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校园琅琅书声

2021-11-19叶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18期
关键词:早读课效率目标

叶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六到七点,大脑在经过一整晚的休息之后,能够得到很好的恢复和缓解,正处于工作效率的高峰,所以,要科学合理的利用这段时间来进行对所学知识点的巩固。根据目前中学课程安排,语文课每天1个课时,一周不过5个课时。要想只靠课堂时间牢固掌握知识点,是有一定难度的。基于此,课程安排增设了一周两节的语文早读课,虽然每节课只有短短30分钟,但是只要师生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起来,定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早读既能够增强记忆巩固落实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一天学习的精气神;在培养学生语感、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读书习惯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纵观现在中学生的早读现况,不免令人担忧。本该书声琅琅的早读校园,却只能听见极少数学生的读书声。更多的是流于形式,不少学生滥竽充数、只见其人不闻其声、完成其他科目作业、有的甚至假借背诵名目和同学聊天,早读的教室里很难感受到学生朝气蓬勃的精气神,这样的早读效率肯定是不高的。长此以往下去,不但无法做到巩固语文教学的效果,反而朗读和文学鉴赏能力不能得到提高,甚至由此丧失对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

针对这些不良现状,提高语文早读效率迫在眉睫。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我想从营造氛围、明确内容、创新形式、及时反馈这四个方面谈谈个人建议。

一、创氛围,激兴趣

布鲁纳说过,当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学习氛围下,能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这种积极情绪的影响下会慢慢地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转变为自主学习。早读课亦如此。如果在语文早读课中,针对传统的单一、枯燥、呆板,我们营造一种灵活、生动、富有趣味性于一体的氛围,那么相信学生会感受到轻松、快乐。也就能慢慢地提高对早读课的兴趣。在平时的早读课中,我经常采用以下方式创造良好的氛围:一是每节课请朗诵水平较好的同学进行带读。在学生表现欲的推动下,引入这种竞争机制,有助于形成竞相朗读的学习氛围;二是师生共参与。教师不仅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早读课中,营造人人开口的早读氛围。看到老师也在早读,一些不好意思开口的学生也会慢慢打消顾虑。

二、定目标,分层次

随着课程难度的逐步加深,如果没有定目标,会导致学生没有学习方向,不在状态,学习效率自然就不会有提高。而有了目标,学生就知道朝着既定方向去努力。哲学家爱默生曾说过,当一个人有了目标,并且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能够打败他。由此可见,制定目标的重要性。这里就要求老师为学生定好目标。我会在每节早读课前根据课程安排提前板书早读内容,让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规划。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老夫子就提出对学生要因材施教,这条教学原则在当代的素质教育中仍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我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布置难度不同的早读内容,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任务,同时也不至于因为有难度的目标影响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一是对于学困生,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以基础知识为主,让他们做到熟读课文中的字词句。二是对于基础不错的学生,布置任务的同时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高要求,以背诵或默写重点词语句段为主。

随着早读训练的进一步开展,早读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就要求教师要逐步对他们提高要求,对慢慢提高早读目标的难度,让学生慢慢进步,从而树立他们的信心。如在八年级下册的教学中,第三单元《桃花源记》一课的内容需要学生重点掌握。根据文言文知识积累的特点,理解、背诵、默写不能忽视,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不一,我为他们设置了以下目标:(1)学困生一类,他们可能因为基础不好或者学习习惯及方法有误等问题,对以文言文为内容的早读很排斥,面对老师提出的背诵、翻译全文等任务就会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在这里给他们定的目标一定不能和基础较好的学生一样,避免他们产生畏难心理。所以我给他们定下以下目标:能熟读全文,重点句子能背诵、默写;课下注释重点实词&虚词掌握50%。(2)对于潜能生,他们的基础良好,但是在学习上和优等生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挖掘自身的潜力,有一定的进步空间。我给他们定下以下目标:背诵、默写原文;重点实词虚词、全文翻译。(3)对于优等生,他们的基础牢固,在掌握了课本上知识之后需要进行拓展,我会根据本文的特点增加群文阅读材料,一方面可以考察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宽知识面,积累课外知识。我给他们定下以下目标:背诵、默写、翻译全文;朗读理解《桃源与沅州》。

三、新形式,提效率

我们经常说早读就是以“读”为主,传统的早读的形式较为固定,都是在教室内以齐读或自由朗读,但是对于这种单一的形式学生很容易感到厌倦,从而在早读过程中会出现心不在焉的状态。这样一来,早读的效果就难以保证。

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情、课文内容以及文章体裁的不同,从组织形式以及阅读内容上適当改变早读的形式,在传统的早读活动中加入小组朗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诵、户外朗读等多种形式。形式多样的早读,可以带给学生不同以往的感受,够调动学生开口朗读的积极性,故而提高早读的效率。根据语文学科的特性来看,应该重视其开放性,体现早读内容方面,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之上,也要注意其课外的延伸。在巩固好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后,适当加入其他的早读内容。我会在下课前10分钟,将一些课外名家作品充实到早读的内容中,既可以丰富学生早读的内容,也可以在朗读过程中提高学生们情感价值观及审美能力;学生的优秀作文也可以在早读中通过朗读的形式来分享;亦或根据单元主题内容开展小型的演讲或者辩论……早读内容丰富了,并且时常创新,学生就会对此产生兴趣,慢慢开始期待、喜欢早读,这样一来,早读的效率能够得到提高。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时候,单元主题是“演讲”,要求学生能正确撰写演讲稿。在本单元为期两周的教学活动中,我在每个早读的前一天会布置演讲主题“如何远离手机诱惑”“我有一个梦”,学生会提前准备好演讲稿,在早读下课前10分钟自由演讲,活动的加入让他们的热情空前高涨,对于后面的早读也更加期待。

四、重反馈,施奖惩

任务有落实,反馈需及时。定下了早读目标,就一定要检查否则会给学生“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觉得老师不过如此,说说而已。久而久之学生的惰性就会显现出来,对老师布置的任务置若罔闻。

我经常在下课前的3-5分钟对当天的早读任务进行检测和总结,利用默写、背诵或者其他的表现形式来进行检测。对于检查结果,奖惩并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学生当场及时给予口头表扬,对于没完成当节课任务的学生限期完成或者在老师帮助下及时完成,不能将没完成的任务“滚雪球”般累积。这种带有奖惩制度的检查,对于巩固学科知识、提高早读效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进行以“本册8首课外古诗词背诵”为目标的早读时,我会在下课前3分钟进行检查,70%的学生能够完成任务,但是剩下的30%学生,让他们自己定下期限,自己定下的目标,最后都能够在期限之内完成,并且当堂表扬完成任务的学生和进步生。所有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我会在课堂上进行默写以达到教学目的。

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也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途径,巩固旧知,预习新知,所以提高早读效率极为重要。

只要教师要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营造好氛围、确定好目标、创设出形式、及时检测,这样学生就会“读”出精神,“读”效率,“读”出成绩,校园内也必将重现琅琅书声。

猜你喜欢

早读课效率目标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提高语文早读课效率的途径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高效运用高中语文早读课的方法
提高早读课效率的五项举措
跟踪导练(一)2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