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皮巨大外毛根鞘囊肿1例

2021-11-20张艾丽李德彧赵庆平林伟清黄银浩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5期
关键词:毛根鳞状上皮

张艾丽,李德彧,赵庆平,林伟清,黄银浩,方 杰

(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 毕节 55170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8岁,因头皮肿物20年就诊。患者20年前发现头顶处出现一肤色质软的黄豆大小丘疹,无痛痒,未予特殊处理。丘疹渐增大形成隆起性包块,无明显不适。近2年来头部包块迅速增大,感局部胀痛不适,遂就诊本科室。患者否认有类似疾病家族史、外伤史。

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楚,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神经系统体征阴性。皮肤科检查:头顶部头皮有一约6.5cm×5.5cm×2.5cm包块,质地中等偏软,无压痛及波动感,头皮变薄,发稀疏(见图1)。彩超检查:提示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考虑头顶部低回声团块。辅助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均无明显异常。治疗:予手术完整分离囊肿后皮瓣修复创面缝合(见图2)。皮损组织病理示:囊肿位于真皮内,囊壁由上皮细胞组成,基底细胞呈栅栏样排列,棘层细胞淡染,未见颗粒层,囊内容物为均一性嗜酸性物质,部分呈板层状排列,局部可见钙化(见图3)。

图1 患者头皮肿物

图2 患者囊肿切除术中及术后固定前切开

图3 囊肿位于真皮内,囊壁由上皮细胞组成,囊内容物为均一性嗜酸性物质(HE×100)

诊断:头皮巨大外毛根鞘囊肿。目前患者正在随访中。

2 讨论

外毛根鞘囊肿(trichilemmal cyst,TC)又称为毛鞘囊肿、毛发囊肿,临床少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囊肿,生长缓慢,表现为肤色、光滑、可推动的圆形隆起性结节,无明显自觉症状,多见于中老年女性。Tan等[1、4]证实该囊肿源于毛囊外根鞘,由于某种基因改变致毛囊外根鞘细胞向外发芽增殖而形成,因此该囊肿常见于毛囊密集的部位,常发生于头皮,偶见于面颈部、躯干和小腿,但一般不发生于掌跖、外生殖器、腋窝和腹股沟。外毛根鞘囊肿偶可发展成为增殖性外毛根鞘囊肿,极少情况下可恶变[5]。

外毛根鞘囊肿病理表现为真皮内囊肿,囊壁似毛囊峡部结构,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棘层细胞淡染,颗粒层缺如致囊壁内面略呈颗粒状或乳头状。囊壁内突然角化为均质性嗜伊红物质,但仍有部分细胞有残留的核,部分病例囊内可见钙化。囊肿破裂可致局部肉芽肿反应[6]。

本病组织病理学上需与表皮囊肿、脂囊瘤及增生性外毛根鞘囊肿等鉴别。外毛根鞘囊肿的被覆上皮与正常毛囊峡部相似,细胞成熟时苍白,无颗粒层,囊内角层致密,被覆上皮不规则突起,向腔内脱落,囊肿不与表皮相连;而表皮囊肿来自毛囊漏斗部,囊壁被覆复层鳞状上皮,具有表皮角化的特征,可见颗粒层,囊肿常与表皮相连,可予鉴别[2]。脂囊瘤囊壁由数层鳞状上皮构成,厚薄不等,多有折叠,其结构与正常表皮相似,囊壁内面衬有一层嗜伊红角质层,无颗粒层,但其囊壁内及邻近处有开口于囊内皮脂腺小叶,可鉴别[6]。增殖性外毛根鞘囊肿为实性肿瘤样增生,瘤细胞可有轻度异形,并可见鳞状漩涡,可予鉴别[7]。

外毛根鞘囊肿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切除。结合临床病理,本病例诊断外毛根鞘囊肿明确,且本病例病程较长,囊肿巨大,病理未见恶变迹象,实属罕见。

猜你喜欢

毛根鳞状上皮
雷公藤甲素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肾脏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
关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ICD-10编码的建议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冥婚
长期吸烟容易患肺癌吗?
自由职业者
镶牙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