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式模式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情景设计策略研究

2021-11-19姚帆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姚帆

摘要:项目式学习已经成为拓展学科关键能力,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学习形式之一。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过程中,项目式学习存在着使用频率较少,内容、形式较为单一,流程设计问题较多等缺憾。本文通过内涵解读、策略建构、实践验证的思路,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编程模块教学为例,详细介绍了项目式教学的设计与应用,并在应用后进行了评价,以验证本模式的效果。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项目式学习(PBL)作为目前全球热门的一种学习形式,已经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拓展学科关键能力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新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Python已被作为落实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笔者曾经对某地多所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3不到的教师在过去几年中,使用项目式学习的形式开展编程模块的教学,且内容、形式卷比较单一;大部分教师在进行项目式教学时,在程序设计、基本语句讲授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导致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严重不足;项目式学习所反映出的诸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对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应用;同时因为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不合理,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没有充分体会到程序设计的乐趣,并对程序设计望而却步,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如何在程序设计模块中合理设计、使用好项目式学习这种形式,真正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项目式学习内涵解读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是杜威“做中学”的一种拓展和延伸,最早由杜威的学生克伯屈于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克伯屈认为,项目式学习的本质就是通过项目的有效应用,完成内在关联的任务,最终完成特定的目标。换言之,项目式学习就是教师设定一系列有内在关联性的任务,让学生自主综合使用環境、信息和其他资源,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项目式学习有两个关键性问题:其一,项目式学习如何引发?换言之,如何设计较为真实复杂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让项目式学习真正发生。项目式学习问题的设计,应该从现实生活出发,这早已形成共识,而如何让这一问题对全体学生产生吸引力,并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项目中找到自身合适的定位,通过对问题的研究,达成课堂学习目的,并使得自身的素养有所发展,却是项目式学习中一个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其二,项目式学习过程的控制权,到底是以教师为主导,还是以学生为主导?较为极端的观点认为,项目式学习应该是学生不受干预的自主学习活动,教师可以从项目式学习设计的角度,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预设,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少地干预学生的活动,而由学生完全掌控学习过程。

二、项目式学习策略的建构

在明确项目式学习的本质、内涵,特别是建构项目式学习模式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后,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策略建构,就成为本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使用工程思维这一思想方法,来对项目式学习的策略进行建构。所谓工程思维,是基于软件工程领域的一种思维。科学、技术与工程是人类三种不同的社会事件建构,与此相对应的,工程思维是在实践的角度,将科学创设的、技术转化的新理论、新方法转化为实践。换言之,工程思维是让高中生站在软件工程师的角度,对高中程序设计课程中的问题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思考如何对项目进行分析,进行需求设计;设计解决方案,重点关注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在项目设计中融合学习程序设计的知识点,最终完成整个解决方案(project)。这种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融入整个项目学习过程中,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档、学习知识、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学习程序而学习。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关键点:首先,教师需要关注项目式学习本身的关键性问题,即需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去设计一个有可行性,兼具实用价值的产品。在设计时,需要进行产品的可行性分析、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然后再对整个产品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所遇到的实际性问题,并将其转化成程序设计问题,最终变成一个数学问题。本研究将以程序设计中的《函数》章节为例,具体阐述一个项目式的教学过程。

三、利用项目教学完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具体路径

(一)通过项目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部分知识与前沿科技存在较大的差距。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通过项目教学法,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例如,在学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课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Word开展作文练习。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更为熟练地掌握Word的应用知识,其打字能力也可得到锻炼。当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知识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制作理科论文图表。高中理科知识的难度较大,其中包含表格、图组等内容,邀请学生利用Excel制作理科作业,可使学生更为熟练地掌握该软件的使用流程。

(二)透过项目教学提升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设施老化以及教学针对性不强,是影响教学工作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在改进的过程中,教师可首先通过项目教学法,将学生家庭中的设施资源对接到教学设计中,从而使设施老化的问题得以弥补。例如,教师可在“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一课中邀请学生在家中互发邮件。在我国的家庭中,互联网设施已经高度普及,教师可利用这部分资源为学生提供项目练习作业,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也将得到增强。同时教师可邀请学生依据自身的喜好与主观诉求,自主编制邮件内容。

可以说,基于工程思维视角的项目式学习为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依旧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项目式教学的整体流程,积极导向,合理设计,确保项目式学习的开展,真正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夏雪梅.在学科中进行项目化学习:学生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9(2).

[2]李梅.在线环境下项目化学习支架探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1).

[3]宋倩倩.项目式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少年,2019(12).

猜你喜欢

项目式学习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