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常见结构模式例说
2021-11-20王淦生
王淦生
相对于记叙文而言,议论文的结构大多“程式化”,虽然我们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可以在细节的处理上更个性化、更有创意、更有艺术范儿,但从宏观角度看,其基本套路和模式不外乎就那简单的几种。议论文最常见的几种模式是: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下面我就结合近年高考考场中出现的优秀作文,谈谈议论文几种常见结构模式的运用。
一、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是议论文最常见的结构模式,也是最易掌握的一种结构,所以往往也是初学写作者运用最多的一种格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开头提出论点,然后分几个层次(大多分三个层次)分析论证。本论部分的几个层次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没有先后主次之分。譬如吴晗先生的《谈骨气》一文便采用了并列式结构。文章开头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而后以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句话阐释“骨气”的内涵,进而分别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个方面证明古往今来中国人身上具有的浩然正气。由于文章的论点与论证部分之间是一种总分关系,所以也有人称这种结构为“总分式”结构。在中学生作文中,运用这种结构模式的作文占有很大比例。
下面是2020年安徽一考生的满分作文《勤自手边起,劳动兴家园》的片段:
或许有人说,身处如今这样高度智能化的服务型社会,何需劳动?我想说,纵然人工智能或者服务人员已遍地皆是,然“民生在勤”,热爱劳动作为民族传统,在当今社会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于己,劳动为修身之道。身体力行方知脚踏实地,勤恳务实才得心安;汗水挥洒与咬牙坚持中,才能磨砺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坚韧意志。唯有亲身体验劳动之不易,方可领悟“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之深意。“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投身于劳动中,才能淬炼出青年之精神。
于家,劳动为立家之本。坐吃山空、好逸恶劳之例,不必赘述。先哲有云:“成由勤俭败由奢。”在如今的大好时代,只要肯吃苦、愿劳动,自能收获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脱贫致富,奔向小康,哪一个靠的不是辛勤劳动?
于国,劳动为兴邦之基。你们可曾听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二字,终须落到劳动上。如今,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家也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大国工匠”凭的是在劳动中不断探索与提升技能,靠的是数年如一日的不懈坚守与勤恳工作。若无劳动者,哪来港珠澳一桥连三地,创造世界第一的辉煌?若无劳动者,哪来华为公司绝地反击惊艳全球的骄傲?若无劳动者,哪来“一带一路”上共筑复兴梦的欢歌?国家发展需要劳动,尤其需要我们新时代青年的劳动!
劳动需自手边起,或小或大,或简或繁,或体力或脑力。但凡可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添砖加瓦,皆是劳动。今日,我们作为学生,学习知识、完善自我是劳动;明日,我们成为祖国高速运转的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努力工作也是劳动。科研团队日夜攻关是劳动,烈日炎炎下的建筑工人一砖一瓦铸造“中国高度”也是劳动。劳动无贵贱,我们应怀一颗平等的敬畏之心,热爱劳动,尊重劳动。
这篇文章就采用了“并列式”结构。文章开篇提出“热爱劳动作为民族传统,在当今社会依然有其现实意义”的观点,而后从三个方面——“于己,劳动为修身之道”“于家,劳动为立家之本”“于国,劳动为兴邦之基”分别论述,最后总结全文。这篇文章也可以看作是“总—分—总”结构,“并列式结构”是指文章本论部分的结构。
二、递进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是指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发展规律以及逻辑关系,由一层递进一层地安排组织材料,层次之间是深化递进的结构方式。其特点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断深化,富有逻辑力量,适应读者接受习惯。具体方式有三种:一是从现象到本质的渐次深化,二是从因到果的逐层递进,三是从一般到特殊或从部分到整体等发展规律及关系渐进推演。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是从现象到本质渐次深化的典范结构。文章论证中心论点时,内容分为两个层次:先列举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从现象上说明什么是自由主义;再分析自由主义的危害及产生根源,从本质上说明反对自由主义的必要性,两个层次层层推进,凸显主题。
下面是2019年江苏卷满分作文《高原上没有臣服的山头》的部分语段:
先说鲁迅和胡适。鲁迅主张对现实社会进行最激进、最无情、最全面的抨击,而胡适则主张走改良主义的道路,希望能够通过一点一滴的渐进式的改良促进社会进步。如果说鲁迅的主张像一剂苦药、猛药,针对的是这个民族的顽症,那么胡适的主张更像是“健”字号的冲剂,对身体健康的人,能起到调和身心的作用。两种主张各有千秋,习惯于选边站的我们昨天坚定地选择鲁迅而抛弃胡适,今天又企图选择胡适而抛弃鲁迅,我们昨天和今天的立场都失之偏颇。
再说鲁迅和沈从文。鲁迅和沈从文都是中国近代文坛有大成就者:一个举着劈向黑暗的启蒙之剑,一个唱着至善至美的人性之歌。他们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就像玫瑰和紫罗兰散发着不同的芬芳。但是两位文学巨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鲁迅成了现代文学殿堂里唯一的神,而沈从文却被逐出了文学殿堂,以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被人知晓。何以至此?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使然也。
有道是,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每一位文学大师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文学的高原上从来就没有臣服的山头,只有互相致敬的高峰。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一种文明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平等的、多元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单一的。如果在文学殿堂里只立一尊神,强迫其他诸神臣服,那是对文学、文化和文明的肢解与亵渎。
这篇议论文便采用了“递进式”结构。这三段话中,前两段先指出中国当代文化思潮中的“尊鲁抑胡”“尊鲁抑沈”的不良现象,第三段阐述了这些现象的危害、对此应有的态度及文明相融共通的道理。这三段的关系,是由现象到本质,内容逐层加深。“递进式”结构的优势是不拘泥于表象的分析,而是层层深入,分析由浅入深,具有思维的深度。
三、对照式结构
对照式论证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正反两个方面可以是用一种事物或意见来映衬另一种事物或意见,也可以是把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对比。鲁迅的经典名篇《拿来主义》就是运用对照式结构的典范。作者先分析论证了“闭关主义”早已经被证明是行不通的,现在只是“送去”,则必然亡国灭种沦为乞丐;听凭“送来”和“抛给”,则将会大受其害;然后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要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送去’之外,还得‘拿来’。”而且“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同时完成了对为什么要“拿来”的论证,然后又通过“大宅子”这一综合性比喻,阐述了怎样才是正确的“拿来”。文章前后对比,先破后立,破是为了立。这是“先破后立”的结构形式。还有一种对照式结构是“正反对比”,可以先正后反,亦可先反后正,但都是以反衬正,突出正面立论。
2016年上海卷满分作文《莫让评价成“绑架”》就是对照式结构中的对比论证。
看见开豪车的年轻女子,有人评价“傍大款的”;看见朋友圈里晒度假美景照片的,有人评价说“炫富的”;看见公交车上不让座的上班族,有人评价“没有公德心”……多少人在还未看清真相时便妄加评论,多少人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窥探乃至侵犯他人隐私,又有多少人因为众口铄金而百口莫辩,遭受道德“绑架”!
人们心中的偏见乃是这种评价的根源,而互联网的虚拟性则俨然成为了他们的“免死金牌”,让心胸狭隘者、嫌贫仇富者、爱管闲事者、唯恐天下不乱者肆无忌惮,让被评价者饱受困扰与痛苦。三人成虎,人言可畏,被评价者身处舆论的风口浪尖,有时只能无奈妥协,这样的评价不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绑架”了吗?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面对肆意评价带来的种种乱象,我想,也许思齐与内省是比评价更智慧的处理方式。
不负责任地评价他人的生活,乃至肆意传播谣言、编造种种耸人听闻的“内幕”,这些都会给被评价者带来巨大的伤害。
杨绛先生在《丙午丁未年纪事》中回忆了“十年浩劫”中自己生活的改变,出人意料的是,她非但没有指责那些曾经迫害她的红卫兵们,反而说他们是“披着狼皮的羊”,更反思如果是自己会否做出如此疯狂的行动。在散文《老王》中,她没有猜测老王为何瞎了一只眼,也不去评价他的生活,而是捕捉到了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更为自己的“多吃多占”感到愧怍。她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在冷眼观察他人生活之后将判断与评价留在心底。给他人的生活留出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尊重。
没有尊重的评价无异于“绑架”,与其如此,不如回归沉默。沉默不代表漠不关心,也不是袖手旁观的同义词,而是把解释、定义、演绎生活的权利,交回每个人手里。只保留思考与体悟,而后才能思齐与自省。
第一段、第二段先从反面举例,说明当今社会“绑架式”评价盛行,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第三至第五段则借孔子的名言和杨绛的实例从正面阐述对待他人的隐私和缺点应当采取的态度。两相对照,得出了第六段的结论:没有尊重的评价无异于“绑架”,与其如此,不如回归沉默。这种正反对比,让错误愈加明显,让正确观点更易被人接受。
以上三种议论文结构,各有所长,“并列式结构”条理分明,彰显作者思维的宽度;“递进式结构”层层推进,凸显作者思维的深度;“对照式结构”对比鲜明,体现出作者思维的批判性。我们在写作时,应当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的结构形式。当然文无定式,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还会发现许许多多的新鲜的结构模式和各种“变体”,我们可以在阅读中学,在实践中用,天长日久,这些模式完全会成为我们一种“本能式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