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采食量下降的原因与防治
2021-11-20杨春艳韩凤奎
杨春艳 韩凤奎
生豬养殖过程中母猪产后厌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母猪产后采食量的下降通常认为是一种机体代谢紊乱疾病,会导致母猪出现机体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引起的消瘦,乳汁分泌量不足以及乳汁品质较差等情况,进而引起仔猪生产性能的下降,给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将对母猪产后采食量下降的原因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研究表明,母猪产后采食量下降主要是由于产后机体代谢出现紊乱所导致的疾病症状。患病母猪主要的临床症状体现在采食量显著下降,同时由于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导致机体出现进行性消瘦,患病母猪出现大便干结、小便枯黄,体温低烧的情况,部分患病母猪腹部下垂,被毛卷曲,母猪的乳房出现干瘪,同时母猪的泌乳量显著下降,乳汁中营养物质含量显著降低。若没有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会导致后续仔猪的生产性能下降,给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带来负面影响。
1 导致母猪产后采食量显著下降的因素
引起母猪产后采食量下降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母猪饲养过程中营养物质供给不足或者营养水平失调,加之母猪产仔时消耗过多体力,机体过度疲劳,很有可能导致母猪出现机体代谢紊乱的情况,进而出现厌食的症状。母猪生产过程没有专门的接产人员看护,使得母猪产后吞食了胎衣,引起了母猪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也会导致后续母猪出现厌食的现象。妊娠母猪饲养过程中精饲料比例过高,没有补充充足的青绿饲料,这极易导致妊娠母猪出现便秘的情况,进而出现产后的采食量下降。妊娠母猪生产过程中若科学的生产分娩护理措施,产后腹压显著降低会给母猪的胃肠道消化功能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导致采食量下降。母猪产后饲料供给时间太早或者供给饲料量过大导致母猪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进而导致母猪的厌食。母猪分娩过程中没有采取良好的消毒保洁工作,出现产后感染的情况,母猪生殖系统出现炎症导致体温升高也会造成母猪的采食量下降。
2 母猪产后采食量下降的缓解措施
对母猪产后采食量下降症状进行治疗时我们需要通过考察导致出现采食量下降症状的原因后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于母猪在产后体温以及排粪情况正常,但是母猪出现乳房萎缩,泌乳量降低,同时伴随着采食量下降情况的我们可以使用喂食海带来进行缓解。将海带洗净,切碎后,放入清水中煮熟,待稍冷后,给患病母猪进行灌喂,每次使用500克左右的海带,每天灌喂1次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通常采食量下降程度降低的母猪通常喂食2次海带即可恢复采食量,情况较为严重的通常喂食5次左右可以恢复。
对于因为饲养过程中营养供给失调以及分娩过程过度疲劳而出现采食量下降的母猪,或者由于精饲料饲喂比例过高导致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的母猪,我们可以使用中药进行治疗。推荐中药药方:党参20克,黄芪20克,芒硝50克,石膏5克,枳实5克,陈皮15克,黄芩15克,地黄15克,甘草10克,红糖10克。煎煮过程中将药方中的芒硝、石膏和红糖额外包装。其他中药煎煮2次后进行药渣的过滤,最后将芒硝、石膏和红糖溶入,全部混合到母猪的饲料中,保障患病猪采食部分含有中药物质的饲料。通常在采食包含药物饲料的2~3天后母猪厌食的情况即可获得缓解,若效果不佳则在5~6天后再次混合药物饲喂1次即可。
对于因为母猪因产后生殖系统感染出现体温升高等症状采食量降低的母猪,我们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青霉素和链霉素注射液,配合口服土环素和磺胺类药物等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将母猪产后炎症感染治愈后,通常会逐渐恢复母猪的采食量。
3 小结
母猪产后采食量下降会显著降低母猪的泌乳量,降低了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而给仔猪的生产性能带来负面影响。通过了解母猪产后采食量下降导致的因素,同时针对性的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母猪产后采食量下降,促进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