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及创新探究

2021-11-19任昌洪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创新探究教学方法

任昌洪

摘要: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我国当前高中物理教学普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的,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学生对于物理的兴趣很难激发出来,导致可以教学效果很难提升。创新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学需要不断探索的路径,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引言

物理科目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高中物理教学大多以教师围绕教材内容授课为主要教学方式,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增强自身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思考,把高中物理和发展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相结合,积极改进课堂的教学氛围,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注重学生多方面知识的运用。

一、科学布置课堂环境,创设灵活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能使高中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学习活动,在舒适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要建设一个良好的课堂,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氛围,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符合高中学生实际个性和认知状况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在高中物理課程中,积极的教学活动会产生双重效果,如高中物理课教师可以有效地将生活与物理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学习线性传播、反射、折射等相关知识。例如,光的影响将随折射面而改变。教师可以通过详细的指导将学生的生活与物理结合起来,要结合生活现象对物理知识进行指导和分析,使理论知识更直观、生动,并与实践相结合,使记忆和学习更容易。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赞扬、鼓励他们,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扩大师生之间的距离,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创新性活动。

二、结合信息技术教学

教学体系需要跟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前进,教师应尝试多元化的教学创新,例如学生提出学习问题的方式,使学生跟随教师不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并督促学生进行不偏离物理学习主题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出教材中的知识深意,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基础知识与学科素养,奠定学生扎实的物理知识基础。也可以为学生营造发散自主学习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总结学习体验,加强与学生的信息互换,使教师能够真实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物理教学内容,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为初中物理教师增添了丰富的教学手段。需要指出的是,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丰富的教学素材,同时还包括了大量新颖的教学模式,微课教学、白板互动教学、模拟软件教学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况作出合理的选择。举例来说,在《欧姆定律》和《导体的电阻》教学案例中,就可以使用模拟软件做实践操作,做电子线路设计实验,包括线路设计错误出现的状况,例如二极管烧坏、电阻损坏、电容击穿等破坏性的实验测试。这些测试在现实实验中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并且电路和电子设备的损耗大,实验成本升高。但通过信息技术模拟这些实验,可以有效地降低实验风险,节约了实验成本。另外电子模拟软件还有一个有效的应用方式就是可以完整地保存实验录像,这样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利用实验录像来加深学习印象,并从中寻找自己在相关物理定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形成二次教学的效果。

三、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新高考政策的执行之下,考试大纲不再仅仅考量的是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更需要学生具备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近年来,高考物理试卷中的题目形式多样化,但是教材的更新速度却是有限的,在此情况下,物理题目就会涉及自然现象、现代社会以及科学信息等,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补充一些新鲜的案例和习题,还需要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在面对各类物理问题的时候能够具备一定解题思路。例如,在学习“波的形成和描述”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借用计算机、实验器材等教具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师做完演示实验之后,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类似波动的例子,并且为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思考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如,丝带抖动实验、桌面压直尺实验、水波实验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实验,并分析波出现的条件等,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尝试针对不同波动现象进行提问,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优化课后作业助力学生学习

在一个班级内部的学生,不可能在个性与学习进度方面做到“整齐划一”,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情况必然会存在差异。以往的课后作业内容为“一刀切”,忽视高中生的学习情况,导致优等生认为作业太简单、后进生认为作业太难,久而久之所有学生在面对作业时会选择“敷衍了事”,不会认真地完成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也失去了意义。要想解决上述情况,高中物理教师需要采取分层的课后作业布置方式,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针对化引导工作,在作业题目的数量、难易程度上,对课后作业进行合理分工,针对优等生、后进生和中等生布置不同内容的作业,同时利用课后作业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所有学生积极学习,真正学好物理学科。

结束语

高中物理教学要从上述几个方面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物理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授课中引导物理思维向深度发展,有效促进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蒋成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及创新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8):65-66.

[2]徐井华,张勇,汉语.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及创新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94-95.

[3]王艳.略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20(02):110.

猜你喜欢

创新探究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融媒体语境下民生新闻的崛起之路探索
中学地理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探究
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探析
我国高速公路融资方式的创新探究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