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荚期喷施甲哌刀源捍蠖共量和百粒重的影响

2021-11-20刘刚陈晶关方硕姜君学缪晓明董守坤

新农业 2021年21期
关键词:大豆产量

刘刚 陈晶 关方硕 姜君学 缪晓明 董守坤

摘要:本试验以3个春大豆品种东农豆251、东农豆252、东农豆253为试验材料,通过在盛荚期喷施甲哌处理,在秋季收获后测定大豆产量和百粒重,研究叶面喷施甲哌处理对不同基因型大豆产量和百粒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盛荚期每亩喷施4.0克纯量甲哌处理增加了大豆产量和百粒重,春大豆品种东农豆252增产幅度明显大于东农豆251和253;东农豆252和东农豆253百粒重提高幅度大于东农豆251。

关键词:大豆;盛荚期;甲哌;产量;百粒重

对植物而言,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外源的非营养性化学物质,通常可在植物体内传导至作用部位,以较低的浓度就能促进或抑制其生命过程的某些环节,使之向符合人类的需要发展。应用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降低作物株高,提高抗倒伏能力,均衡冠层发育,提高作物产量。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哌,又称DPC,对植物有较好的内吸传导作用,能够促进植物的生殖生长,抑制茎叶疯长、控制侧枝、塑造理想株型,提高根系活力,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本研究选用3个春大豆品种为试验选材料,在大豆盛荚期喷施甲哌,研究喷施甲哌对不同大豆品种产量与百粒重的影响,以期为大豆生产上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试验方法与设计

1.1 供试材料

试验春大豆品种为东农豆251、东农豆252、东农豆253。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20年在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实习基地进行,土壤为黑土,前茬为玉米。试验地种植方式为垄宽65厘米,垄上单行种植,保苗密度1.0万株/亩,施肥量为磷酸二铵10.0公斤/亩,硫酸钾5.0公斤/亩,采用东北农业大学研制的2MMZ-2型免耕施肥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施肥和播种,中耕方式为大豆苗期垄沟深松1次,初花期中耕培土1次。在大豆生长至盛荚期时对叶片进行喷施甲哌处理,处理方式为采用98%的甲哌可溶粉剂4.1克/亩(折合纯量4.0克/亩)兑水15公斤进行叶面喷施,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每个大豆品种试验面积为4.0亩。

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于大豆收获期进行产量和百粒重测定。测产方法为每个处理随机取样2.0平方米,3次重复,大豆子粒经风干后称量粒重,换算成每亩产量;百粒重采用百粒板进行随机取样,9次重复,用天平称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所得产量结果如表1所示。大豆盛荚期喷施甲哌增加了大豆产量,但不同大豆品种增产幅度存在差异。喷施清水处理条件下,不同品种大豆产量表现为东农豆253>东农豆252>东农豆251;与喷施清水相比,盛荚期每亩喷施纯量甲哌4.0克,大豆品种东农豆251产量增加4.28%,东农豆252产量增加8.03%,东农豆253产量增加4.52%;喷施甲哌的增产效果表现为东农豆252明显大于东农豆251和东农豆251,东农豆251和东农豆253两个品种之间产量增加幅度相差不大。

2.2 不同处理对大豆百粒重的影响

所得百粒重结果如表2所示,大豆盛荚期喷施甲哌鎓增加了大豆百粒重,但不同大豆品种增加幅度不同。喷施清水处理条件下,不同品种大豆百粒重表现为东农豆253>东农豆252>东农豆251;与喷施清水相比,盛荚期每亩喷施纯量甲哌4.0克,大豆品种东农豆251百粒重增加幅度为?2.22%,东农豆252百粒重增加幅度为3.86%,东农豆253百粒重增加幅度为3.95%;喷施甲哌对东农豆252和东农豆253的百粒重增加幅度大于东农豆251,東农豆252和东农豆253两个品种之间百粒重提高幅度相差不大。

3 结论

盛荚期叶面喷施甲哌对春大豆产量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不同品种之间增产效果存在差异;叶面喷施甲哌能够提高了春大豆子粒的百粒重,但增加幅度较小。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1000903),黑龙江省自然基金(LH2021C023)。

猜你喜欢

大豆产量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大豆带状种植技术如何提升我国大豆产量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