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微生物耐药性与抗菌药应用情况的临床研究及处方的合理性评价
2021-11-20梁群娣刘燕好黄远标张育超张翠平李文斌
梁群娣 刘燕好 黄远标 张育超 张翠平 李文斌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广东惠州 516000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临床呼吸系统疾病中较常见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其患病地点在院外,主要患病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若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身心健康会受到严重影响[1]。为保证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能够及时接受治疗,本研究对CAP患儿体内病原微生物耐药性与抗菌药应用情况及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总结疾病进展状况,以期借助诊疗经验给予患儿更加有效的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本院)接收的CAP患儿150例,回顾分析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02例,女48例,年龄2~12岁,平均(4.56±0.45)岁,发病原因:101例受凉且上呼吸道感染、49例无明显诱因。冬、春两季发病的患者占大多数,其他季节发病的患者占少数。纳入标准:①符合2019年《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中的诊断标准[2];②年龄1~14岁;③患者就诊前3个月内未住院治疗;④首次确诊,且确诊前未进行其他治疗;⑤无先天性疾病史;⑥无免疫抑制疾病史;⑦无慢性呼吸道疾病史;⑧患者监护人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①重症肺炎患者;②合并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③合并心脑血管疾病;④呼吸系统先天性畸形患儿;⑤合并支气管哮喘;⑥合并肝肾功能不全;⑦对本研究涉及药物成分过敏;⑧精神障碍性疾病,无法配合完成研究。
1.2 方法
1.2.1 胸部X线检查 基础检查使用胸部X线,了解患儿肺部情况。
1.2.2 实验室检查 入院后患儿均接受血常规检查,并经过痰细菌培养鉴定细菌菌种,再对各菌种进行药敏试验。患儿入院当天及用药之前使用一次性无菌痰液收集器采集痰液,导管经鼻腔插入,深度到咽部以下,负压抽取法收集深部呼吸道分泌物1~2 ml。合格标准:每低倍镜下涂片观察结果鳞状上皮细胞<10 个,多核白细胞>25 个,或鳞状上皮细胞与多核白细胞比例为1∶2.5。
1.3 治疗方法
首先给予患儿抗感染治疗,抗感染药物包括:第二代孢菌素类(头孢呋辛为主,通用名:注射用头孢呋辛钠,nEsseti Farmaceutici S.r.l,国药准字 H20080467,规格:75 mg/支,用量:30~100 mg/kg,具体用量视病情而定)、第三代孢菌素类(头孢曲松钠为主,通用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83037,规格:0.5 g/支,用量:20~80 mg/kg,具体用量视病情而定)、新大环内酯类(主要为阿奇霉素,通用名:注射用阿奇霉素,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厂,国药准字 H2000019,规格:0.125 g/瓶,用量:500 mg/d),在具体结果出来前,据患者状况进行单一或多种药物治疗,结果出来后再根据结果给予针对性治疗[4]。
1.4 观察指标
①胸部X线检查结果及首发临床症状表现;②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痰细菌培养结果、细菌药敏结果;③临床疗效比较。痊愈:患儿临床症状(包括肺部啰音、呼吸加快、咳嗽、咳痰、发热等)完全消失;好转:患儿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无效:患儿临床症状尚未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5]。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胸部X线检查结果及首发临床症状表现
150例患儿胸部X线检查结果包括支气管肺炎、大片状阴影、肺不张,以支气管肺炎为主。不同患者的首发临床症状均有所不同,包括咳嗽、咯痰、胸闷气短、发热、胸痛、腹痛、意识障碍,以咳嗽、咯痰为主。见表1。
表1 胸部X线检查结果及首发临床症状表现
2.2 实验室检查结果
2.2.1 血常规结果 66例患儿白细胞总数>10×109/L(44.04%),100例患儿中性粒细胞占比>75%(66.67%)。
2.2.2 痰细菌培养结果 痰细菌培养发现,58.00%检出病原体,41.38%为革兰阳性菌,55.17%为革兰阴性菌,混合感染3例。
2.2.3 药敏结果 药敏试验显示,大约80.00%患者对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噻肟以及阿奇霉素等药物敏感,而对青霉素、磺胺类、红霉素等药物耐药。见表2。
表2 四种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率
2.3 临床疗效
150例患儿中,治愈、好转、治疗无效患者分别有50例、90例、10例,分别占比33.33%、60.00%、6.67%,总疗效为93.33%,提示患者在临床中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3 讨论
儿童年龄小,机体各方面尚未发育完全,气管和支气管弹力组织尚未发育成熟,导致管腔相对狭窄。此外,患儿黏液腺分泌不足、纤毛运动差,致使微生物的排出功能差,感染风险比较高。儿童肺炎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且主要是细菌性肺炎,故而研究肺炎致病菌分布特征、分析各菌种的耐药性对临床儿童肺炎的治疗十分重要。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在院外发生且无抗生素应用史的肺炎,治疗期间广泛应用广谱抗生素,致使肺炎患儿耐药性越来越大,对其预后效果存在一定影响[6]。因此临床中上述情况开展治疗[7-8]。
CAP发病率较高,呼吸道结构改变、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都是致使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且患儿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9-10]。在本研究中,患者胸部X线表现以支气管肺炎为主。在首发症状方面,以咳嗽、咯痰为主,伴有胸闷气短、发热、胸痛、腹痛和意识障碍。邵艳等[11-12]对不同年龄儿童CAP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发现,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喘息气促为主,伴有胸痛、腹痛和腹泻等,与本研究结果类似。免疫系统的不完全发育,在出现感染时表现为比较强烈的炎症反应和气道高反应性,出现如发热、喘息、咳嗽咳痰甚至呼吸困难等。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总数>10×109/L者占比44.04%,中性粒细胞占比在75%以上者为66.67%。白细胞的升高以及中性粒细胞的升高通常意味着细菌感染,提示CAP多以细菌感染为主[13]。
痰细菌培养结果中,58.00%的患者检出病原体,其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分别占比41.38%、55.17%,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其次是革兰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廖翠乐等[14-15]研究也发现儿童CAP病原体检出率较高,且主要病原体为革兰阴性菌。分析原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抵抗力逐渐增强,部分病毒感染患儿在门诊或社区已经治愈,需要住院患儿病情相对复杂,细菌感染的患儿增多。药敏试验显示,肺炎病原菌对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但仍有敏感的抗生素可供选择,与朱青芳等[16-18]的研究结果类似。儿童与成人在CAP感染病原菌种类方面存在不同,病原菌耐药性不容乐观,根据病原菌耐药情况给予经验性抗菌药治疗对于改善CAP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本研究所选患儿,及时给予经验性抗感染,以及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治疗后,大部分得到好转和治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说明患儿可以得到有效的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儿童CAP胸部X线表现以支气管肺炎为主,首发症状方面以咳嗽、咯痰为主,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升高,病原菌最主要的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该疾病的主要病因为多重病原体感染,但采取针对性干预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