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旋振治疗仪在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评价
2021-11-20董炳君唐瑭王庆一
董炳君,唐瑭,王庆一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海医院,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珠海 519020)
薄型子宫内膜(thin endometrium)是指排卵期卵泡最大直径≥18 mm时子宫内膜厚度<7 mm[1]。子宫内膜厚度能够反映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临床已证实子宫内膜厚度与妊娠率呈正相关性[2-3]。雌激素是临床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最为广泛应用的药物,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4-5]。永磁旋振治疗仪是一种物理治疗设备,具有安全、无创、无痛等特点,通过借助磁场变化,产生低频声波、机械波等声波,提高生殖系统的局部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临床多用于输卵管炎症、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疾病[6]。既往临床上有应用物理治疗仪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疾病的报道[7]。基于此,本研究拟考察永磁旋振治疗仪在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11月我院诊治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学》[1]中薄型子宫内膜的诊断标准,即排卵期卵泡最大直径≥18 mm时子宫内膜厚度<7 mm;育龄期女性患者;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生殖系统肿瘤患者;子宫内膜结核、宫腔粘连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早衰、先天性生殖器官畸形患者;造血系统、肝肾疾病患者;近3个月内服用过激素类药物;精神及认知障碍患者。
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二、治疗方法
1.对照组:给予患者戊酸雌二醇片。于月经周期第5天服用戊酸雌二醇片(补佳乐,1 mg/片,拜耳医药,法国),2 mg/次,1次/d,服用21 d,然后停药1周,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
2.研究组:给予患者戊酸雌二醇片联合永磁旋振治疗仪治疗。永磁旋振治疗仪治疗从月经第5天开始,患者取仰卧位,应用永磁旋振治疗仪(RHY-ZX-IIIB型,郑州仁惠医疗设备)进行治疗。首先将振动治疗头隔薄衣物置于下腹部,20 min/次,2次/d;然后将旋转治疗头置于阴道内部,20 min/次,1次/d;连续治疗21 d,停止1周,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戊酸雌二醇片治疗过程同对照组。
治疗结束后指导患者排卵期同房,建议频率为隔天1次。
三、观察指标及妊娠结局随访
1.子宫内膜厚度测量: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月经周期第8天),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美国)于子宫纵切面测定子宫内膜厚度。
2.激素水平检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月经周期第8天)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试剂盒购于武汉云克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3.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检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Voluson-E8型,GE,美国)于月经周期第8天经阴道超声测定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RI)和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检测3次,取平均值。
4.不良反应及妊娠结局随访:不良反应包括脂类代谢异常、乳腺增生、失眠恶心,其中乳腺增生表示为经前期乳房胀痛、感觉疼痛;脂类代谢异常是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37 mmol/L和(或)甘油三酯>1.70 mmol/L和(或)胆固醇>5.17 mmol/L。妊娠结局包括临床妊娠、生化妊娠及未妊娠,临床妊娠为排卵后20~25 d阴道超声显示宫腔内妊娠囊[8]。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2月28日。
四、统计学处理
结 果
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年限和月经周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及激素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清FSH、E2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予相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厚,血清FSH水平显著降低,而血清E2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的改善更为显著,子宫内膜厚度、血清E2水平更高,而血清FSH水平更低(P<0.05)(表2)。
表2 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及激素水平比较(-±s)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RI、P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予相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I、PI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的降低更为显著(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s)
四、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
两组患者的生化妊娠率及未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n(%)]
五、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脂类代谢异常、乳腺增生和失眠恶心)发生率为3.33%(2/60),其中失眠恶心1例、乳腺增生1例;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6/60),其中失眠恶心2例、脂类代谢异常1例、乳腺增生3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适宜的子宫内膜厚度是成功妊娠的必要条件,薄型子宫内膜是指低于能够妊娠的阈厚度。子宫内膜过薄会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导致妊娠率降低[9]。目前临床研究发现薄型子宫内膜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年龄及内分泌系统功能;(2)子宫内膜损伤,如宫腔粘连、刮宫术及炎性反应等[10];(3)子宫动脉栓塞及子宫肌瘤等可导致子宫内膜血供不足,继而导致子宫内膜变薄;(4)不良的生活习惯、基础疾病及药物作用等[11]。临床上对于薄型子宫内膜多采用中医治法[12]、辅助生殖技术[13]、仿生物电刺激[14]、神经肌肉电刺激、内分泌及生物反馈治疗[15]等。
机体正常的子宫内膜生长主要包括血管新生、宫腔上皮组织再生及间质结构重建等阶段,其中间质结构重建是雌激素依赖性的,而上皮再生是非雌激素依赖性的[16]。戊酸雌二醇是一种天然短效雌激素,口服后能够完全迅速吸收,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效刺激子宫内膜增生,提高临床妊娠率[17]。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单用戊酸雌二醇或是联合永磁旋振治疗仪,治疗后患者均表现为内膜厚度增加,血清FSH水平降低而E2水平升高,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
永磁旋振治疗是一种物理治疗形式,设备由治疗头部及主机两个部分组成,具有无创、依从性高等特点,还能够避免长期口服汤药的麻烦,临床适用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18-19];其临床治疗原理是能够将低频声波、磁振波、旋转磁场、振荡磁场及机械波完美结合,上述物理振波、磁场交互作用能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可提高总补体水平及机体免疫功能。电磁波可通过刺激子宫血管平滑肌的松弛和收缩,改善子宫肌肉和子宫内膜的血液供应,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子宫微环境,促进子宫内膜生长。
本研究数据显示,相比于对照组(单用戊酸雌二醇),研究组(联合永磁旋振治疗仪)患者治疗后血清E2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提高,血清FSH水平显著降低,提示永磁旋振治疗仪联合戊酸雌二醇能够更有效地改善子宫内膜厚度。良好的子宫内膜血液灌注对于临床妊娠至关重要,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卵巢及子宫血液流动较差,血液灌注呈现“低灌注、高阻力”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子宫内膜的发育,而改善子宫血流灌注可促进子宫内膜有效生长,进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20-21]。永磁旋振治疗仪可加速子宫及卵巢内血液流动,改善血供。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永磁旋振治疗仪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动脉PI和RI均较单用戊酸雌二醇的对照组显著降低,临床妊娠率显著升高(56.67% vs. 38.33%,P<0.05),同时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永磁旋振治疗仪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提高临床妊娠率,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