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与建筑的结合在陶瓷产品中的设计与应用

2021-11-19吴奕非汪邓园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化创新文化自信

吴奕非 汪邓园

摘要:众所周知,中华文化的魅力影响着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文字、视觉、味觉以及嗅觉无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建立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而文化的传承方式大多必须要依附于载体。本课题旨在研究文化与建筑的结合在陶瓷产品中的设计与应用。思考传统陶瓷的新形势与打破传统的新玩法,结合大的时代背景而体现。中国是瓷器大国,自古以来对世界器皿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现如今的文化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因此陶瓷文化的创新表达形式是相关文创发展的重点与思考方向。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文化创新  陶瓷文化  打破传统

1 绪 论

“文创设计价值”的宏观意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重视,它不但将成为国家文化复兴的突破口也将会在其经济领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功不可没,文创设计作为载体依附与文化。文化的传承与继承,必须面对新一代的年轻消费群体和追求精致文创产品的人们,而陶瓷文创设计是其本文的重点研究方向,陶瓷文创设计的新形式符合新鲜事物的属性标准,努力打破传统陶瓷给人的严肃单一形象。本文的内容主要是研究文化与建筑在陶瓷产品中的设计与应用与文创的启发与思考,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发展策略。

2 文化与建筑结合的文创产品设计

2.1 文化的定义

“文化”出于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文,就是指一切现象或形相。天文就是指自然现象,也就是由阴阳、刚柔、正负、雌雄等两端力量交互作用而形成的错综复杂、多采多姿的自然世界。所谓人文,就是指自然现象经过人的认识、点化、改造、重组的活动就称为人文活动。由此文化是通过载体来呈现的,这种载体在当今来看是多样化的,是爆炸性的,且文创产品就是具有代表性的载体。

2.2 建筑类文创产品的发展与现状

随着中国的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建筑,然中国建筑美学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将东方美学元素与建筑结合,呈现出的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相关的建筑文创产品也孕育而生。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园、家具陈设等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而这种本身借助抽象元素呈现的造型,本身就是可以在不同的设计载体上呈现的,其中造型与配色是其视觉冲击力的根本。然而这些造型与色彩的搭配可以具象化、迁移化、在不同的设计形式上显现出来。

3文化与陶瓷结合的文创产品设计

3.1 国内外陶瓷文创的发展现状

国内方面,中国本身就是陶瓷大国,早在古代,中国的陶瓷制造技术就已经成熟并遥遥领先世界,虽然现在中国的瓷器没落了,但是以景德镇为代表的一批现代瓷器依靠着强大的中华文化底蕴正在慢慢崛起,比较成熟的有景德镇陶瓷文创产品以及故宫文创陶瓷创意产品,国内的文化消费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一环(图3-1),这不仅是在激励着此类文创产品的创作团队,也为中国陶瓷文创产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国内陶瓷文创的形式随着文创消费群体数量的扩大而不断的丰富起来,陶瓷文创产品日益成为文创设计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创新性和富有文化底蕴的文创板块之一。随着国内文创产业的不断升级,形式的不断多样化,陶瓷文创产品未来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

国外方面,近些年国外陶瓷文创发展日益完善,不管是消费主体的升级还是文化创新的创新点,都值得我们国内陶瓷文创设计行业学习,虽然我们有着厚重的陶瓷文化基因以及底蕴,可是以日本为首的陶瓷文创产品也具有着其自身强大的创新能力以及文化底蕴(图3-2),日本的陶瓷文创产业逐渐转型成功,从最初的传统陶瓷产品慢慢发展为新兴文化陶瓷文创产品,且部分转型十分成功,为其文创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润。

3.2陶瓷文创产品的社会价值

陶瓷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从宏观上来说,是一个行业板块中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推动该领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陶瓷文化在整个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文化的象征更是历史进程的见证,现代文明的推进离不开文化,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更离不开其载体,而文化创意产品的产生是其巨大生命力的体现,此外其中陶瓷文化创意产品对我国文创行业来说就有着巨大的文化优势与社会责任,陶瓷本身“出生”在中国,所以在相关文化提取以及相关文化传播上来说有着巨大的创意优势。

另外陶瓷文创产品的特殊性,区别于其他文创产品而言,它是国内文化创意产品的一大标志之一,因为中国文化的前期传承离不开陶瓷制品,所以它本身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一个将古老技艺与文化转变成新的形式与新的概念,本身社会价值就非常巨大了。

3.3陶瓷文创产品的后期发展与思考

陶瓷文化创意产品虽然归类于文创产品的范畴,但其丰富的种类以及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本身就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与文化名片的功能,陶瓷文创产品的后期发展离不开创新,更离不开与新时代下的潮流文化相互结合,这是开拓陶瓷文创产品的重点方法论也是后期不断延展升级的重要手段。新型互联网时代,本身就是快消品的时代,所有陶瓷文创产品的周期性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所在,借鉴日本陶瓷类文创产品的发展可以看出,古老的传统技艺配合着现代审美需求以及潮流文化的发展才是后期此类文创板块发展的宏观大方向。

中国的陶瓷艺术应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古典艺术形式,二是潮流创新产品的形式。古典艺术形式即使中国陶瓷艺术的传统领域,不论其造型还是配色形式都是历史性与静态的。潮流创新的形式就是打破前者,或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堆成出现,大胆的去重塑造型与配色结合现代工艺以及现代啊美学理论。二者相辅相成,前者作為理论基础,后者作为创新方向。

4文化与建筑的结合在陶瓷产品中的应用

4.1“楚盏”文创的设计初想

“楚盏”的初步构想根据文创板块中陶瓷文创产品而来,“楚盏”一词来源于楚文化发祥地楚国,“清华简”公布后,据其中《楚居》一篇对楚先君鬻熊的记载,鬻熊的妻子妣厉生熊丽时难产,剖腹产后妣厉死去,熊丽存活。妣厉死后,巫师用“楚”(荆条)包裹其腹部埋葬。为了纪念她,后人就称自己的国家为“楚”。而“楚盏”则是想通过楚文化为基础、陶瓷文创产品为载体设计出符合现代美学以及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此外本课题旨在研究文化与建筑的结合在陶瓷产品中的设计与应用,且将优秀的荆楚文化融入进人们的生活中去。

陶瓷产品的纹样设计以及传统的造型设计在茶盏中的应用屡见不鲜,不论从造型上还是从颜色搭配角度来看,都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与时代性。楚盏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尋求其茶盏文化与荆楚文化相融合后陶瓷文创产品的更多的可能性。

4.2“楚盏”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

“楚盏”的创作过程可以可以分为4步,一是构想,在初步选定陶瓷文创设计产品的初期,则看重地域文化的优势,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此外茶文化也比较流行。现代的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楚盏的设计设想也洞察的结果。二是选定文化的种类,即大的方向,前期通过博物馆实地考察、史籍查阅、相关建筑的实地走访等形式来展开。三是设计初稿,大量的草图以及配色方案,最后选定符合每只茶盏的造型及配色的最终方案来进行更深层次的设计。四是最后的实际建模渲染以及效果图和实物制作的阶段,这个简短可以说是最有挑战性的阶段,因为要逐步对前期工作做大量的整合与归类。四只茶盏在其造型、配色、表现形式以及表达内容上均差异性巨大,可是必须保证产品的系列性与产品的一致性。

4.3“楚盏”效果图及实物图

4.4 “楚盏”文创产品的后期延展与销售前景

“楚盏”系列陶瓷文创产品本身就依附于楚文化,因此后期可以和博物馆与艺术馆合作,采用线上宣传和线下实体参考购买的模式。也可以为盲盒的形式进行延展,因为“楚盏”本身其特定的文化载体就来源于建筑与文物的造型,虽然目前的系列化只有4款,分别为:和气生财盏、浴火重生盏、福寿康宁盏和紫气东来盏。但后期的延展性是非常巨大的,不管是建筑或是文物种类可以说是数量可观的。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另外文化创意市场的消费份额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则是此类消费板块的消费升级以及市场扩大(4-2)。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会给文化市场带来巨大的收益,前景是非常好的(图4-3)。文化市场的收益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文化的传播。“楚盏”的本身性质就具有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的特点,结合现在消费升级的浪潮。

5结 论

通过研究可以得出,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或是消费升级,是离不开产品作为载体的,而结合时下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可知,传统的文化要依附于产品时一定要跟随市场、跟随潮流、不断地创新,才可以源远流长。当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是不可预料性的,所以要时刻创新并结合新的形式与理念结合线上线下的新模式以及新思路来作为大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璐.陶瓷类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方法与模式研究[J].大观2019.(6):38-48.

[2] 侯启鹏.浅析陶瓷作为文化衍生品的创新性设计[J].吉林工程技术学.2019(5):68-70.

[3] 张熙卓.中国陶瓷博物馆陶瓷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方法探究[J]. 景德镇陶瓷,2019.20(5);45-47.

[4] 孟蕾.基于传统陶瓷工艺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分析[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2020.

[5] 黄耀武.论陶瓷文创产品设计的人性化设计[J].大观,2020(04):59-60.

[6] 张超.基于中国传统吉祥语义的餐具设计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20.

[7] 蒋瑛.浅析当代审美在茶具设计中的应用[J],湖南包装.2017(6);60-63.

[8] 徐媛,陈婧.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研究[J].智库时代.2020.40(11);29-33.

[9] 丁翔,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7. 39(7): 118-119.

[10] 姚玉洁,于越,徐雨婷“扬州八怪”元素在陶瓷文创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D].江苏.扬州大学.33-177.

[11] 陈蒙.基于传统陶瓷工艺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J].瓷,2020(08):149-150.

[12] 卫守恒,侯越.从日用瓷器浅析陶瓷文创定位[J].艺术鉴,2020:155-156.

[13] 邹晶晶.洛阳陶瓷文创产品设计开发[J].美术教育研究,2019(22):72-73.

[14] 王爱红,包力源.关怀设计理念下的陶瓷文创产品设计应用研究[J].陶瓷学报,2019,40(01):120-123.

[15] 刘娜娜.陶瓷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表现与发展探析[J].包装工程,2020,41(06):318-321.

吴奕非 /1992.09.12 /女 /汉族/ 湖北随州人 /学历:研究生 /单位:湖北商贸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助教 /研究方向:媒体艺术制作

汪邓园/1996.10.08-/男/汉族/湖北宜昌人/学历:本科/湖北商贸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助教 /研究方向:媒体艺术制作

猜你喜欢

文化创新文化自信
以文化创新为载体提升企业品牌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关于烟草商业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研究
“三国杀”背后的文化分析及启示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浅谈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与海南绿色崛起的关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