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融合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创建的有效路径
2021-11-20陈丽云
陈丽云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创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发展的新的指向标,同时,实现高效课堂的创建也是每个教师的追求和心愿。如今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形势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融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是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融合对高效课堂构建的优势,并研究和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现阶段,国家对国民文化素养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也正是这些新要求的提出,更凸显了初中语文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更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注重打造高效的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中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尤其是当下,随着科技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然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也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主流趋势,只有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利用,才能有效提升初中生的文化素养。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优势
(一)有利于实现语文学习环境的优化
信息技术融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不仅为初中生的语文教学创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提供了新的便利,而且还能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探究能力。如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之中,而是朝着更具深度与广度的方向扩展,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和需求来针对性地选择内容进行学习,这对学习效率、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实现了语文学习环境的优化。例如,在《回忆鲁迅先生》中,在信息技术的融合之下,既可利用信息技术搜索与鲁迅有关的内容,还可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不仅实现了课堂内容的补充,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二)有利于实现教学风格的转变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具有趣味性的课件,突出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可以缓解以往沉闷、枯燥的学习氛围;对于课堂上较为活跃的班级氛围,则可设计较为严肃的语文课件,还可以适当地增添一些影音效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借助信息技术融合所形成的个性化教学风格,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及课堂的教学效率,更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有利于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难免会遇到一些抽象性的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中也必然会遇到一定的阻碍,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搜集相关的视频、动态图片,来重点讲解抽象的语文内容,从而实现重点难点的突破。例如,在《济南的冬天》教学中,其中对济南的描写这段话:“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这样的情景,学生是无法将其进行完整想像出来的,这时候利用信息技术来搜集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就可以让学生对济南冬季的美景有深刻的认识,而且学生也能更好地认识和体验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情感,学生的情感也能得到丰富。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目前是信息发展的新时代,但是从初中语文教学的情况来看,多数教师还未真正认识到新时代下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一直在使用过去传统的授课方式,持续性地进行语文知识的输出,完全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之上的主体地位,只是按照预先设计的教案和教学进度进行教学,根本没有重视学生是否了解或者听懂,而且也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的教学氛围,这样的情况也不利于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
(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过程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我国最重要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路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往往存在很明显的表面性,并未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内涵有所认识,也就无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思考。比如,学习古诗词,多数学生只能了解到诗词的表面含义,并未了解到其背后的历史背景,也就无法与其中的情感产生认同,这样的学习缺乏一定的深度,就难以了解到作者所隐藏的深意。
(三)学生的阅读量和视角不丰富
当前,大多数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还是局限在教材上,课外阅读还未能有效形成。由于教材上的内容有限,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甚至也无法为写作积累更多的有用的素材,这样也并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
(一)融合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思维大多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对于教材中的抽象模糊的知识就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而信息技术能够集视觉、听觉等于一体,可以让原本抽象晦涩难懂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的状态进行展示,这样便可以满足学生的思维发展需求,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和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联系具体的教學内容来创设个性化的教学情境,来刺激和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教师可融合信息技术为学生打造一个生动的学习情境,展示苏州园林的录像、图片或者视频,同时还可以搜集一些具有江南特色的民族音乐,让学生有置入其中的感觉,从而以更直观的方式来学习课文内容,更好地去掌握课文的精髓,在有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融合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
部分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直根据教材内容来进行授课,不过教材上的知识拓展存在延时性,一些新的知识很难及时在教材中显现,学生也就只能局限于学习课本上落后的知识,无法接触到更多新的知识点,课堂内容也难免会乏味,不仅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会阻碍高效课堂的构建。而融合信息技术,则可为课堂教学带来丰富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壶口瀑布》这一内容时,除了讲解文中的内容和知识点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视频,此外还可为学生介绍我国其它的瀑布,如黄果树瀑布、四川九寨沟树正瀑布、云南罗平九龙瀑布群等,让学生了解黄果树瀑布作为我国最大的瀑布在世界上的名气。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也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高效课堂也得以有效的构建。
(三)融合信息技术开展主题探究,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信息技术给教育事业的高效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开辟了教育教学的新路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创建语文学习论坛,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便利。围绕某个专题,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将个人的看法上传到论坛上,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兴趣,而且也能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就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皇帝的新装》的视频,来帮助学生对文章有深刻认识,从而逐渐将学生的学习思路引导到价值观的树立上,并围绕价值观树立为主要专题。让学生分别围绕这一主题来进行思考,并将自己的看法上传到论坛上,并逐渐在论坛上形成小组讨论的形式。经过交流、讨论来研究和探讨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借此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让学生的探究精神得到有效的培养。
(四)融合信息技术构建网络作文模式,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众所周知,网络技术之下的内容十分丰富、多样,能够为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全新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而作文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只有不断地提升作文教学水平,才能真正地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应用和落实网络作文教学模式,即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网络作文平台,例如,组建班级网站,并设立专业的作文板块,并将作文版块进行细分,根据学生的作文情况及需求科学设置作文版块,为学生写作潜能的激发提供新的发展空间,鼓励学生将作文版块作为情感抒发的平台,为学生写作才华的展示提供新的平台;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将作文版块中的优秀文章,拿到课堂上为学生进行解析,来帮助学生学习优秀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从而提升班级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促进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提升,从而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五)融合信息技术拓展课外阅读面,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的阅读量有了更明确要求,但教材中仅有的内容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所以教师就需要充分的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重点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拓展阅读面,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积累更多的知识。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建博客,并将新课标中明确要求阅读的内容,整理到博客中,并对这些内容进行分类,为学生的课下阅读提供便利,同时还可以设计阅读论坛,让学生将阅读后的感受进行分享,借助博客和论坛,来拓展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作为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充分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切实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翠岚.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J].读写算,2020,1178(31):12-13.
[2]李秋雁.利用信息技術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新作文:教研,2020(5):1.
[3]朱玲.试论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2):92.
[4]齐冰涛.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34):79.
[5]孙晓岚.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新课程(中学版),2019(6):112.
[6]熊洁,张明芹.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0):56.
责任编辑 汤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