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2021-11-19杨春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研究教师教学

杨春

合作学习是源自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 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 以小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教学中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强调师生、生生及全体学生间的互动,系统利用教 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来促进学习, 并以小组集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的进步,力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的个性学习为轴心,向着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方式转变。 可在课改推进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如小组活动重形式轻内容, 课堂纪律有时处于无序状态, 学生间缺乏高效的合作,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合作不够主动,有些合作甚至是一种赶“潮流”的合作,其实质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提高合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增强合作学习的协同性和互助性, 激发合作学习的竞争性和激励性, 从而提升小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我认为应从一下几点出发:

一,研究的目标

1、改革教学方式,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变“教”的 课堂为“学”的课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 融洽、 自由的环境。 2、通過研究,确立高效的小组建设模式,使合作学习由形式走 向实质,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合作的技能,达到六个研究①认真倾听的习惯和能力的研究;② 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 ③乐于交往协同互助能力的研究; ④质疑问难、深入思考能力的研究;⑤科学评价能力的研究;⑥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3、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教师要把握每一个教学良机,把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对倾听获取的情况 及时做出教学决策, 对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的反思, 在不断地反思中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组建设策略的研究 。

学生动员、分组:每个小组 4—6 人,其中每个小组好、中、 差搭配,有正、副组长,并对小组长进行培训指导。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继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1.师生合作,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尤其是要确定好预习目标,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确具体预习任务。 2.认真检查预习结果,精心设计预习检测试题。对于预习效果好 的学习合作小组要及时表扬,树立学习样板,介绍预习经验,在班级推广。 3.精心设计研究讨论的内容。内容要尽量具备可操作性,有利于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掌握新知识。 (1) 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重难点,结合班 级学生实际,师生共同设计既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产生内动 力,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让学生的思 维活动沿着目标方向有理有序的进展,提高同伴间合作作用效率。思 考题、讨论题力求富有科学性、故事性、趣味性、实用性、创新性也 就是说内容要尽量具备可操作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 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合 作精神和掌握新知识。(2)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具、学具,充分运用现有的教 学设备进行辅助学习,尤其要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与本学科的整合, 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创造学习的科学氖围,增强学习的趣味 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与竞争创 新意识。 (3)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①让每个学生有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想自己要想的问题。 ②让每个学生有发表意见、表达自己思维活动的机会,说自己想 说的话。 ②小组合作研讨是本模式的中心环节,要让学生有组内,组际、 展开热烈有序讨论的时间与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3.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调控合作活动。 学生讨论时,教师要顾及优等学生,对独特有创造性的见解给予 表扬鼓励。更要顾及到后进生,对讨论中出现的错误偏差及时疏导纠 正,扬长避短。 4.师生共同设计既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产生内动力,又 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上下功夫,以达到充 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的目的。 另外,本学期要在预习内容上下工夫。 其教学步骤基本如下: 第一步教师创设情境,出示要解决的问题第二步学生独立思考,动脑动手尝试解决问题,同时自学课本, 教师给予必要的提示与辅导。 第三步小组内部交流答案,探讨最佳方案,教师巡视情况。 第四步以小组为单位抽样展示尝试结论。学生自由发言评价,展 开讨论。 第五步教师简要小结,肯定对的,指出不足,适当讲解,并进行 相应的奖励及批评。

(3)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的探索 小组成员中的讨论、发言、作业的完成、互助、和成绩的进步等 都进行量化评价并开展竞赛。 (四)教师的合作 每周两个课时的集体备课,教师主要是探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教师每个月开展 4 个课时的听评课,取长补 短。适时开展教研组研究。有计划开展观摩和研究课,并开展经常性 的教学反思。

(五)总结与反思 总结阶段:在期末和平时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及时发现不足, 及时纠正偏差。教师做好阶段性总结,并适当改进方法提出下一步的 方案。认真记录实施过程和经验,积累第一手材料。

猜你喜欢

研究教师教学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秋天在哪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