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翔:“法考郭德纲”的爆红之路

2021-11-19李蕊娟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张三法学教授

李蕊娟

“法学小王子”

今年44岁的罗翔文质彬彬,经常身穿西服、戴近视镜,操着一口湖南普通话上镜。但令人“上头”的是,印象里冷漠又刻板的法律条文,到他口中就变成了趣味脱口秀。“我用望远镜看女生宿舍构成犯罪吗?”“刀都捅断了还没把人捅死如何定罪?”“把你关在笼子里让狗来舔你,是刑讯逼供吗?”这些看似脑洞大开的问题,却让司法案例有了思考的趣味和深度。

网友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在弹幕上留言“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学法让我犯困,老罗让人清醒!”罗翔是北大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由于罗教授的法学课过于有趣,甚至能把枯燥的案件当相声讲,从2020年开始,他就成功火出圈,并喜提以下N个新身份:“法考界郭德纲”“刑法单口相声一级选手”“新晋B站顶流”“法外狂徒张三创始人”……他往镜头前一坐,就开始散发魅力,成了让无数网友上瘾的第一法考网红。

1977年,罗翔出生于湖南耒阳。他坦言自己小时候并不是一个好孩子,淘气的事儿没少干,“正因为我知道自己从来不是一个好孩子,所以更加认为,人是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管教,也是需要道德和法律约束的。”

高考时,父母帮罗翔填报了法律专业。1995年,他来到北京读大学。“很多人说我有讲课天赋,事实上,我小时候结巴,特别害怕在别人面前说话。刚来北京时,我的普通话说得很糟糕,经常被人嘲笑,有同学还经常故意逗我。所以,我那时还是有点自卑的。”

2000年,罗翔读研究生期间,曾给自考生讲课。所有的法学门类,他几乎都讲过。他讲课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可惜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学生们说听不懂我的普通话,后来上课时,我就把每一句话、每一个案例,都写在黑板上,写成逐字稿,甚至连‘下课了三个字也写出来。就这样,我讲课时按照稿子念,就不紧张了。语言也是相互融合的,讲得多了,自然就熟悉了。我现在说话不结巴了,普通话也好了一些。”

2005年,从北大法学院博士毕业后,罗翔成为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教师。在“政大”任教期间,罗翔每年都被学生选为“最受欢迎老师”,人称“法学小王子”。他的课一座难求,能容纳200人的大阶梯教室里,连过道里都坐满了旁听生。

罗翔觉得,法律不只是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而是融于生活的。于是,他便想到用一种更为轻松的方法让学生接受知识。在课堂上,他穿一身深色西装,桌子上是一本摊开的书,手边一个保温杯,一切都符合大众对法考老师的预期:严肃、无趣。然而,他只要一开口,就完全不一样了。“前一天有同学问了我一个惊世骇俗的问题,吓死我了。”罗翔身体后仰,提高音调,“如果有只熊猫要咬死我,我能不能把熊猫打死?”他略微停了一下,说:“这居然还要问吗?熊猫是国宝,但我们是人,我们是无价之宝。要是30天没吃饭,都快饿死了,见到熊猫我干吗?我直接吃掉它。”同学们瞬间被“引爆”,忍俊不禁地笑歪一片。

“法外狂徒张三”

2020年年初开始,有人将罗翔在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课堂上的授课视频,剪辑发布到了网上。这个幽默风趣的刑法学教授的名字,从此走进了普罗大众的视野。

2020年3月9日,或许是B站历史上最为神奇的一天。罗教授被网站邀请,开设了“罗翔说刑法”频道,凭着几句简单的开场白,便以旋风般的速度创下了纪录:一条视频,一级号,几天时间,收获100万粉丝!被誉为“2020最速百万粉传说”。

见自己如此受欢迎,罗翔就把自己讲授刑法课时的一些视频“搬”上了B站。一时间,网站上形成了“千军万马追罗翔法考”之势!前来“蹭课”的年轻网民,因他独树一帜的授课风格,而喜欢上了法学这门艰深的学科。

但该严肃的时候,罗教授也会认真告诫学生:“一次犯罪不过是污染了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却是污染了水源。我们要有美好的追求,虽然这个追寻是渐进的,但是我们要永远不灰心,不知疲倦地尽力而为。”

这些触及灵魂的话语,让学生们理解了什么是“法治之光”,这不仅仅是知识和技术,还是法治人的人性光辉和朴素良心。大家喜欢罗翔,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幽默和风趣,更因为他让人们认知到真正的法治精神,相信并努力去追求正义。

罗翔在视频中经常提到的“张三”,是他为了方便讲述案情而虚构的反派人物,因此人作恶多端,而被粉丝们称为“法外狂徒”。张三的经历总是很吸引人,一度为小伙伴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比如“张三趁女生在洗澡,抱走了她的财物、衣服,该定什么罪”,罗翔的解答是:这种使人失去反抗能力的就构成了抢劫罪。更有“张三的狗咬我,我把狗咬死了属于正当防卫吗”,他的解释是:当然属于。但如果狗没有主人,因为狗是没有法治观念的,那只能算作紧急避险。

将罗翔的每一期讲课视频拆解开来,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而其中的“举例”部分,是他最大的亮点。罗翔曾举过一个最出名的例子——“粪坑案”,其主题是探讨正当防卫。

20世纪80年代一个冬天,一名漂亮女子在半山腰碰到了歹徒张三,他想对她进行强暴。该女子一盘算,打也打不过,荒山野岭呼救也没人能听见!于是先假意答应下来,将张三带到一个“平坦的地方”——结冰的粪坑边上。到了地点,女子叫张三脱衣服,张三欣喜照办。脱衣服的时候人的眼睛会被暂时蒙住,趁着这个间隙,她飞起一脚将张三踢下了粪坑。张三试图往外爬,女子在他手上跺了一脚,他又掉了进去,又往上爬,再跺一脚,又掉了进去……如此来回三次,歹徒彻底掉了进去,再也没能爬出来。

当年,这个案件引起了诸多争议。不少学者认为,跺第一脚属于正当防卫,第二脚、第三脚就属于事后防卫,过当了!对这种显然囿于书本、脱离实践的说法,罗翔痛心疾首:“什么叫危險排除?什么叫事后防卫?你把自己代入一下,如果你是那个女的,你踩几脚?”

紧接着,他语调升起,大呼道:“我踩四脚,还得拿块砖往他头上砸!”随后,他不忘补充一句“砸的时候别把粪溅到自己身上”,话音未落,又做了一个整理衣服的动作。弹幕里,则是一片“哈哈哈哈哈哈”的快活气氛……

天变地变,道义不变

罗翔每讲出一个好玩的案例之后,往往会在最后一部分,来个举一反三,寻求法律深层次的意义,探求其元逻辑,并且力求在法律和道德之间做平衡。这是他课程的根本魅力所在。譬如“粪坑案”中的争议点,罗翔认为专家们的论调是完全的“事后诸葛亮”:人从来就不是完全的理性生物,因此执法者一定要处在当事者的角度去看问题。你把自己代入一下,代入成防卫人,不要过于苛求她!

罗翔在视频中讲的这些段子,有的来自法学界常年累积的经典案例,有的是他从书中看来的,有的则是他对一些案例进行了一些特殊的加工而成。“真正的知识就是要打动普通人的心。在授课过程中,我一直追求可以在严肃性和趣味性之间,找到一种好玩的切入点。”

曾经有人总结过自己成为“罗翔粉丝”的原因:“因段子而入坑,因知识而聆听,因思想而沉迷。”

一不小心成为网红后,罗翔有些警惕,“人一旦走红,就像飘向空中的气球,飘得太高,会担心爆掉,所以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把自己拉回来。”

但2020年9月8日,真性情的罗翔因为发布了一篇揭露名媛圈内幕的微博,而遭受网络暴力。有人私信骂他,有人打电话威胁他,那几天他不胜其扰,愤愤退出了微博。

与此同时,网上声讨他的声音也涌现了出来。有人说罗翔身为法学博士、政法大学教授,成天在网上“哗众取宠”,有失师道尊严!还有人说他列举的“张三案例”太低俗……对此,罗翔一笑置之,不予理会。反倒是他的学生、同行、粉丝们,开始为罗教授鸣不平。“犯罪分子做的事,本就不高雅好吧?”“羅教授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法律知识,总比关注明星八卦要好得多,即便这种知识是以段子的形式传播的!”

这件事也让罗翔再次审视自己,“我外公10年前临终的时候,曾给我们留下一封遗书,第一句话就是‘你当自卑视己,切勿狂妄自大!人生中常常事与愿违。人真正的卓越,在于知道自己是个普通人。从此我开始尽力做一些减法,拿出更多时间去教学、读书和思考。”

即便从老师转变为“网红大咖”,罗翔在业内的成就也有目共睹。他28岁就获得了北大刑法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研究所所长;多年来笔耕不辍,独自出版了《圆圈正义》《刑法学总则》等四本专著;在法学期刊上撰写发表了20余篇文章,又在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澎湃新闻等发表法律时评50余篇。

2020年12月,罗翔荣获“CCTV年度法治人物”;2021年3月,他在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第五季》上,又以机智幽默的表现圈粉无数……

对罗翔而言,研究法律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他奋斗一生的事业。“我非常欣赏英国剧作家切斯特顿的一句话:‘一个开放型的社会就像一张张开的口,当合下来的时候,一定要咬住某种坚实的东西。天变地变,道义不变!”

猜你喜欢

张三法学教授
试拳
浅谈开放教育法学思维的培养
黑格尔的第一节法学课
黑格尔的第一节法学课
失踪
开心格格
失踪
一碗红烧肉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