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蛋白酶原Ⅰ、Ⅱ联合免疫功能检验对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检验分析

2021-11-20张野李莉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1年5期
关键词:消化性奥美拉唑组间

张野 李莉

(沈阳市大东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辽宁沈阳 110041)

1 前言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主要发生在胃的内层、食道内部及小肠上部[1]。临床阶段,奥美拉唑是较为常见的治疗药物。针对不同剂量对胃蛋白酶原与免疫功能的作用,本文抽取我院95例符合该症状的患者进行试验,以期能为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治疗提供参考。

2 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资料

本文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95例,按照给予不同剂量的奥美拉唑为前提随机分为大奥组与小奥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组间治疗前病例资料、病例类型与病例严重程度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

2.2 治疗方法

大奥组:治疗期间患者服用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国药准字:H20046379,生产批号:C14200015823,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规格:40 mg×7 s。每日1片,需要与纯净水一起整片吞服,不建议咀嚼或者咬碎。疗程为1盒,所需时间为7 d。

小奥组:治疗期间患者服用同公司生产的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国药准字:H20046379,生产批号:C14200003393,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0 mg×7 s。每日1片,与大奥组患者同样标准,需要整片吞服,治疗时间为7 d。

2.3 检测方法及观察指标

2.3.1 胃蛋白酶原I、II检测

采集患者治疗前直至治疗结束的空腹静脉血样,提取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PG I、PG II、及PGI/PGII指标。

2.3.2 免疫功能检测

T淋巴细胞作用于加强免疫应答,调节免疫功能,及保持细胞的免疫记忆。主要包括总T细胞:CD3;T辅助细胞:CD4;T细胞毒性细胞:CD8;CD4/CD8比值增高代表免疫系统的排斥反应,即出现免疫性疾病。

2.3.3 胃部相关恢复情况

记录患者治疗前直至治疗结束后的出血频率、空腹胃液pH值、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

2.3.4 组间统计不良反应

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症状,统计其总体发生率。

2.4 统计学处理

应用CHISS软件分析不同剂量的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出血对患者的胃蛋白酶原Ⅰ、Ⅱ和免疫功能检验的相关影响。治疗后3个时间点的数据,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表达式为(±s),χ2检验,计数资料表达用(%)。P<0.05,为差异显著。

3 结果

3.1 胃蛋白酶原I、II检测

如表1所示,大奥组与小奥组患者治疗前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个时间点检测PGI、PGII、及PGR的数值,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胃蛋白酶原I、II检测(±s)

表1 胃蛋白酶原I、II检测(±s)

注:大奥组与小奥组:pa<0.05;治疗后与治疗前:pb<0.05。

?

3.2 免疫功能检测

如表2所示,大奥组与小奥组经过为期7 d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P<0.05。其中大奥组患者在治疗后3个时间点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小奥组(P<0.05)。

表2 免疫功能检测(±s)

表2 免疫功能检测(±s)

注:大奥组与小奥组:pa<0.05;治疗后与治疗前:pb<0.05。

?

3.3胃部相关恢复情况

如表3所示,大奥组患者治疗后出血频率大幅度降低,胃液pH值提升,包括止血时间、住院之间与小奥组相比,均有明显优势,P<0.05。

表3 胃部相关恢复情况(±s)

表3 胃部相关恢复情况(±s)

?

3.4 组间统计不良反应

如表4所示,统计大奥组与小奥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大奥组共计8例(16.33%),小奥组共计7例(15.21%),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

4 讨论

本次研究中,采用规格为40mg奥美拉唑的大奥组49例患者治疗后PG I(128.65±22.73)μg/L,PG II(14.19±2.37)μg/L,PGR(3.94±0.27);采用规格为20 mg奥美拉唑的小奥组46例患者治疗后PG I(215.83±25.47)μg/L,PG II(21.67±3.95)μg/L,PGR(2.68±0.35)。对比发现,大剂量服用奥美拉唑对PG I与PG II的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小剂量服用奥美拉唑。且疗程结束后,大奥组出血频率为(2.27±1.03)次/24 h,空腹胃液pH值(1.45±0.16),止血时间(32.84±4.22)h,住院时间(4.53±0.36)d;小奥组出血频率为(4.26±1.35)次/24 h,空腹胃液pH值(0.89±0.14),止血时间(52.88±7.19)h,住院时间(9.27±0.82)d。进一步证实了控制PG I与PG II的异常分泌,提升胃液pH值的止血作用,及大剂量服用奥美拉唑对消化性胃溃疡伴出血的临床疗效。

除止血外,治疗消化性胃溃疡伴出血还需要加强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自限性疾病主要指的是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功能,可以清除病毒感染,逐渐恢复机体功能,并且不会造成慢性损伤。据不完全统计,超过80%的消化性溃疡伴出血均呈现自限性[2-3],需要上消化道黏膜防御因子抵抗细菌,消除炎症,最后再依靠身体的免疫系统与应激能力经过一段时间修复再生其溃疡部分[4],达到彻底康复的目的。

T淋巴细胞作用于加强免疫应答,调节免疫功能,及保持细胞的免疫记忆。虽然奥美拉唑药理上并没有与免疫系统明确相关性,但是我院的临床研究中,大奥组治疗后CD3(1382.36±285.35)×106/L,CD4(965.19±261.77)×106/L,CD8(422.94±175.27)×106/L,CD4/CD8(422.66±107.52);小奥组治疗后CD3(1059.28±359.45)×106/L,CD4(691.67±359.28)×106/L,CD8(369.81±213.02)×106/L,CD4/CD8(365.85±148.82)。95例患者免疫系统各项指标均与治疗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大奥组患者更具备显著优势。因为服用奥美拉唑时会有几率发生心悸贫血等不良反应[5],故本文针对此类临床症状进行统计,49例大奥组患者出现头痛的1例,心悸3例,未发现恶心症状,失眠2例,以及贫血3例,共计发生率16.33%;46例小奥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头痛症状,心悸2例,恶心1例,失眠2例,以及贫血2例,共计发生率15.21%。组间对比未发现明显差异,由此可见,奥美拉唑剂量加减对患者病情有显著影响,且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关。

综上所述,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出血临床作用显著,相对明显减少止血时间与频率,增加胃液pH值,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辅助自身的修复再生功能对溃疡症状的自愈力。并且安全可靠,临床可耐受,针对良性溃疡及出血量较少的患者,推荐服用大剂量治疗方式。

猜你喜欢

消化性奥美拉唑组间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35例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分析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
Numerical Solution of Fractional Fredholm-Volterra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 by Means of Generalized Hat Functions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