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2021-11-19孙硕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民间美术小学美术应用

孙硕

摘要: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存在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而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引入民间美术资源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从而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民间美术;小学美术;应用

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可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阐述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和具体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一、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在美术教学中都比较注重学生美术技能技法的学习。很多人认为掌握美术的技能和方法更加重要,从而他们忽略了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掌握精湛的美术技能,但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充分调动自身的兴趣。这对于指导他们今后在生活中去欣赏美、发现美具有指导的意义。而小学美术教师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多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美术思想,而且民间美术作品中蕴含着有趣的民间传说和故事,用本土的美术文化资源增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其美术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民间美术资源是人民的审美表现,其汇集了我国很多文人画家对审美的感知,民间美术品种极为丰富,既有供玩赏用的造型艺术,又有衣食住行中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又与民俗、宗教及其他民间文艺存在密切关系,其蕴含着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而小学生在面对多种多样等民间艺术资源的时候对经典美术作品和绘画等色彩、线条的知识文化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大部分小学美术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较深,其只注重单方面的对小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讲解活动,而忽略了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教师干巴巴的授课方式不能让学生直观地看清楚美术作品的特点和内容,从而不利于学生提高其美术综合能力。而实践中有部分美术教师已经借助现代技术手段采取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民间美术文化内容,向学生展示较多的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研读每一幅美术作品,这样学生面对每一张色彩缤纷的美术作品时就可以从欣赏的角度出发寻找其美感和艺术价值。而且多媒体较为有趣、生动的画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能够将精力集中在将要学习的内容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激情,从而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如教师在开展小学三年级上册(我画《西游记》)的教学中,应当给学生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的经典片段,或者给学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西游记人物的剪纸和绘画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民间中的美术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科学选择美术作品,多欣赏经典大师作品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其观察、学习的能力水平较低,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当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恰当的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可以在美术欣赏中提升其鉴赏能力。大师的经典名作,是经过千锤百炼和时间的沉淀而留存下来的。每一幅作品中都有我们值得学习和了解的地方。但是同样很多大师的作品也不是那么容易读懂,这样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选取合适的大师作品引导学生去欣赏。因此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美术作品,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教师在开展小学六年级上册的《纸雕花卉》的教学中,就应当充分融入民间美术资源,如民间纸扎灯纸等,教师给学生讲述纸雕的传承文化,纸雕启源于中国,早期的纸质材料多是废弃纸料,这是一种民间手工艺。充分利用各种颜色废弃纸张边角料,环保再生,成就各种人物,动物,花草等,作品复杂细腻,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装饰生活、美化生活。教师可以选择蔡建华老师的纸雕作品《牡丹富贵》和《二七纪念塔》等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充分了解民间艺术的美感,提升审美能力。

(三)利用美术故事,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小学生的心理年龄较小,他们喜欢玩游戏以及听有趣的故事,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多讲解一些民间的美术故事,增加美术欣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例如教师在开展《大花鸡》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给学生设置一个谜语:顶上红冠戴,身披五彩衣。能测天亮时,一唱万门开。---谜底:大公鸡,然后教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当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民间关于公鸡的绘画作品,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闻鸡起舞》的美术作品,并且给学生讲述晋代爱国志士祖逖和其好朋友刘琨的故事,教師通过讲解这些小故事可以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了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同时教师也借助这一个故事引导学生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四)美术教学贴近生活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往往对生活实践中的事物感兴趣,但是美术教材中所选取的美术作品往往会脱离生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例如一些抽象的美术作品,学生对其欣赏的能力较低,同时其内容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联系生活,选取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素材,提升素材的真实度,增加学生的认同感,促进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水平。教师在选材的时候也可以多结合一些民间的传统节日的文化进行教学,例如端午节,其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到这天人们会做的事情有食粽子、挂艾草与菖蒲、聚午宴、洗草药水、放纸鸢、荡秋千、贴“午时符”、系百索子、打午时水、浸龙舟水、放纸龙、龙船饭、睇龙船、点艾条、薰苍术、赠香扇等,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与端午节习俗有关的绘画和剪纸等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可以拓宽其知识范围,不断提升美术鉴赏能力。

结束语

民间美术资源对于小学美术教学的作用和意义重大,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充分融入民间美术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促进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火登岩.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40):154.

猜你喜欢

民间美术小学美术应用
浅论天津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