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的应用
2021-11-20王之勤
王之勤
伴随现代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新兴种植技术随之诞生,并在农业种植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而植保技术便是这些新兴种植技术其中之一,将其应用到小麦栽培中来,在提高小麦产量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让更多农户看到植保技术的应用价值,文章试图就植保技术在小麦栽培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深入的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1 植保技术作用原理分析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对于小麦这样传统粮食一直以来就有着非常大的需求量,所以怎样提高小麦产量一直以来就是众多研究者以及农户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往往会遭受到来自地下以及地上两个方面病虫害的侵袭,从而导致小麦减产。而植保技术的诞生无疑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将植保技术应用到小麦栽培中,借助化学、物理、生物等诸多手段,可以使小麦得以增强其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还可以确保小麦的栽培质量。
2 植保技术的具体应用措施
2.1 药剂拌种
药剂拌种是防治病毒的重要手段,在进行药剂拌种过程中,一是需要注意对农药的相关性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掌握相应使用标准。二是先完成种子重量的称取工作,通过种子重量来明确的使用量多少以及用水量多少,并对加入的农药予以均匀稀释。倘若药物用量太多,则可能会导致种子发芽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种子发芽率降低。倘若药物用量太少,必然会导致病毒的防控效果减弱,难以发挥预期的防控作用。三是科学选择拌种方法。通常情况下,小麦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小麦苗纹枯病、地下害虫,为了确保防控效果,还需要科学选择拌种方法,具体做法是将种子12公斤、水0.4公斤、10毫升适乐时种衣剂(2.4%)予以均匀搅拌,然后晾干种子以后才可以予以播种。
2.2 土壤处理
没有经过处理的土壤往往会包含众多土传病原菌,如果长久不进行处理,那么小麦就可能因此而出现严重的土传病虫害。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通常情况下,倘若栽培小麦的土壤事先没有经过科学的处理,势必会导致小麦的种植产量可能因此而减少1/4~1/3。出于对土传病虫害的科学防治目的,应当在完成药剂拌种工作以后,借助拌种药剂来顺带完成对土壤的处理任务。考虑到小麦病虫害的实际状况,应优先选择既有较佳药效,同时毒性较低的药剂作为对土壤加以处理的首选。比如通过对辛硫磷颗粒剂(2%)的均匀施洒,就可以实现对地下虫害的有效去除。
2.3 杂草清除
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杂草的产生往往是难以避免的,从而极大地干扰了小麦的正常生长。因为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如果身邊也有杂草存在,则这些存在的杂草就会抢夺小麦的养分,导致小麦因为吸收不到足够的养分而无法实现良好生长,进而势必会影响到小麦的最终产量,因此必须做好杂草的清除工作。从当前的情况而言,运用化学药剂来对杂草予以清除可以发挥较好的清除效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注意一些干扰因素的存在会影响药剂发挥应有的除草作用。比如当杂草生长到2~3叶期这个阶段,往往也是平均气温高于12℃的时候,所以在选用相应的除草药剂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到杂草的数量和类型,还需要注意气温因素是否会影响该药剂药效的发挥。
3 结语
文章首先分析了植保技术的作用原理,指出了植保技术在小麦栽培中对于小麦高产的实现有着怎样的重要价值,然后重点探讨了植保技术具体应用的3项措施,分别为药剂拌种、土壤处理以及杂草清除。希望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得到其他研究人员以及小麦种植户的关注与重视,同时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帮助和启发,推进植保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其在小麦高产栽培中发挥更大的应用价值,为我国小麦种植产量的增加作出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