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初中语文课堂有机融合的途径和方式
2021-11-20林转
林转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座巨大的精神宝库。语文是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语文的教育如果脱离了传统文化的教育,那么就会失去语文教育的灵魂。针对部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不够重视,甚至出现“崇洋媚外”的现象,急需我们要改变教育方式,要把“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融进语文教学当中,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本文就此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初中语文课堂有机融合的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有机融合;途径和方式
大家对“中华传统文化”概念的理解,可能只局限于表面肤浅的理解,认为只是中国民间的一些习俗而已。其实,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蕴含着爱国情怀,人生价值观,社会审美观,国家文化自信力。从语言角度理解,它就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体。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非常注重对人的品格的培养,融合了“治国齐家修身平天下”的教育思想。语文教育重在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中华传统文化要回归语文课堂,是时代的必然趋势。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了很多中华传统文化的题材,这要求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涵,领会教材要点,想方设法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兴趣,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初中语文课堂有机融合,引导学生体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修齐治平等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和人文精神,努力践行中华传统文化美德,从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横向发展和纵向延伸,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格魅力。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文言文都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这是新课标特别强调要重视的教学内容,也一直是中考重点考查的考点。优秀的古诗文和文言文蕴含的思想价值观对学生有极大的启发作用,可以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优秀的传统美德。
诵读古诗词和鉴赏古诗词是弘扬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新课标指出,通过诵读古诗词可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是说要学习诗一样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这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高低的重要标志。通过诵读古诗词,可以认识李白、白居易、辛弃疾、杜甫、苏轼等这些伟大的先贤,如,通过诵读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可以了解历史的变迁,百姓的苦难;诵读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诗句,可以感受诗人攀登人生高峰的豪情壮志,从而鼓舞学生树立伟大的人生目标,勇敢攀登。为了更好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可以定时举行古诗词朗诵和默写比赛,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和积累古诗词的积极性。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精华,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一个重要内容,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的一个领域,学生厌学,“谈文色变”。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其中深刻的传统文化思想内容,使之变得有趣味性,不再枯燥无味。例如,在教初中语文《陋室铭》这篇古文中,让学生学习作者刘禹锡那种不慕荣利、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引导学生理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中的“德馨”,让学生明白品德高尚的重要性。它与环境没有关系,学习古人的高雅,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寶,主要记载孔子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内容,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称。这说明《论语》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不可估量。在教学《论语》十二则时,教师可让学生从这篇文章当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方法,文中的每一句话都让人受益匪浅。例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泻千里的川水,显示了宇宙间万物永不停止的运动规律,这就启发学生在学习上要不断进取,学无止境。“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饶有韵味,也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要学习松柏在严寒中顽强不屈的精神,当面对人生中的困境时乐观而不失操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这些文言文的文化思想精髓,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审美观。
二、利用名著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四大名著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它们能够一直历久不衰,是因为它们都是蕴藏着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文化精髓。例如,《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其中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间大量的神话故事,体现了儒家积极奋斗的大无畏精神,师徒四人的取经故事体现一种团队精神,勇于面对困难,对真善美的东西勇于向往与追求。在教读这一部名著的时候,可以展开名著导读活动,通过小组串讲小故事,小组合作再现故事情境的表演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故事情节,以此来学习名著中人物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提高个人文化素养。
三、利用传统节日创设多元化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课堂上的语文活动是有局限性的,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延伸到课外活动当中。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有关传统文化单元主题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传统文化知识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如,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名著阅读分享会等活动。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中秋节开展以“中秋佳节话团圆”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灯谜、手抄报、写祝福许愿卡等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让学生知道中秋的来历,倡议每一位学生如何在这个美好的节日做到“三圆”:家圆——做一件让父母开心的事情;人圆——发一条祝福语给远方的亲人;国圆——祝福祖国早日统一,繁荣昌盛。让学生走进民间的中秋,通过组织学生分小组收集有关中秋的来历、习俗、美食等知识和图片,让学生感受中秋团圆的美好之情,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端午节也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的习俗。为了让学生了解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学校可以开展品端节、作诗歌、话屈原、赛龙舟,包粽子等活动。学生通过此活动不但感受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情怀,体验民间赛龙舟包粽子的快乐,还增强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这种新颖的语文课外活动与传统文化结合,古与今的结合,给端午节注入一股新的活力,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更能推动传统文化的繁荣昌盛。通过亲身体验多种的课外活动,使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显著的教育效果。
四、利用互联网开展有效的传统文化教学活动
当今是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利用互联网教学更加便利,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更加轻松地利用这个载体来开展活动,改变教师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深切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加容易理解语文教学内容。例如,在教授《桃花源记》时,可以利用互联网播放有关桃花源的美景图片和视频,再配上悠扬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陶渊明笔下所描绘的美景,恍惚置身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佳境,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一来,在正式学习课文内容时,学生对作者所描绘的桃花源印象就更深刻了,容易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拉近学生与作者时空的距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所以,互联网的有效利用,使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和发展,一定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来进行语文教学活动,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语文课堂中,让学生在感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为了更好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活动,作为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自身鉴赏传统文化的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鉴赏,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的契合,实现“立德树人”的语文教育理念。而学生在实践中也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可以主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陈晨.论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成才之路,2019(3):30.
[2]边艳玲.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126-127.
[3]田存库.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学周刊,2017(32).
责任编辑 罗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