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思南的旧时光
2021-11-19黄莎莎
黄莎莎
没来思南前,就听说过“先有思南,后有贵州”之说。贵州建省与思南有莫大的关系。思南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心中一直期盼着能有机会去探访。
汽车进入思南县城后,不停地盘旋下降、盘旋下降,经过几个回旋,终于来到江边。望向车窗外如刀削斧劈般陡峭的连绵山峰与缓缓流淌的碧绿江水相映生辉,几只白鹭翱翔水面,一切是那么宁静。
可是你能想象么?明清时期,这条江上“歪屁股”船摩肩接踵、结对而行,日夜不停地将川盐源源不断运抵贵州,解决贵州人民吃盐的问题,又满载着黔地的桐油、木材、生漆、朱砂等贵州土特产行销巴蜀、荆楚各地,形成了著名的“乌江盐油古道”。
彼时,因着水运交通的便利,思南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前沿,对外开放的通道。然而,到了陆路时代,乌江水运日渐萧条。如今,乌江上穿险滩、躲暗礁、踏恶浪、迎急流的号子声已成绝响,但历史总会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等待有心人去探究。
老街里的印记
一道道被磨得光滑的石阶是船与岸的纽带。曾经,这里一头是码头上络绎不绝卸货的船只,一头是岸上人声鼎沸、商家如云的老街。依托乌江这条古时的黄金水道,思南乌江边上形成了卢家、敖家、苏家等几大码头。明清时期,每年数百万斤川盐经思南销往贵州下八府。思南也因而形成“河街并行”的空间格局并一直延续至今。
这其中有一条老街,400年没有变过街址,400年没有变过名称,它就是安化街,寓意安而化之。
穿过安化街翘角飞檐的牌坊,如同穿越时光隧道,走进一段凝固的时光。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向前延伸,充满韵律感的褐色木屋伫立小路两侧,墙壁上爬满藤蔓,屋檐下垂挂的红灯笼微微摇曳,散发出一种久远的气息和静谧的味道。“福禄寿禧、耕读渔樵、龙凤呈祥、岁寒三友”,那些匠心独运的木雕花窗向你诉说着往昔的繁华。
得益于靠近卢家码头的便利,明清时期,安化街民居、商号、盐仓、茶馆、会馆,招牌林立,行商走贩络绎不绝,川、陕、赣等商贾纷纷在此设立了川盐、桐油、盐巴、木材、雄黄等土特产转运点。至今,安化街上还留存着两处见证了川盐入黔辉煌历史的遗迹——永祥寺和周家盐号。
坐落于安化街东侧的永祥寺,原名圆通寺,后更名为永祥寺,蕴藏着期盼永远吉祥之意,曾是文武官员迎来送往的场所。
踏入这座有着400余年历史的永祥寺,青石铺墁,石缝间杂草蔓生,无不侵染着岁月的痕迹。因年湮代远,古建中目前保存较好的是龙亭,青瓦覆顶,由十余根圆柱支撑,柱子上木下石,是为了防潮、防腐,整个建筑简洁大方。如今的永祥寺被辟为“思南与乌江文化”展厅。
院落中央竖有一块屏风,画的是清代思南府署境图。透过这幅浓绿相宜的水墨地图,可以窥见永祥寺的历史建筑格局。这是一处高封火墙围护对称封闭式古建筑,由前殿、拜厅、正殿、两厢、三元殿组成。往昔时,夜幕下,灯火通明,达官贵人在此接风洗尘、欢聚一堂、把酒言歌、低吟浅唱,好一派热闹喧哗。
周家鹽号是千里乌江上迄今唯一保留的盐号。周家盐号创始人周镐璜自重庆而来,白手起家,秉承“创业维艰,守成不易,维忠维孝,克俭克勤”的家训,得靠近卢家码头的优势条件,经过一番苦心经营,从众多盐商中脱颖而出,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人。如今周家盐号的第六代传人已是80多岁的老人,他兴致好时会向游人讲述家族过往的辉煌历程。周家盐号“四水归堂”的建筑布局;大门左侧与正厅分离,直至盐仓的运盐通道;为了保证盐仓储盐的干燥,院内发达的排水系统等建筑奇构让参观者啧啧称赞,感佩古人的智慧。
老街里的民居
离安化街历史文化街区不远处即是小桥沟历史文化街区。没有醒目的招牌,在当地文化学者的指引下,从车辆飞驰的马路上拐进去,一条石砌的小巷毫无铺垫地出现在眼前。巷口的墙壁上挂着一个二维码,上书小桥沟历史文化街区。我才辨识出眼前起伏曲折的巷道、光滑的石阶,正是思南“盐油古道”陆路交通线上的驿道,也是古时出入思南府陆路往来的交通要道。
街区里,巷道似叶脉伸展,三合院、四合院民居错路有致的坐落在小巷两侧。抚摸小巷两侧充满历史感的石墙,想象着百年前,贩盐运纱的商贩,或许还有马帮从这里走过,肩挑背扛、风餐露宿,不辞辛苦,只为谋生糊口。悠悠古道仿佛在无声地述说着川盐入黔和黔地农副产品外销巴蜀和荆楚的艰辛与古人的坚韧。
小巷尽头一簇蓬勃绽放的玫红色三角梅掩映着一户人家的龙门。走进了才发现,这处古民居的地基高过路面一米有余,需要登上石砌的台阶,才能走进民居的龙门,即大门。门内,院落狭长,但小巧玲珑,北边是照壁,南边高高的石砌台阶上是正房,东边是厢房,长短相间、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十分和谐。小院内,青石铺地,几大盆高高矮矮旺盛生长的绿植与褚红色精雕细刻的门窗辉映,门窗的图案独具匠心,其中蝙蝠的图案最为生动,呼之欲出。“蝠”者,福也,不大的空间充满建筑智慧与韵味。
顺着小巷,一路登高,当快走出小桥沟历史文化街区时,回头眺望,才猛然发觉这是城市中心一处不被打扰的水墨山居图。绿树掩映中,三合院、四合院随山就势,筑台为基,吊脚为楼,顺坡造房,错落有致,建筑的营造与自然环境融合协调。砖、木、石结构的用材,华而不浓的雕饰,均彰显出黔东北山地民居的建筑特征,充满了古人遗留的人文情怀和哲学理念。
老街里的文脉
来到思南,有两个人名,你会如雷贯耳。
一位是有着贵州近代教育之父美誉的田秋。他的一道《请开贤科以宏文教疏》的呼声,使贵州学子不用奔走云南,即可在贵州参加乡试。
另一位是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再传弟子——李渭,曾被明神宗赐联曰:“南国躬行君子,中朝理学名臣”。
李渭故居、李氏宗祠就坐落在李家寨历史文化街区。这里背山临水、风景秀丽、闹中取静,与繁华的思南府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惜的是,我去寻访时,此处历史文化街区大部分房屋已颓败,肆意疯长的杂草淹没了一处处掉了顶垮了墙的老屋。仅是当地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为我遥遥指引,远远观望。据介绍,李渭晚年辞官还乡后,在思南府城北中和山观音阁点易洞设“中和书院”讲学,居住在此。他兴学黔中,开黔北学风,使黔北文人蔚起,代不乏人。据统计,明清时思南就出了33个进士、313个举人。其卒后,思南地方官民为其请建乡贤祠获准,过去每逢重要节庆,其后人都会来此祭拜祖先。
如何活化利用古建筑,李家寨的另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爷庙做了很好的示范。王爷庙曾祭祀水神杨泗,寄托着古人在盐运中祈福平安的美好愿望,如今内部被改建成了思南乌江博物馆。
在博物馆名誉馆长汪育江的回忆文章中,我了解了博物馆建造始末及其中艰辛。20世纪90年代初,为全方位地、形象地、生动地向人们宣传展示乌江,让更多人了解关心热爱建设乌江,贵州省文化厅文物处处长吴正光找到他,商谈筹建乌江专题博物馆一事。为了获得丰富的乌江一手资料,汪育江组建了3人的考察队,他们决定全程徒步考察乌江。一行三人逆乌江而上,爬悬崖、渡险滩,吃烧洋芋、躺破凉席,不辞辛劳,历时九十天,总行程3000余公里,搜集整理文书材料200余万字,拓回碑刻拓片65幅,拍摄各类照片1300多幅,完成了博物馆筹建的第一步。之后的建馆故事依然充满艰辛,在缺少资金支持的条件下,参与人员发挥聪明才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建成了乌江流域上第一座以江河命名的博物馆,将“千里乌江融于一馆”,参观展陈后好似游历了一次千里乌江。
从王爷庙走出来,壮阔的乌江尽收眼底,乌江上“鸟衔鱼飞去”的盛景就在眼前。
老街里的人家
三条历史街区中,最有人间烟火气的莫过于安化街。与别的地方的老街相比,最难得的是,这里还居住着土生土长的人家,这里就是他最纯粹的家。于是乎,透过半掩的房门,窥见屋内正在看电视的祖孙俩,摇着蒲扇的中年人,猫儿躲在货架下注视着街上不多的游人,狗儿摇着尾巴在街上踱步,一切是那么安详。
老街上散布着几家商店,各有味道。其中一家挂着“鹭洲风干”的书法招牌。店里经营的是风干制品,有风干肉、风干猪肝等。年过五旬的店老板王佳佳向我介绍,他家祖上都是在乌江跑船的,从思南到文家店运粮食。他14岁起就跟随父亲跑船,家族最初将牛肉、鱼干等挂在船头,风干后存储食用,后来离船上岸,将曾经果腹的食物发展成为一道现代美食。“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老板向我们展示他参加市、县两级各类烹饪美食比赛所获的荣誉证书,并不断重复自己的理念——“我追求的是淡而有味”。
老街上有几户經营辣椒制品的人家。门前摆放着三五个竹编圆形簸箕,上面堆着像小山一样的红椒。在家门口坐着剪辣椒粑的老人,在屋内站着剁辣椒的大姐,她们毫无顾忌地将制作技艺置身于大庭广众之下,既吸引人前去探寻,又彰显着真材实料的底气。
如果感兴趣,就走进店里买一点辣椒、酸茄子、酸雨荷,回家炒肉或者伴着米饭吃,都很下饭。
老街的魅力,也源自居住在此的人。在一座玫红色三叶梅缠绕的小院前,我停下脚步。屋内一位老人穿着白衣白裤,手里摇着羽毛扇,一幅仙风道骨的模样。老人今年90岁了,但精神矍铄,他正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思南花烛的省级传承人。
老人将我们引进里屋,房间两侧的架子上分别放置着长短不同的花烛,一侧是长约四五十厘米的龙凤烛,一侧是只有十厘米长的拜堂烛。老人告诉我,制作花烛有几十道工序,一般是用竹做成烛芯,然后将灯草细密的裹在竹芯外,再用油或石蜡层层浇筑,像滚雪球一样,越浇越厚,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工造型,染上颜色。
“我12岁起就开始学做花烛,经过我的改良,现在的思南花烛无味无烟,年轻人结婚,老年人过寿都会来买。”老人告诉我,十一前后结婚来定花烛的人家都超过50家了。
“老人家,您这一年能赚十万元吧”一道的同伴试探地问。
“有二三十万呢。”老人微笑着诚恳回答,一点也不怕把家底透露出去。惹得周围众人莞尔。
“你看这是龙凤烛,龙游太空,凤穿牡丹,我将龙头设计在蜡烛底端,蜡烛从顶燃烧,最后才燃烧到蜡烛底端,不会破坏整个造型。这种高四五十厘米的花烛,可以不间断的燃烧20个小时。”谈到相伴一生的花烛,老人颇为自豪。
老人特意打开一个木箱子,里面盛放的是一对手工制作的牡丹花图案的花烛。牡丹花片薄弱蝉翼,有玫红色和黄色两种,玫红色的花瓣顶端泛白,花瓣越往底部颜色越深,像极了大自然中真实的牡丹花。
思南人喜欢花烛,结婚、过寿都要买,有一些在外地安家的思南人,通过亲戚还要从花烛店买一对,于是北至哈尔滨、南至广州,都有老人思南花烛的印记。
因为老人年事已高,如今儿媳是制作花烛的主力,她制作花烛已有20余年的手艺。现在她最发愁的是物流,因为花烛又薄又脆,不好运输。
离开老街,望着壮阔的乌江,纤夫的身影了无痕迹,但千里乌江的故事,承载了悠悠岁月,值得人们去追寻。(责任编辑/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