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用生活化教学法 提升作文教学效率

2021-11-20杨敏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1年7期
关键词:生活化创设情境

杨敏

作文是学生将眼睛观察到的、头脑中想象的内容用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过程。小学作文更是因为参与者年龄小,理解力与素材储备不足等原因成为教学中的难题。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背景之下,教师在小学教学中更应当注重方法,积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使文章内容更有情趣与深度。

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多积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作文是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因此,生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渠道。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中的小细节以及种种现象等,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大多数学生都是“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从家里到学校,再从学校到家里,生活范围比较狭窄,再加上每天有较多的作业,因此没有更多的时间观察生活中的情景与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春天的小草是什么时候从土里钻出来的?夏天树上的各种小虫子都有什么特点呢?秋天为什么有的树叶不变黄、不飘落呢?冬天的雪花都有六瓣吗?由静态到动态,由个体到群体,都是学生可以观察的对象。再观察周围的人:父母兄弟姐妹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工作学习情况;老师同学的言谈举止、每天发生在身边大大小小的事情,也都是学生可以观察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做有心之人,在对“小事”的观察中,慢慢学会领悟到一些东西,从而逐步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也为写作储备素材。

例如,为了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我的观察日记”为主题开展写作活动。在学生写作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通过问题的预设让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讨论探究观察的方法,并将方法写在纸上。然后将学生提出的观察方法展示出来,并选出几种观察方法详细地讲解,如观察水果类的物品,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全面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说说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最后观察什么,并说说每步观察的结果,让学生用各种感官去认识事物、感知事物,引导学生通过吃、闻对物体产生一定的认知。再例如观察植物,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干、茎、叶等各部分的特点,用眼睛仔细观察植物的果实、花朵等,对这个植物的各部分形状、颜色进行全面地了解,还可以通过闻一闻了解植物的气味。观察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我的观察日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饲养小动物、种植一株小植物,安排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写下自己饲养、种植的过程,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投入更多情感的同时,不仅提高了观察能力,还慢慢地觉得写作变得容易起来。

二、创设生活化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仅仅需要学生多积累生活化的写作素材,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写作情境,将写作内容与生活接轨。写作教学需要创设情境,选取贴合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以《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教学为例。《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象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憎恨。为了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让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抒发自己的情感,写一篇读后感。作文交上来之后,发现学生的思想情感只停留在表面,对于文章更深层次的含义并没有过多的认知。经过思考,我为学生创设了写作情境:“假如圆明园正在被侵略者肆意践踏,面对敌人的侵略,你会怎么做?”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紧接着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结合情境想象此情此景中的台词,与文章中的人物产生心灵上的碰撞,迅速调动自己的情绪,切实感受到强盗的丑陋行径,真正了解当时中国人的懦弱无能。这样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读后感内容也随之丰富和深刻起来。

在以”拔河比赛”为主题写作时,教师可以事先搜集或者将学生拔河时的场面用手机拍摄下来,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可以直接将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观看到真实的画面后,兴奋之余迅速调动了情绪,快速融入到当时的情境中,体会到比赛时的紧张与激烈。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拔河时所有学生的面部表情及呐喊、动作等,让学生大胆想象当时同学们的内心活动,用比赛解说的形式表达出来。最后,再让学生带着现有的情绪和自己想象的内容写作。教师运用多媒体,将情境真实地展现给学生,不仅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也让他们的写作内容变得丰富,描写更加生动。

三、作文评价方式生活化

教学评价同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只靠不断地写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适当的评价指导,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地修正。一篇文章完成后,无论是标点符号,还是字词句的运用都需要贴合文章中心内容,文章的各部分也要很好地衔接,这样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通过这三方面的共同评价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首先是学生自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评时要让学生查看文章中是否有标点符号用错的情况,上下文的衔接是否恰当,字词句的运用是否完整等。在学生互评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别人文章中写得好的地方勾画下来并写出具体原因,以便在之后的互动交流时有理有据。而在教师评价时,教师要善于运用积极向上的措辞鼓励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信心,使學生产生主动写作的兴趣。对于不足之处,要耐心地和学生一起分析,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让每次作文都有收获和提高。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为基础开展写作教学活动。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创设生活化的写作情境,运用生活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生活化创设情境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