出了“应用”这一关键点,教学模式的转型也要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的内容,从课时安排到教学内容安排,从师资力量到硬件设施都要跟上,提升实训课程在学生学习当中的占比。新工科的建设需要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多进行拓展性教学,鼓励学生选择专业相关的一些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于其他专业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
2.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应用。实训基地作为学生实践专业技能,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场地,需要较高的硬件设施和条件。学校方面要强化对于学生的实验教学,就必须将教学相关的配套设施进行完善。不能够只是通过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利用展示代替操作,使得学生没有实际动手的能力。在应用型本科新工科建设当中,实训应该占据相当比例的教学时间,而教学配套设施更是和教学质量息息相关。
3.增进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将学生放在企业当中进行实训,这无疑是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的最好路径。学生在企业当中不仅能够深入观摩和体验,对于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掌握有清楚的定位,同时对于市场也会有更加清楚的认知。这种认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学习指导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阶段少一些迷茫多一些坚定。最重要的是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更加偏向于实践,能够让学生在企业环境当中迅速成长、成熟,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工科建设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创新当中,教学模式的转型需要自上而下进行,通过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调整和转型教学模式,通过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创新,发挥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对于学生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明灿,徐晓静,葛爱冬,山贵昌.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学科建设研究[J].高教学刊,2021,7(21):66-69.
[2]张晓东,张艳丽,杨欣仪,唐静.新工科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实践教学[J].山西青年,2021(08):53-54.
注:本文系用于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GJB1421577“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工程专业新工科范式下教学模式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