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感文人高士文化陶瓷创作的创新

2021-11-19李金朱

景德镇陶瓷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士瓷画文人

李金朱

何为文人高士,简扼地说来,文人高士盖指历朝历代博学多才、品行高尚、超脱世俗的隐居山野田园之雅士。他们由于仕途不畅或个中某种原因而归隐与逸致深山民间,开拓了中国山林文化、田园文化,对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文人高士文化源远流长,崇尚“士”文化,成为了中国历代文人墨客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文人高士清高不仕,他们归隐与逸致,潜心钻研,对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说,高士文化,是中囯“士”文化的重要标志。随着文人高士文化的逐渐成熟,尤其在人物画方面的突出体现,他们通过国画、水彩画等画种载体,尽情地将李白的豪放、杜甫的隐忍以及李商隐的多情等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了高士绘画的艺术特证与文化精髓。在高士文化的影响下,许多瓷画艺术家以极其鲜明的艺术特征和审美特点表现着文人高士和人物绘画,可以说是这种审美文化的迁移和思潮的推进,让人们对陶瓷艺术的热爱度不断升温,文人高士和人物绘画也顺理成章地成为陶瓷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笔者是位文人高士和陶瓷人物绘画的创作者,长期以来,对传统文人高士和人物绘画颇有研究,作品多以历代高士文人题材为主。创作过程中,本人认真研究了清末民初“珠山八友”中先辈人物绘画的创作经验,吸取了前辈人物绘画的精华。领略了王大凡瓷画作品中明显的儒家思想及高士文人和人文情怀,体会到了将典故、文人诗、书画及印为一体,注重工艺的完美结合,注重融合哲学思想,使其成为创作个性的最高境界。

谢赫论画的“六法”之一是为“气韵生动”,没有“气韵生动”,就没有艺术生命。追求“气韵”,是每幅作品的灵魂。在《唐英陶冶图》中,笔者把握“气韵”,热情歌颂督陶官唐英励精图治、精心冶陶的精神,以简洁的画面描绘着古镇远山近水,由诗入画刻画着勤劳的制瓷工匠,在唐英的身体力行带领下,为陶瓷文化的进步而劳作。作品塑造的人物形活神现,神奕形佳,注重体积感和画面的留白章法,显示飘逸之美和力量之美。并以“高山崇岭掏新土、水洗沉浆炼精泥、轻拉细琢成大器、烈焰燃情现玉瓷”诗文配画,烘托出了作品的艺术底蕴。

古人云,神者形也,形即神也,形之于神,不得有异。笔者认为,随意变形,是当今某些人物画的毛病之一。美术属视觉范畴,作画根本无中西之分,美不美的关键存在于形式的表现。上个世纪留法的艺术家林风眠、徐悲鸿、赵无极、吴冠中、常玉等艺术家,都在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交融中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和风格,创作出一大批旷世之作。作为陶瓷艺术的创作者,在陶瓷自身独特的文化土壤中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就是东西方文化、审美和材料魅力于一身的陶瓷。创作者必须在生活中反复寻找的是自然,寻找泥土与窑火中产生的“艺术语言”,追求自然求同“造化”相协调的感觉,给予人们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作品。笔者在《把酒问月》中,以夸张的手法描绘李白形象,以追求新、奇、古、怪,甚至把以丑为美为造型艺术的最高要求,达到以形写神、神自形来的艺术目的,以此凸现出作品中人物仙风道骨的内心情感、精神境界及其“斗酒诗百篇”大文豪之范儿。笔者在《东坡爱竹》中,白色釉瓷面上用黑色颜料绘制出墨竹,辅染赭石和水绿、草绿、淡绿等彩色。画面修竹高低有致,浓写淡绘分明、墨色变化丰富,竹叶下笔略带藏锋,撇出先重后轻,叶尖笔锋突出,较为尖利。奇石略以浓淡墨色勾绘,以皴笔点苔加以渲染,徒增画面疏秀空灵,韵味悠长。清新湿润、飘浮的竹叶,让人恍惚天空烟云浮动,更闻风雨飒飒之声,衬托东坡掩书赏竹,使得作品的装饰艺术效果具秀美、俊雅、持重、朴实而又富丽堂皇的特点。寥寥数笔,雅致、简洁中凸显苏东坡谦谦君子之风和钟爱翠竹“高风亮节”情怀。

进入艺术创作,对每位创作者来说,犹如坠入了一个诗性的世界。如何把握自己的作品与时俱进,是我们每位陶艺工作者面临的大问题。不进则退,我们如是站在前辈艺术家的肩膀上墨守成规的“啃老族”,就无法以传统的创作经验去创作现代作品。尤为文人高士绘画作品,其题材、理念、材质的创作意义,愈显创新的迫切。当前的景德镇,可以说是艺术陶瓷创作的天堂,为艺术家不断创新提供了极为良好的创作环境。为此,笔者对文人高士绘画创作如何创新,有几点较为深刻的认识,现简扼叙述,意在抛砖引玉,引来锦囊妙计。

1、综观当下中国瓷画的发展现状,新工艺技法的创新、多种材料的综合使用、三维空间形态的混合表达、主题思想及个人艺术情怀和哲学的思考都在瓷画创作上充分展现,审美的多样性选择使瓷画的表现有了更多的拓展,使当代陶瓷艺术有了可喜的变化与现象。这些条件,为文人高士绘画在传承传统、延续、弘扬和光大夯实了基础,形成了理论影响力,使文人高士艺术走出单一国画或装饰及传统题材,走向更为开阔的瓷画艺术空间。要深入研究文人高士文化历史,探索和打造陶瓷语言体系,建立陶瓷语言系统。笔者想,这种体系和系统,与其他画种相比,不仅不会逊色,而且更为中国美术提供相当强大的理论依托。只有这样,文人高士文化的发展就有充分的话语权。

2、瓷画作为本土的文化与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技法与语言,它的语言就是瓷画艺术与中国水墨画的完美结合。当前有些文人高士瓷画过于传统呆板,缺乏中国水墨国画的韵味,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传统瓷画由于是玻璃体材质,水墨是无法掺透的,所以,想融合水墨画或水彩画的效果,其难度确实很大。当代文人瓷画创作者不仅要在工艺技法上创新,在胸襟上要放大,要让更多的外界艺术家参与其中,形成跨界融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性场面,充分推动当代瓷画艺术语言的树立和影响力。

3、文人高士绘画艺术陶瓷创作工艺必须创新,注重作品的工艺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文人高士文化创作不能总围绕老的一套来做,传统的要认真的传承,技法上要努力创新,这是关键。笔者在陶瓷的工艺技法上就有所创新突破:首先改进陶瓷釉面的吸水率,再结合便捷的陶瓷包装颜料,改良传统陶瓷彩绘的使用习惯,使瓷上绘画达到如同在宣纸上作画一样方便。我们在创作时必须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要有新的东西,用新思想、新材料,表现当代陶瓷艺术的新形式。在创作中注重于装饰手法,比如还可以用高温色釉来做衬景,研制预想的色釉色彩,做荷叶的斑点,衬托作品的意境。也就是说,无论是绘画和工艺,我们的前辈陶艺家已经做到了极致,我们要在前辈的基础上运用好新材料,让瓷画有自己的话语权。如“坦培拉”是西方古典油画的技法,“坦培拉”绘画技法在历代西方画坛都有一席之地。现代西方画家在研究古典绘画作品时重新发现了它的艺术内涵,进一步拓展了“坦培拉”绘画的表现空间。陶瓷大学教师戴清泉成功地将“坦培拉”植入陶瓷绘画艺术,提出瓷本“坦培拉”,得到他众多导师的赞许。这种将西方古典油画最古老的技法与中国最古老的陶瓷结合在一起的创作思维,再加上瓷画具有的三维空间特点,给予现代瓷画发展空间与广阔的前景。

4、艺术是和时代相关的。文人高士文化怎样体现“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是我们创作中必定思考的问题。纵观各个时期的陶瓷艺术作品,毎个历史时期的作品都有其自身的文化特点和时代审美意志。而优秀的陶瓷艺术作品最能体现出时代精神以及时代审美意志,从而引领、代表着陶瓷艺术的发展方向。它的精神内涵总是不自觉地在造型等工艺上有所表现。近十年来,景德镇陶瓷绘画发展得很快,特别是一批“景漂景归”艺术家的作品面貌一新,而且很有瓷味。一件件优秀的瓷画作品,讲究“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为我们创新文人高士文化绘画提供了很好很多经验,这就是艺术性。这种艺术要求创作者必须从技术的层面升华到精神的层面,它包括材料的创新运用。只有赋予技术之美,“高士”瓷画的创作才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它不仅重在写实,更重在传神达意,形神兼备。在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要注重对人物艺术形象的刻画,做到轮廓清晰、结构严谨、线型协调,把画面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见解,贯穿于整个人物形象中。以前卫精神面貌和精湛的匠心技巧相结合,创作出的作品才能高境界,才是时代的臻品。

5、“高士”瓷画要学习外来文化的精华。“高士”瓷画艺术创作主要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但也要在外来文化的交流互鉴中有新的创新。相较于西方的油画水彩,瓷画作品色彩上不是那么绚丽惹眼。但随着时代市场的需要,瓷画艺术创作与高温色釉窑变彩绘画艺术相融合,在烧制后呈现丰富的色彩,给人以视觉的极致美感,其厚重又不失晶莹剔透,肌理变化细腻清晰,是陶瓷绘画艺术创作的又一大进步。“高士”瓷画需要不断地改进发展,就应该在吸取前人绘制经验的基础上,还要学习外来文化,在色彩上有一定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高士”瓷画艺术更加丰富,更具感染力。

创新,是人类社会前行的不竭动力,也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坚实基础,是不满足于既有成就,渴望突破自我的精神,更是引领世界进步的力量。创新代表着一种生存的态度,蕴含着无穷的激情与智慧。“高士”瓷画的创作与创新,更是如此,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让作品融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才能更好地弘扬文人高士文化。

猜你喜欢

高士瓷画文人
基于意象思维的瓷画龙江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邱雁芳 石间文人气
闲心
闲情
闲情
文人吃蛙
蒋晓贝瓷画艺术作品
瓷画猫系列作品
王清丽瓷画
邵洵美:文人中的性情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