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用于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观察

2021-11-20杨建洲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5期
关键词:荨麻疹皮损生姜

杨建洲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医苑,河南 郑州 450000)

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因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或血管渗透性增加而导致皮肤出现局限性水肿反应。荨麻疹的发病率高,有15%~25%的人在一生中患有荨麻疹,且人们生活起居、饮食习惯的改变,会使慢性荨麻疹发生率逐年增加[1]。现代医学治疗时常用H1受体拮抗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免疫调节剂等药物,但整体作用不佳,长期服用不良反应多[2]。近年来,中医在慢性荨麻疹中的治疗取得极大进展。中医将本病归属于“风疹”“瘾疹”等范畴,机体脾失健运、复感风邪而阻滞于皮毛腠理;或气血生化不足、血虚生风,复风邪侵入而致病。故慢性荨麻疹发生机制复杂,可不外乎为脾、气血、风邪等病理,因此在治疗时宜温阳祛风、养血补气等。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来源于《伤寒论》,既往用于血虚寒滞、内有久寒所见手足厥寒者,而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报道少,故肯定了该研究的探索意义。本研究就分析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效果,旨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9例,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39.85±5.35)岁,病程(3~32)个月,平均病程(14.85±4.13)个月;观察组49例,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0.12±5.41)岁,病程(3~35)个月,平均病程(15.18±4.20)个月。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有同质性(P>0.05),可对比。诊断标准:患者符合西医指南对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符合血虚寒凝证:风团色白,瘙痒剧烈,遇寒加重,得暖则减,面色晦暗无华、畏寒肢冷,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或浮紧。纳入标准:① 入组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 患者无研究药物过敏史;③ 入组前4周未使用抗组胺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等影响研究结果的药物;④ 患者精神良好,认知清晰;⑤ 患者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合并其他皮肤疾病者;② 伴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者;③ 伴胆碱能性荨麻疹、物理性荨麻疹等疾病者;④ 伴急慢性感染、凝血异常、血液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者;⑤ 伴其他过敏性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江苏亚邦爱普森,国药准字H20045777)治疗,每次口服1片,1次/d;观察组基于对照组采用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治疗,氯雷他定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中药方剂:白芍、桂枝、生姜、煅牡蛎各30g,黄芪20g、当归、白蒺藜、熟地黄、白鲜皮各15g,通草、细辛、吴茱萸、地肤子各6g,防风、佛手各9g,桔梗、炙甘草各6g。辨证加减:气虚乏力者添加炒白术15g;睡眠差添加夜交藤30g。上述药方1剂/d,由医院中药房统一煎煮,每剂煎煮药汁4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次200ml。两组患者连续用药8周。

1.3 观察指标 ① 皮损评分。按(0~3)级评分法,对风团数量、风团直径、风团持续时间、每次发作次数及瘙痒程度5项指标进行评价,评分越高,皮损程度越严重。② 临床效果。痊愈:荨麻疹消退,皮肤瘙痒消失;显效:皮肤瘙痒减轻明显,皮损评分降低70%~95%;有效:皮损程度减轻,评分降低30%~69%;无效:皮损评分降低不足30%。③ 中医症状评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估皮损瘙痒、面色晦暗无华、畏寒肢冷症状,从无到严重计(0~3)分,评分越高,中医症状越严重。④ 实验室指标。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ml,离心10min,3 000r/min,留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IL)-13及凝血酶敏感蛋白(TSP)-1。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取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n,%)

2.2 皮损评分 两组治疗前皮损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皮损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较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皮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皮损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皮损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49 12.04±0.68 5.18±1.04 38.645 <0.001对照组 49 11.96±0.70 8.72±1.17 16.635 <0.001 t 0.574 15.830 P 0.567 <0.001

2.3 中医症状评分 两组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较对照组,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皮损瘙痒 面色晦暗无华 畏寒肢冷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9) 2.10±0.48 0.68±0.16* 2.01±0.52 0.52±0.12* 2.02±0.49 0.54±0.13*对照组(n=49) 2.06±0.51 1.12±0.25* 1.97±0.55 1.07±0.21* 1.97±0.51 1.02±0.23*t 0.400 10.377 0.370 15.918 0.495 12.718 P 0.690 <0.001 0.712 <0.001 0.622 <0.001

2.4 实验室指标 两组治疗前实验室指标表达比较,两组治疗后MCP-1、IL-13表达较治疗前降低,TSP-1表达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MCP-1、IL-13表达低于对照组,TSP-1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表达比较()

表4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表达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IL-13(pg/ml) TSP-1(μg/ml) MCP-1(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9) 51.15±6.36 17.26±4.25* 50.43±5.65 125.65±29.65* 461.25±46.52 185.53±32.14*对照组(n=49) 49.96±6.41 28.46±6.56* 49.80±6.13 94.78±24.13* 458.53±47.13 280.35±35.86*t 0.922 10.030 0.529 5.653 0.288 13.783 P 0.359 <0.001 0.598 <0.001 0.774 <0.001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最难以治疗的皮肤疾病之一,且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目前,中医学对慢性荨麻疹取得深入认识,并将其归属于“风疹”“瘾疹”范畴,《丹溪心法》曰:“瘾疹多属于脾。”《外科枢要》记载“脾肺气虚,腠理不密,风热相搏。”故机体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血虚风燥,复受风邪,内外两邪相合,蕴结于肌肤腠理而致风疹发生。因此临床治疗时,应祛风止痒、养血润燥。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是治疗血虚寒凝之证的经典方剂,此方剂中,白芍、当归养血活血、化瘀除湿,以合营血;通草有活血通经、利水清热除湿之功;桂枝有温经通脉、温阳行气、养血补气之功;细辛、生姜有温经散寒之功,并能助桂枝温血通脉;吴茱萸有祛风除湿、温中散寒之功;黄芪卫中补气、固表养血,助气行则血行;白蒺藜有祛风止痒、解郁行气之功;熟地黄有滋阴健脾、补肾养血之功;生地黄有清热凉血之功;川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防风有祛风散寒之功;白鲜皮、地肤子有祛风止痒、凉血活性、清热除湿之功;桔梗有宣肺通气之功;煅牡蛎有解郁行气、镇惊安神之功;佛手有疏肝理气、燥湿化痰之功;全方辅以甘草调和诸药药效,且炙甘草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之功。故全方攻补兼顾、补益不碍邪、散风不伤正,共奏健脾除湿、养血活血、补气益气、祛风止痒、温经散寒之功。本组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3.47%,治疗后皮损评分、皮损瘙痒、面色晦暗无华、畏寒肢冷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由于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变应原会促使机体产生抗体IgE,并与血管周围肥大细胞结合,或与外周血液内嗜碱性粒细胞受体相结合,以此释放一系列递质因子,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扩张,故而诱发皮肤瘙痒等一系列症状。其中,IL-13参与了机体变态反应过程,刺激机体内B细胞转成为IgE;TSP-1通过对血管新生环节的作用,改善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进展;MCP-1是促进机体变态反应趋化因子,促进机体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免疫反应。通常慢性荨麻疹作为一种免疫变态性疾病,促使机体肥大细胞、淋巴细胞等各种免疫细胞释放MCP-1、IL-13等因子,使TSP-1表达降低。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MCP-1、IL-13表达低于对照组,TSP-1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采用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可减轻机体免疫变态反应,改善血管通透性。原因分析:现代药理研究中,白芍有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免疫调节、抗炎、镇痛的作用;黄芪可提高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当归能扩张机体周围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地肤子可抑制速发型变态反应,减轻过敏递质的致炎反应;故结合中药全方,能抑制变态反应,提高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荨麻疹皮损生姜
30%浓过氧化氢溶液外涂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半边皮损自身对照临床观察和机制研究
讨厌的荨麻疹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预防荨麻疹复发 “治”“护”两手抓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文武小生姜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