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联合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
2021-11-20刘红春
刘红春
(丰城市皮肤病医院,江西 宜春 331100)
痤疮俗称青春痘,好发于青少年,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慢性病程,疏于治疗易导致面部产生痘印、瘢痕,甚至对患者心理造成自卑、抑郁、焦虑等不良影响。本研究采用火针联合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06月我院门诊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1例(男34例,女27例),年龄(16~35)岁,平均23.6岁,病程(3~18)个月,平均8个月;对照组61例(男33例,女28例),年龄(17~36)岁,平均23.8岁,病程(3~17)个月,平均7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典型临床表现,参照国际改良分级法[1],选择中重度患者(Ⅱ-Ⅳ)。① 轻度(Ⅰ级):以粉刺为主,少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少于30个;② 中度(Ⅱ级):有粉刺,中等数量的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在(31~50)个;③ 中度(Ⅲ级):大量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性皮损,分布广泛,总病灶数在(51~100)个,结节少于3个;④ 重度(Ⅳ级):结节性、囊肿性或者聚合性痤疮,伴疼痛并形成囊肿,病灶数多于100个,结节或囊肿多于3个。排除标准:① 晕针、瘢痕体质者;② 妊娠、哺乳期妇女及近半年有备孕计划者;③ 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基础疾病,精神病患者;④ 药物性痤疮、职业性痤疮;⑤ 1个月内有外用及口服药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外用夫西地酸乳膏,2次/d。对照组口服异维A酸胶囊(上海东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10mg/次,2次/d。治疗组口服异维A酸胶囊,10mg/次,2次/d,同时采用火针治疗,每周1次。4周后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火针操作方法:患者取舒适体位,常规消毒患处,选直径为0.5mm的火针烧红至发白,垂直快速点刺皮损顶部,迅速出针。若皮损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点刺后可适当挤压,将内容物清理;若皮损为坚实结节,可多处点刺或围刺,忌挤压。
1.4 疗效标准[2]痊愈:皮损消退,或仅遗留少许色素沉着,皮损消退率≥95%;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70%≤皮损消退率<95%;有效:皮损部分消退,50%≤皮损消退率<70%;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皮损消退率<5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73.77%,治疗组有效率为90.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P<0.05)。表明火针联合异维A酸胶囊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疗效优于单用异维A酸胶囊口服。详见表1。
表1 两组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18%,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0,P<0.05)。表明火针联合异维A酸胶囊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不良反应少。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色素沉着、瘢痕发生率对比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出现色素沉着、瘢痕的概率为45.90%,治疗组为16.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5,P<0.05)。证明火针联合异维A酸胶囊治疗中重度痤疮出现色素沉着、瘢痕的概率低。详见表3。
表3 两组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色素沉着、瘢痕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痤疮的发病主要和雄激素过高、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有关。异维A酸可调控表皮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抑制皮脂腺分泌,同时还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因此能针对痤疮发病的多个环节发挥治疗作用。临床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较好,但单独用于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疗程较长,且副作用较多,往往使患者难以依从治疗而致病情迁延难愈,导致色素沉着、瘢痕的形成。
中医认为,寻常痤疮的发生与肺经蕴热、湿热互结、湿热痰瘀凝滞、冲任失调相关。中重度痤疮主要与湿热痰瘀互相掺杂发病有关。火针疗法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既有针的刺激又有温热刺激,它能促进气血运行,鼓舞正气,正气充盛则能排除脓毒;且有引起和发散之功,可使火热毒邪外散,从而达到活血化瘀、行气化痰、清热祛湿、祛邪解毒的目的。有文献报道,火针的刺激及局部的温度升高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升高白细胞从而提高抗感染水平,通过减少痤疮患者皮损的炎症反应,促进皮下胶原蛋白再生,加快组织修复,最终减少瘢痕的产生。
综上所述,火针联合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异维A酸,且不良反应少,还能降低痤疮色素沉着和瘢痕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