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1-11-20叶黄建杨文熙刘广文
叶黄建 兰 涛 杨文熙 刘广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闽东医院儿科,福建宁德 355000
喘息性支气管炎为儿科门诊的常见病,部分患儿病情控制不理想可发展为哮喘,严重影响日后正常生活。大多数学者认为[1],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与气道解剖结构、感染、过敏体质等多因素有关,故临床常给予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抗炎、解痉平喘等对症处理,但实际上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越来越多研究报道[2],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密切相关,人类活动逐渐由室外生活方式向室内转变,环境微生物暴露较少,不利于机体免疫系统发育,故有学者提出[3],小儿喘息性疾病发生与菌群失调可能存在联系,特别是肠道菌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08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旨在探究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闽东医院儿科就诊的108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儿科学(第8版)》[4]中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的相关标准;②年龄≤5岁;③治疗依从性良好;④患儿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肺部感染、支气管异物、支气管或肺部发育不良等其他有可能影响肺功能的疾病;②营养不良史、免疫功能缺陷等;③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严重不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常规治疗组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龄12个月至5岁,平均(3.96±0.94)岁;病程1~10 d,平均(5.01±2.47) d;病情严重程度:轻度36例,中度19例。益生菌治疗组53例,男24例,女29例;年龄13个月至5岁,平均(3.58±1.02)岁;病程1~9 d,平均(5.11±2.08) d;病情严重程度:轻度34例,中度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方法对症治疗,包括:若患儿体温≥38.5℃,应用布洛芬混悬液(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59,规格:30 ml/支)口服降温,每隔4~6 h服药1次,2~3岁每次服用3 ml,4~5岁每次服用5 ml;合并细菌感染患儿,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其余对症治疗给予孟鲁司特钠(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53,规格:4 mg/片),睡前口服,<2岁每次2 mg,2~5岁每次4 mg;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111,规格:0.5g∶2.5 mg/袋),每日1次,每次0.5袋;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317,规格:60 ml/瓶),每日2次,每次2.5~15 ml;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阿斯利康,国药准字H20140474,规格:2 ml∶0.5 mg),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阿斯利康,国药准字H20140108,规格:2 ml∶5 mg)雾化治疗。
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益生菌治疗组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即应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惠州市九惠制药,国药准字J20160053,规格:200 mg/片)口服,1~4岁患儿每次0.5片,每日3次;≥5岁患儿每次1片,每日3次。两组均以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疗效判断标准[5]:临床治愈:经治疗后喘息、咳嗽等症状体征基本消退;好转:喘息症状明显减轻,喘息发作频率减少;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好转率。②治疗前后对两组患儿的相关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包括IgA、IgE、CD4+、CD8+、CD4+/CD8+进行检测,记录其指标变化情况。③治疗后3~6个月对患儿家属进行随访,了解其喘息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益生菌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0,P=0.010),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免疫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IgA、IgE、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的IgA、CD4+、CD4+/CD8+指标均高于治疗前,IgE、CD8+指标低于治疗前,且益生菌治疗组的IgA、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IgE、CD8+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免疫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免疫指标比较(±s)
组别 n IgA(g/L) IgE(IU/ml)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益生菌治疗组 53 0.71±0.12 1.15±0.39 7.760 0.000 152.81±30.65 71.57±13.47 16.714 0.000常规治疗组 55 0.73±0.10 0.92±0.26 4.786 0.000 156.66±29.62 95.13±14.15 13.442 0.000 t值 0.801 3.560 0.680 8.856 P值 0.425 0.001 0.498 0.000组别 n CD4+(%) CD8+(%) CD4+/CD8+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益生菌治疗组 53 37.30±3.4045.61±4.4311.8950.00036.98±1.8530.55±1.4318.9810.000 1.01±0.11 1.50±0.15 20.8410.000常规治疗组 55 37.81±3.3542.27±3.70 7.195 0.00036.65±2.1833.70±1.59 8.697 0.000 1.04±0.12 1.26±0.13 9.961 0.000 t值 0.793 4.263 0.832 10.781 1.133 8.696 P值 0.429 0.000 0.407 0.000 0.260 0.000
2.3 两组喘息复发率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后随访3~6个月(无失访病例),益生菌治疗组有3例患儿出现喘息发作,而常规治疗组有13例,益生菌治疗组喘息复发率5.66%,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23.64%(χ2=6.847,P=0.009)。
3 讨论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的疾病,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喘息性支气管炎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喘息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儿病情控制不佳可进展为支气管哮喘,而且我国在该病中的整体控制水平并不理想,故喘息性支气管炎的防治仍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近年随着肠道菌群紊乱与过敏性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越来越多,临床学者尝试应用微生态制剂防治过敏性疾病[7-8]。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决定着免疫功能的变化,肠内存有的免疫细胞约占人体总量的60%~70%,而且肠内的免疫细胞还能够与泌尿系统、呼吸系统黏膜下组织的免疫细胞结合形成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9],在过敏性疾病和哮喘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益生菌主要是指对人和动植物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其主要定植于肠道,通过对肠道微生态系统进行调控以调节全身免疫系统,进而对相关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产生良好的疗效[10]。而有益生菌生产的产品临床将其俗称为微生态制剂,本研究对益生菌治疗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结果显示,益生菌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23%,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80.00%,提示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所用的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为我院儿科中常用的一种微生态制剂,其由含酪酸梭菌、肠球菌、糖化菌三组活菌共生,在人体内增殖,有效避免有害菌生长,进而调节肠道菌群正常,利于提高疾病治疗效果[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益生菌治疗组的IgA、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IgE、CD8+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提示应用微生态制剂能够改善喘息支气管炎患儿的免疫状况。微生态制剂的治疗机制是通过调节机体新陈代谢,提高食物热量产出,以维持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免疫功能正常,进而改善全身系统免疫功能,调节机体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有效预防喘息性支气管炎发生或复发[13]。与此同时,微生态制剂还能够产生抗菌肽、细菌素、短链脂肪酸等阻止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达到良好的喘息性疾病防治效果[14]。本研究中,益生菌治疗组患儿喘息复发率5.66%,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23.64%,与王彬等[15]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利于减少喘息复发。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随访时间较短,未来尚需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