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微课充分调动数学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

2021-11-19钟思彬

天府数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学习积极性微课

钟思彬

摘 要:新课标要求教师既要关注全体发展,也要关注个体发展。学困生是一类特殊的学生,其对数学毫无兴趣。倘若强迫学困生学习,就会引发很大矛盾。教师不妨换个方式,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结果一定大不相同。本文就如何利用微课调动学习积极性进行研究,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微课;数学学困生;学习积极性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微课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得力帮手。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唤醒学困生的学习兴趣[1]。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既收获了知识,也提升了能力。当然,目标能否达成,关键要看教师是否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

一、数学学困生的分类及成因

(一)智力型

智力型学困生普遍存在记忆力差、思维紊乱等问题,虽然在数学学习上花了大力气,但成绩却远低于其他学生。按照不同的因素来划分,又可细分成三类,分别是记忆困难型、操作迟钝型、思维欠缺型。

记忆困难型:这类学生对记忆规律的认识不够深刻,也没有找到适合的方法,以至于无法将数学知识整理成知识网。更有甚者,始终无法抓住知识的本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逐渐变得模糊,最终导致知识被错用、乱用。

操作迟钝型:这类学生的动手能力严重不足,往往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从而错过了思维发展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沦为知识记录仪。能力不仅没有得到发展,甚至出现倒退的情况。

思维欠缺型:这类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懒于思考,强行将知识记住,并不了解其内涵。在面对变形题时,往往会不知所措。近些年,国家大力推动中考改革,新题型所占比例会越来越高。倘若不促进学生的转变,成绩必然直线下降。

仔细阅读掌握学习理论,能够找到学生变成学困生的原因,即接受能力偏弱,学习潜能受抑制。

(二)非智力型

非智力型学困生,顾名思义是指并非智力因素导致学习效果不佳。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有很多,如意志不坚定、态度不端正、方法选取不当、受外界干擾等。对数学学科提不起兴趣,自然不会全力以赴的学习,成为学困生只是早晚的事。

兴趣缺乏型:导致兴趣度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不喜欢授课教师,二是打小就讨厌数学。从心里特别排斥数学学习,和其他同学的距离越拉越大,最终演变成学困生。

意志薄弱型:学习之路并非一帆,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表现不一。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勇往直前,极个别学生会选择临阵退缩。一段时间后,数学成绩直线下滑,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动力。

态度不端型:这类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甚至认为是为了父母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既没有确立目标,也没有寻求方法。在外人看来,学生对数学成绩好无所谓。

方法不当型:这类学生渴望学好数学,但始终不得要领。在每一天,都能看到学生忙碌的身影,但成绩却迟迟提升不上去。只能说,照葫芦画瓢的方法已经过时,只有灵活掌握知识,才能取得理想成绩[2]。

外界干扰型:有一些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不重视环境建设。在嘈杂的环境中,学生很难静下心学习。受诸多因素影响,有些中学生辍学在家。他们时常在学校周边溜达,带坏了一些初中生。

非智力型学困生既特殊,也普通。特殊性表现在其在数学学习中迷失了方向,普通性表现在其智力与正常人无异。因为没有花心思去学习,所以成绩注定不会很理想。

二、利用微课调动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一)被试者特征

在每个班级中,学困生的数量都不会很多。为了验证及确认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找到测试对象,并对其进行评估。笔者选择一名态度端正、智力正常的学生。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其学不好数学的原因。在课堂上进场走神,在课后也没有及时开展复习。没有回顾所学知识,就无法找到最优学习方法。虽然她付出了努力,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就消失殆尽,导致数学成绩显著退步。通过交流了解到,这位学生曾参加过补习班。钱没少花,效果却不明显。种种迹象表明,学生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但未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架构,说明她的理解分析能力有所欠缺。因此,以《圆》一课为切入点,有效运用微课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观察、分析等能力。

(二)教学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在章节测试中,该学生只得到了三十六分。查阅试卷后发现,分数主要集中在选择题和填空题,换言之,她只能拿到基础分。在几何证明题方面,可谓是惨不忍睹,甚至出现空白的情况。在实施微课教学前,笔者重新对其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她能够准确说出定理,但不知如何应用。从这一点可以判断,她未理解题意,自然无法找到突破口。随即,展示四段微课视频,内容各不相同。第一段主要讲圆的概念,第二段讲解圆心角,第三段学习圆周角,第四段了解圆内接四边形。每播放完一段视频,就为学生答疑解惑。待基本掌握后,立刻进行测试。从结果上来看,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书写也更加规范。随即,询问学生的感受。她表示微课比较直观,对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入。当遇到不懂的地方,只要反复观看,疑虑就会尽消。有一点不得不提,微课的内容真是简练,学习起来很轻松。

第二阶段:再次见面,还未等教师开口,学生就急于说话。学生:“老师,我对《圆》这章的知识了解更加深刻。”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吗?”学生拿出了所做的练习题,即AC是圆O的直径,AB平行于CD,已知角BAC等于32度,求角AOD的度数,并说道:“要放到以前,面对这样的题目,我没有一点思路。通过观看微课,倾听您的讲解,我知道如何实现图文转换,也清楚该如何用定理来解题了。”教师:“具体说说。”学生:“角AOD所对应弧是AD,而弧AD所对应的圆周角是角C。要想求出角C的度数,需要引入平行线的性质。只有这样,才符合定理的使用要求。角C为32度,角AOD使它的两倍,那就是64度。”可以看出,学生基本掌握了解答圆问题的方法。

第三阶段:《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学习难度并不大,但却能帮助学生抓住知识本质。在小测试后,开启了第三阶段的学习。在微课中,先展示一幅图,图中有一个圆和很多个点,要求该学生判断出位置关系。很快就给出了答案,黑色点在圆内,蓝色点在圆外,三个红色点在圆上,一个红色点在圆外。再呈现一道习题,有一个直径为1的圆O,点A在圆上,点P到点A的距离为3,判断出点P和圆的位置关系。题目中出现了两个点,使得学生不知该如何比较。这时,教师给予一定提示,对“点P到点A的距离为3”这一条件进行转化。不一会,学生就想到,以A点为圆心,可以做出一个半径为3的圆。而题目中给出圆的直径是2,可以判断出圆O在圆A的里面,从而得到点P在圆O外的结论。

第四阶段:学习完《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就要对圆的切线进行证明。教师:“从你以前的作业上可以发现,圆的切线的证明一直是你的薄弱点,现在能够准确描述了吗?”学生:“可以,将和圆只有一个交点的直线称作圆的切线。”随即,教师播放微课视频,并要求学生谈一下自己的理解。学生:“这条定理可以分解成两点来说:一是证明二者只有一个交点,交点到圆心的距离即为半径。二是证明直线和半径保持垂直的关系。只要全部满足,該直线一定是圆的切线。”继续播放视频,让学生掌握证明垂直关系的方法,如三角形内角和。待该学生掌握要领后,讲解另一种证明切线的方法,即比较直线到圆心的最短距离和半径的关系。因为微课中只有一个知识点,所以很快被吸收。学生:“要想判断两条线段的大小关系,需要先作图。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去求解圆心到直线的最短距离,最后与半径进行比较。倘若一样长,说明这条直线是圆的切线。”教师:“当出现变形题后,你能解答出来吗?”学生:“应该可以,您把这一知识点讲解的这么透彻,我已经掌握基本方法。”为了检验学习成果,特给出这样一道题,在三角形ABC中,AB和AC均为12,角B等于30度,以A为圆心作圆。已知圆A的周长为12π,判断圆A和BC的位置关系。学生思索了片刻,就给出了思路,即点A作线段BC的垂线,交于点D。先根据已知条件求解出圆A的半径,再用AB边长度乘以cos30,就能得到BD长度,最后使用勾股定理,就能得到AD边长度。对长度进行比较,证明BC是圆A的切线。

第五阶段:带领学生回顾之前的内容,并找到彼此之间的联系[3]。学生:“通过比较垂直线和半径的大小,就可判断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师:“回答的很好,说明你已经掌握学习方法。只要你能抓住本质,就不用惧怕任何题目。”接下来,教师对学生进行测试。从结果上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不错。因为之前她的几何基础较为薄弱,所以在解题上出现了一点小插曲。通过有效引导,问题一一被解决。

三、总结

在迎接新时代到来的同时,也绝不能忽视现存问题。当前,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效果不佳。要想打开眼前局面,需要引入微课。只是应用微课还不够,还要细心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拿出最大的耐心。终有一日,学困生会走出困境,从此在数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涂世友.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探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1(02):93.

[2]梁应龙.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10):255-256.

[3]丁韧.初中数学微课对“学困生”的积极影响[J].西部素质教育,2019(17):130+132.

猜你喜欢

数学学困生学习积极性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教学对策研究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
提高军校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当前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