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研究综述

2021-11-19许振华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初中科学实验教学

许振华

摘要:近年来,学术界对于实验教学的研究呈现增长趋势。本文查阅并整理了前人研究的内容,分析了目前研究在实验教学策略、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成果,提出了应打破科目局限、改变研究格局和拓展地域针对性研究,推动实验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实验教学;初中科学;研究综述

一、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文献收集的基本方法。本文依据文献计量学原理,收集并分析了主要来自中国知网和维普网的相关文献。在高级检索中以“初中科学”并“实验教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得到文献共计113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12篇,期刊文献111篇。从文献时间来看,检索结果显示最早研究“初中科学”并“实验教学”问题的文献是2005年由陈世军撰写的《初中自然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一文。此后学术界对“初中科学 实验教学”的学术关注度整体呈现增加趋势。

(二)文献分析的基本思路。由于文献数量较多,研究时重点研读相关硕士学位论文、核心期刊及学术界知名作者的文献。主要从实验教学概念的界定、研究的意义、内容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梳理,重点关注研究中仍存在的、尚未被广泛关注的问题。通过对上述重点文献的研究,梳理了以下几条研究成果:一是关于实验教学的基本认识,包括概念界定和基本内涵的认识。二是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三是实验教学研究的经验。

二、预习教学,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意识

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意识,将会决定课堂是否高效化,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转变自己的传统思想,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认知水平上,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提高自己的教学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这样才能更好地利于教师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预习环节作为新课程的开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认知需要上,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预习质量,使得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的知识,这样不仅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知道那些知识,对于那些知识认知比较疑惑,进而更好地提高自己课堂教学针对性,也促使学生根据自己需要上,集中注意力突破自己的疑惑点,从而为好课的产生奠定一个良好开始。例如,在预习《生物与非生物》一课的内容上,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保证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那么教师可以通过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的激发,这样将会更好地保证学生的预习质量。那么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个比赛活动,以教师设计的预习清单任务为主,然后学生选择不同的清单任务,开展自己的预习工作,并且各自绘制的思维导图预习成果,在课堂中向师生进行分享,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成果作品,进行有效指导和点评,并且能够肯定不同学生的学习付出,循环往复下,不仅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意识,还能够保证学生的预习质量,更好地为课堂的实效化教学效果产生奠定一个基础。

三、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理解能力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动力,那么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提高自己教学的针对性,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推动学生发现课程的知识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信息技术集合声光影像为一体的教学工具,有着直观性、形象化、立体化、丰富化的教学表现,能够将传统静态化知识、抽象化知识以及教师口述无法直接表达的知识,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上,有效转变为可视化的教学画面,这样的表现过程,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为高效教学奠定一个基础。例如,在教学《科学并不神秘》一课的内容上,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发现科学知识的魅力,提高自己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上,将自己教学过程中无法直观展示的难点知识,或者对于学生无法理解的抽象化现象,通过信息技术课件的制作上,为学生直观展示出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度,也加强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理解性,从而为实效化教学过程实现打下扎实的教学基础。

四、小组合作,提高学生自觉学习意识

自觉学习意识,作为学生必要学习要素,因为只有学生自觉性学习,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积累大量的学习经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保证自己学习质量具备稳定性提高。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思维有着塑造性和促进性教育作用。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自觉学习意识的唤醒,能夠立足以学生为基础上,不断探索新颖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质量,保证课堂可持续高效化。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引导和学生为学习主导的开展形式,能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及其他社会性能力有着关键性推动作用,循环往复下,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觉学习意识,从而真正实现促进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应有的提高。例如,在教学《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课的内容上,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突破课程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而实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那么教师应该在学生初步了解课程后,为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通过教师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根据自己已知经验和合作学习过程中,不断解决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自觉学习意识的形成,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质量提高。

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不可能通过某一次实验就得到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实验教学过程才能形成较为成熟的个体能力。另外,某一门课程的实验教学针对的能力通常只有一种,或说更为侧重某一种能力。物理实验侧重操作的综合能力,化学实验更关注观察和分析能力,生物实验以培养观察能力为主。因此充分把握每一门课程培养的能力类型,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课时,这是实验教学育人功能发挥作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 [7]中小学实验室规程[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26(01):8-9.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初中科学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微课不微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