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辅导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2021-11-20刘程程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6期
关键词:团体辅导心理健康

刘程程

[摘           要]  分析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运用团体辅导的重要性,提出“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导向,确保心理辅导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做好团体辅导准备工作,高质量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任务”“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运用策略,为促进中职院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关    键   词]  团体辅导;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6-0176-02

因中职院校学生普遍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极易受到外界各方面因素影响,进而导致出现自卑、不自信及自我否定等不健康心理,不仅阻碍中职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不利于今后学生就业。因此,加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如何将团体辅导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进行有效运用,是目前各教育工作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运用团体辅导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团体辅导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凸显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以更加符合身心发展特点的心理辅导方式,拉近教师与学生间距离的同时,便于学生间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交流氛围,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使其敢于表达个人情感。充分发挥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真正效用,切实解决中职生长期存在的各项心理问题,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一般情况下,团体辅导普遍以班级为单位,团体规模保持在10~30人左右,注重关心团体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积极引导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帮助这类学生建立自信心,正确认识自我,消除自我否定、不自信及自卑等不健康心理,充分发挥团体辅导实际作用,营造和谐轻松团体辅导氛围,使其让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打开心结,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1]。通过团体辅导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心理教育策略,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我探索欲望

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运用团体辅导,营造和谐且轻松的沟通氛围,切实解决中职生潜在的心理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不足,在教师所营造的氛围中与其他成员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使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根据其个人心理问题不断进行调整,使其更加全面地评价自己,遵循身心发展规律,侧重综合能力发展与职业素养培养,为其更加全面地发展打好基础。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具体运用

(一)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导向,确保心理辅导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以团体形式进行心理辅导,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提升,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团体辅导的核心任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同时,也能起到消除中职生心理不健康因素的作用,帮助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个人品格,使其更好地享受学校生活,为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打好基础。基于此,在设置针对中职生心理辅导课程时,应以满足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一方面可确保心理辅导微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使心理辅导课程与团体辅导形式相契合;另一方面可通过开展以学校生活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学校生活,对刚刚进入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起关键作用[2]。根据中职生发展特点,选择一些极具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如增强学生抗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提升幸福感这类心理辅导,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增强自信心的同时,便于学生发现自身潜在的优势及正确地认知自我,为个人今后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二)做好团体辅导准备工作,高质量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任务

为了进一步提升团体辅导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做好团体心理辅导前各项准备工作非常必要,直接关系着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任务的质量。做好团体心理辅导准备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一个完整且有规划的团体心理辅导流程,更加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对辅导团体性质、目标、规模及活动持续时间等多个方面进行把控,这一系列过程中其准备工作足够完善,不仅可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提升,而且可以充分凸显团体心理辅导目的性、针对性。

其次,心理辅导团体组建。为增强辅导团队专业性,学校可选择以张贴海报、派发传单或校园广播站及网站等宣传形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心理辅导团体活动,确保所招募的成员与心理辅导团体核心主题更加契合。其中不适合公开的团队招募活动,可由辅导员或班主任进行举荐,进而形成一个有规划的心理辅导团体。一般情况下,在招募成员时,需要注重成员筛选,可选择以面试或心理测试等多样化方式来完成成员初步筛选,以此来达到对不适合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人员进行淘汰。

最后,团体咨询计划方案设置。待心理辅导团体组建完成后,则进入团体咨询计划方案设置阶段,可从团体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切入。初期阶段需要开展1~2次活动,其目的是帮助成员快速认识与了解批次,便于营造和谐团体氛围以及建立相互信任关系;中期阶段则需要团体主要负责人对成员进行正确引导,消除成员抗拒、矛盾及抵触等心理,积极鼓励成员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帮助成员间建立成熟关系;后期阶段则是通过开展更多的主题活动,提升成员对彼此的信任度,打开心扉的同时,也能获得其他成员的高度认可与理解,逐渐形成主动关心他人的行为意识。充分发挥团体辅导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效用,利用团体中人际互动性,不断完善自我,正确认知个人长处与优势,并做好活动结束后的反思与总结,保证成员间亲密关系可在生活中得以延续的同时,起到促进成员间共同成长与学习的效果。

(三)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对中职生存在偏见是现阶段多数人普遍存在的主观意识,其主要原因被传统教育理念长期侵染影响,认为这类学生不上进、素质低以及心理不健康等,加上近些年来中职院校频繁发生负面校园事件,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看好中职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极大地影响了教育工作者对中职生的看法,最终致使中职院校教学工作开展遇到诸多阻碍。就中职生而言,确保身心健康发展,对其今后进入社会有极为重要性的帮助作用,由于中职生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差,在外界多种因素干扰下,极易产生自卑、自我否定以及丧失自信心等不健康心理,并不利于中职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作为中职院校主要负责人和教师,需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提升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重视程度,消除对中职生的偏见,发挥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以正确的方式向学生宣传,帮助学生勇敢克服自身潜在心理问题,增强自信心,从而助力中职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提高教师素质水平,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效性

随着我国教育不断改革与素质教育大力推行,中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的重要职责,是促進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教育领域逐渐提升对中职院校教育重视程度,尤其是针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虽然部分中职院校落实团体心理辅导实践运用,但由于院校内部教师素质水平较低,无法将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真正作用发挥出来,不仅影响了团体辅导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而且阻碍了中职生身心健康发展[3]。基于此,进一步提高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水平,增强整个教师队伍职业素养,便于团体心理辅导目标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精准落实,提升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教师也要注重个人在教学中引导作用的发挥,加强对团体心理辅导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学习,掌握中职生此阶段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更加符合中职生发展特点的心理辅导方式,既能有效提升心理教育工作效率,又能将中职生潜在的心理问题切实解决。

此外,中职院校领导也要对班主任选用给予高度重视,一方面选择具有高素质水平的班主任全权负责中职生心理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工作目标,为学生在校学习及生活提供基础保障;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应重点加强教育实践,确保教学工作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团体辅导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三、结语

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运用与实践团体辅导,以促进中职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核心,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职业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消除影响学生成长的各种不健康心理,增强自信心,发现个人长处与优势,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及实际需求满足。

参考文献:

[1]李哲.团体心理辅导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42):194-195.

[2]姜慧敏.团体辅导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5(1):56-59.

[3]林宏宇.刍议团体辅导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32(11):33-34.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团体辅导心理健康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