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宏史诗 经典铸魂
——《伟大征程》的艺术与教育价值审视
2021-11-19李馨
李 馨
2021年6月28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圆满落下帷幕。120分钟的演出以大型情景史诗的艺术形式壮丽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初心如磐、气吞山河的气势贯穿始终,凝结着主创团队独具匠心的设计与深思熟虑的打磨,生动地展现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和伟大壮举。演出气势恢宏,激荡了人们心底的豪情与骄傲,更产生了“培根铸魂”的教育意义。《伟大征程》作为讴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最具代表性的情景史诗,艺术地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情景和情感的同频,也实现了党史传承与青年学子精神洗礼的共振。
一、艺术与史诗的共振:传承百年党史精神谱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1]百年党史,就是一部用千万共产党人的生命和奉献精神创造的壮丽史诗。《伟大征程》的主创团队以百年的时间轴为叙述时间依托,按史诗的结构和手法进行艺术提炼,以史为魂,构筑史诗的美学品格,最终向亿万观众阐释: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由序幕、4个篇章、尾声,总共23个节目组成。“史”中有“诗”,“诗”中见“史”,“人”与“事”紧密结合,抒情与叙事并重。序幕“启航”,营造了中华儿女喜迎党的百年盛典的场景,庄严昂扬,又令人激动、振奋。再现了近代仁人志士寻找救国真理的艰难历程,以及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时刻。第一篇章“浴火前行”再现1921年到1949年的28年,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场景。第二篇章“风雨无阻”,表现党团结并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激情与苦干。第三篇章“激流勇进”,讲述中国共产党以公仆意识,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功绩。第四篇章“锦绣前程”,展望新时代的壮阔图景,展望伟大复兴。尾声“领航”,在高亢深情的歌曲《领航》《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与舞蹈中开启新的百年。伟大史诗重现伟大征程,正如总导演陈维亚所说:“我们需要用艺术的语言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我们也要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血脉相连、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2]
整台演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奋斗史、创业史,集中呈现出其中的理想信念,将极具代表性的历史画面与精神力量给予集中的、艺术性的体现。《伟大征程》是一场新时代视角下再现、传承、弘扬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的乐舞华章,23个节目呈现了党的精神谱系。第一篇章突出“思想引领、奋战斗争”;第二篇章描绘“保家卫国、建设家园”;第三篇章呈现“社会变革、自强不息”;第四篇章彰显“伟大谋划、东方崛起”。4个篇章提取百年党史的重要节点和片段,以艺术性的手法凝练出中国共产党百年伟业的4个伟大历程,锻造出伟大精神的画面。也正是因为完整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才造就这一令人振奋的史诗式演出。
二、宏大与多元的融通:打造红色艺术高峰之作
《伟大征程》获得了高度评价,引发了社会的热烈反响。作为新时代首部呈现中国共产党百年伟业、百年精神谱系的艺术大作,《伟大征程》为新时代舞蹈作品提供了创新借鉴,奠定了自身在中国情景史诗中的高峰地位,在中国舞蹈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宏大之象:“高峰艺术”的塑造手法
《伟大征程》的舞台、音乐、人员组成等无一不是大手笔、大布局,以宏阔的场景将建党百年各个时期的重要画面不断叠加、重复,恢宏的气势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大格局、大气象,体现了百年庆典应有的仪式感。[3]“宏大”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大型”。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演出场所的宏大。主场和排练场舞台的搭建总面积约25 000平方米,正式演出中,主表演区面积约10 000平方米,堪称国内表演舞台之最。二是演职人员之“宏大”。演职人员1万余人,仅开场节目“盛典仪式”中就使用了3 000名演员,他们从始至终没有移动调度,却准确地展现了华夏儿女喜迎建党百年盛典的真挚情感,宏大的演员阵容和宏大的场景共同营造了庄严凝重又昂扬热烈的仪式场面。三是剧场形式的宏大。主创团队开创性地将“广场舞蹈”与“剧场舞蹈”融合:“广场舞蹈”场面宏大,营造恢宏情境;“剧场舞蹈”深刻细腻,精准地刻画人物。四是精神意向之宏大。所有演员在10 000平方米的舞台上整齐划一,深刻精准地演绎每一个作品,表演者精神状态与身体高度集中、高度默契、高度统一,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得到全面迸发。
为了将以上艺术要素结合为一体,编导团队找到了最契合的艺术手段——契合党史的重要时间点瞬间,以群体造型形成百年党史的定格和“人民的力量”。如“盛典仪式”中,群像不仅凝聚了视觉,也在身体的律动中“造景”:中心舞台演员高举鲜花,昂首挺胸,以身躯带动花束产生层层浪花的效果,以反复蹲起变化构图,丰富画面层次。广阔的舞台空间中,演员手中的发光盘组成巨大的“100”造型与党徽图案;两侧旋转舞台上的战士们以身体形塑铜像,长达半个小时岿然不动,始终保持全心投入的状态。随着雄壮的合唱响起:“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这一刻,群舞群像的气势和宏大的空间在不同的场域中融为一体,情感的交融、精神的凝结瞬间集中迸发,令观众动容。“向前 向前 向前”节目呈现了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通过大型群舞演绎解放军战士的战斗场景,以整体搭肩起伏、举枪呐喊的动作,以群体调度的传导队形,构建出“波涛汹涌”的效果和“V”字形前冲的调度,营造了强渡长江的战略进攻场面,将宏大的舞台空间予以充分运用。群舞以群像凝结“进攻”“吹号”“冲锋”造型,进退紧凑的步伐和阵势穿插呈现,舞台群舞群像动静相宜、默契配合,短短2分钟的节目高度浓缩,以群体的力量准确刻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姿豪情。
这些“宏大”的空间、剧场对创作者、排练者、表演者均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为此,主创团队与领导小组设定了A、B两个排练场地,B场地中又划出7个排练分场地,所有演员战风沙、抗酷暑、冒雨水,在磨砺动作的过程中深深潜沉。经过了长达3个月艰苦的排练,演员们以舞姿追随探索者披荆斩棘寻找光明的理想,以激情的步履展现新中国建设的欣欣向荣与意气风发。终于在千人合舞、千人齐舞的时刻,以群舞创造了群像,凝聚了精神指向、统一了认知、磨合了审美、展现了价值观念,将“宏大”变为整一,变为一个团结一致、高度契合的集体。在千人重迭的强化中,实现了在追随信仰中锻造信仰,在传承信念中坚定信念,他们演绎革命历程的情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自觉,通过宏大的艺术手法实现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和精神感染力,艺术的涵育价值也由此而生。
(二)多元通融:艺术交互的通感
《伟大征程》以多种艺术形式营造身临其境的“情景”,通过科技与艺术结合、多种艺术互动的手法、视频语言与舞台背景交互呈现,刻画着革命人物的思想灵魂,激发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崇高敬意。
在科技与艺术结合方面,舞台上使用大型屏幕作为背景,主屏幕LED长174米、宽29.5米,总面积达 5 133平方米,主屏幕两侧有2 300平方米的旗帜状侧副屏。主舞台区域地面装置了30米×9米的LED活动地屏,最大翻转角度可达85°,用以拉近观演距离,聚焦细节画面,强化戏剧环境,加上投影、虚拟拍摄等技术,打造了全方位的立体空间,给予创作者多手段、全方位的创作可能。与此同时,舞台上还有4 000多只电脑灯、200多台主音箱、500多个缓冲音箱的设置。8个8米×6米的移动台阶,其中左右4台为前后左右自由移动旋转台阶,中间4台为带翻起功能的自由移动台阶。舞台前区还设有3个3~5米的正方形升降舞台,将整个舞台打造成一个巨大的沉浸式表演空间。声、光、电、影,交叉呈现,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使多种艺术效果交互呈现,令观者目不暇接。沉浸式舞台和灯光舞美等高科技手段重现历史画面,让人们重回、重温革命历史,穿越时空,横跨地域,情景交融。如“战旗美如画”这一节目,以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书写家书的短片开始,而后演员疾速上场衔接,舞台即刻成为烽火四燃的战场。战车、高射炮驶向“战场”,一座大桥出现在舞台上。在一段激昂急促的舞蹈后,主舞台的LED活动地屏中缓缓升起一座山脉。演员们不断冲向“山巅”,纷纷倒下却又奋不顾身地向上冲去,彰显昂扬斗志和无畏精神。“山巅”上出现了英雄“王成”的身影,高声呼喊道:“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视频、灯效“炮火轰鸣”,屏幕上更增加了炮火交加的特效镜头。英雄震撼人心的呼喊后,舞台上安静了下来,渐渐传来《英雄赞歌》深情悠扬的旋律:“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经典的旋律,恢宏的画面,所有演员深情地凝望“山巅”上的“王成”。这一瞬,英雄崇高的精神与伟岸的形象成为永恒;这一瞬,观众的真挚情感迸发,情感的共鸣呼应了艺术上的纯粹——唯有致敬,再无其他。
在多种艺术形式共融中,2个小时的文艺演出包含了舞蹈、音乐、戏曲和影视片段等多种样式。尤其是影视片段,让大型LED组屏发挥了多重功能。演出播放了5个先导片、7条国家领导人视频、17条背景视频、110多个场景,LED组屏串起整台演出的精神传达,承担着4个篇章的时空切换,以影像演绎建党百年的伟大瞬间。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使舞台如播放的电影,每一名演员都是完成这部巨片的演绎者和传播者。在时空更迭中,舞台一切皆是语言,语言的渲染牵动观者的心绪,如亲历般的回溯,远比说教与灌输更为深刻隽永。这样的表现手法,融合了宏大与细致,既展现了历史的画面,又在镜头拉近中细腻地阐释人物内心深处最动人的情怀,在时空切换中紧扣观者的心弦,迅速地使演员与观众融入彼时、彼刻,走近彼人、彼情,让人们在心灵得到震荡的同时,萌发深刻的崇敬与尊重,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净化心灵、升华境界。
《伟大征程》以多种艺术营造情境,高质量的舞台表演和舞台技术手段的融合,让观众通过感同身受的体验,通过听觉、视觉、想象、共鸣等实现通感,获得高度的共情与精神的鼓舞,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历史的参与感,深化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体验和感悟。
三、涵育与传承的灌铸:身临其境中培育坚定信念
《伟大征程》对内心视像和精神世界的召唤与引领作用远大于说教,尤其是对于青年学子,更有深刻的力量。演出汇集五湖四海70余家演出单位约8 000名参演人员,近30所大中学校约8 000名学生组成合唱队。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等演出单位集结,将此次重大文艺演出作为最生动的艺术化党史学习和教育时刻。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学院此次派出1 005名学生参加排练和演出,贯穿演出篇章的14个节目。1 005名学生将深情融入党史,用身体语言演绎党的百年征程中感人肺腑的一幕幕场景。在创、排、演过程中,随着身体的磨砺,在一幅幅画面的凝结中,一次次舞步的跳跃中,参演人员追随革命先辈的奋斗征程,不畏艰难,以《伟大征程》为载体,经历了人生中最直接、最深刻、最难忘的党史学习,逐渐完成精神的追随和信念的塑造。对这些青年舞者而言,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是一堂内容饱满、形式新颖、价值深远的党史教育课和美育实践课。
(一)在训练中打磨吃苦耐劳品质
百年党史涌动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高尚作风和宝贵品格,也是推动新时代中国舞蹈教育事业新发展,让艺术工作者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契机。对于笔者而言,作为北京舞蹈学院学生管理的主要负责人,深知艺术实践活动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渠道。《伟大征程》的演出是恢宏感人的,但过程是艰难的,正如百年党史的开篇是筚路蓝缕的艰难“生存史”,《伟大征程》的排练使学子们深刻地体会了筚路蓝缕、吃苦耐劳的磨炼与可贵。万事开头难,2021年4月,北京舞蹈学院400余名学生同北京戏曲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河北梆子剧团等院校的学生们,怀揣憧憬进驻B场地开始排练。舞者的身体是美的,但这美的身体却承受着另一种磨砺:迈出象牙塔,接受无遮挡的自然排练场和露天的演出条件考验。舞者们早出晚归,一日三次用步履度量B场地的水泥道,鞋底磨穿是家常便饭,狂风怒刮、大雨滂沱、烈日灼烤更锤炼着每一名参演学子的意志。排练之余,过去种种习以为常的生活如休闲、娱乐渐渐退出,取而代之的是整理内务、重复训练、读书学习。排练后期,参演学子们往返于A、B两地,乘坐大巴,日夜奔波,通宵达旦地走台、合光、联排。每一次出行与归来,生病与伤痛,都挑战着生理与心理的极限。舞者的身体是真实、敏锐而鲜活的,艰苦的训练让所有参演人员深刻体验了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的生存之艰和切身之痛。
6月25日带观众预演现场,同学们与一场倾盆大雨相遇。那日20:00,国家体育场迎来了满怀期待的首都各界观众,演出进行到20:30,雷阵雨突然来袭。作为职业舞者,我们知道演出一旦拉开帷幕就意味着展开了一段没有回头路的历程。无论前方有何艰难,只要观众不离场,演出便一定要继续!对讲机中传来导演坚定的指令:“继续表演!”演员们在风雨交加中保持着饱满的情绪坚持完成每一个表演细节。“命运与共”节目中,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的小同学们更是露出了灿烂的笑颜,迎着风雨铿锵有力地完成了每一个动作,舞出了傲雪迎霜的气势,全场观众为之喝彩。这一刻,演员的担当与坚守,成为每一名舞者心中永远的记忆与前行的力量。
新的环境、新的要求,来自各方的种种检查,着实是考验作风与品质的时刻。随着排练的推进和深入,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参演同学身上逐步强化,以身坚持、以身践行、以身呈现,支撑舞步的是坚定信念,这赋予了所有演职人员强大的力量。
(二)在表演中追随革命先烈历程
“将党史教育贯通艺术要素,将艺术表达融入党史教育,有益于实现党的精神谱系与高等艺术教育内涵建设的深度融合。”[4]《伟大征程》将党的百年历程浓缩在120分钟内,使舞蹈学子们在表演的同时完成对百年党史最直接的学习,对党的精神最深刻的领悟。
首先,它引导舞蹈学子领悟“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原点。第一篇章“浴火前行·起义起义”,扮演烈士的演员手戴镣铐,步履沉重,踉跄前行,眼神却坚定无比,身体连续仰、俯、跌扑在地的动作,将共产党人敢于牺牲、勇往直前的坚定刻画得淋漓尽致。每一次排练都要在坚硬的地面上几十次地反复完成这一动作,同学们膝盖磨破、结疤,再磨破,挑战着体能的极限,打磨着执着的信念。节目结束时,“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的呐喊真正发自肺腑,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这一刻,剧中人的灵魂已深深镌刻在同学们的心中。他们光辉的形象矗立在同学们艰苦训练的路上,也将在未来永远地矗立在心中。
其次,它带领舞蹈学子重走“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历程。第二篇章“风雨无阻”,铁人精神、劳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一个精神就是一座丰碑,饰演模范就是学习模范的过程。在塑造“纺织女工”和“石油工人”等角色的过程中,学子们感受到平凡而伟大的人物的力量。第三篇章“激流勇进”,用载歌载舞的音乐剧,生动演绎“特区畅想曲”,尽显“特区精神”,令人耳目一新。流畅优美的华尔兹表演了“回归时刻”,红、绿两种颜色的裙摆摇曳生姿,舞台上五星红旗飘扬、礼花满天、人声欢腾,展现了中华儿女喜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怀抱的荣耀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5]同学们在排练和演出中亲历了兼容并蓄、敢闯敢试的时代风范,体会到建设祖国、干事创业的积极状态,在艺术实践中品味了中华儿女敢做时代弄潮儿的创业激情。
最后,它激励舞蹈学子走向“创造辉煌开辟天地”的未来。第四篇章“锦绣前程”重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革故鼎新、励精图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崭新画面。“东方奇迹”节目的排练过程中,同学们亲历了多次磨合调整。如何能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家园以戏剧与歌舞的形式予以恰如其分的表达?如何能将党对人民庄严的承诺艺术化地反映在舞台上?同学们不停地探索,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及重新排练,在舞姿的磨砺中,逐渐认知党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不懈奋斗的艰难;在反复的表演过程中,感受到脱贫攻坚改变中国人民忍饥挨饿、生活困顿局面之不易。随着节目效果的不断完善,表演者自身情绪与节目共融,感受到人民群众真正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真正理解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背后的寓意。“人民至上”节目讴歌伟大抗疫精神。芭蕾舞学子饰演涅槃的凤凰,足尖轻舞,展翅盘旋,为逆行者礼赞,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情怀起舞,表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果断决策,带领全国人民全力抗击疫情的情景。一袭红裙颂英豪,源自西方的芭蕾舞在中国舞者的演绎下,以圣洁与超越的审美,呈现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的境界。美是有力量的。因此,在排练过程中哪怕水泥地磨破了芭蕾舞鞋与双脚,哪怕通宵连排无法休息,同学们也没有懈怠,始终严格恪守纪律,努力诠释每一个动作。
(三)在传承中领略中华文化境界
纵观《伟大征程》,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时代精神一脉相承,展现中华文化继往开来的无穷生机,厚重的文化浸润着同学们的身心。对于新时代中国文艺事业的担当者来说,在伟大史诗演绎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领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真谛,意义非凡。
《伟大征程》抒发了中华文化的境界。第四篇章中的“新的天地”是整台演出的高潮与亮点。百面大鼓空中齐鸣,一面直径10米的巨型大鼓在舞台中威武盘旋,百名号手奏响号角,550名旗手挥舞着红色旗帜奔腾而出,飞舞着不断变换的旗阵,他们奋力奔向战旗飘扬的方向,在抗争中感受力量,一幅蓬勃发展的图景惊艳了全场。天际恢宏,鼓乐齐鸣,旗帜招展,共谱华章。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誉为“群音之长”,它表示着新征程,代表了民族的魂魄,也敲响了时代的最强音。而旗帜是指引前进方向的号令,更是胜利的象征。壮美的场景不仅描绘了中华儿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场面,也在“鼓之舞之”的传统艺术境界中展现新时代民族复兴的画卷。抒发情怀、讴歌时代,需要以扣人心弦的表现方式来演绎,而从中华文化的传统中走来,展现时代面貌的融合,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生命之源。第四篇章的最后一个节目“命运与共”,以温婉绵长而不失深邃的色彩,描绘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舞台上出现烟波浩渺、层峦叠嶂的“千里江山图”,童声合唱如天籁一般,身着五彩裙衫的舞者们婷婷袅袅,阶梯舞台上古琴、古筝齐奏,唱响中国文化对缔造和平、和谐、和睦之世界的愿景。最后,舞者们的裙衫变为白色,构成了和平鸽的画面,呈现中华文化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共同价值追求,具有超越时空、跨越国界的永恒魅力。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博大的胸怀与大美不言的境界,为创造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便是开启新的百年征程之际,共产党人将继续奋斗的至高境界。
“艺术不仅是通过具体的形象去反映客观真实,它的实践轨迹亦是真实本身。”[6]传承发扬、继往开来,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深挖《伟大征程》蕴含的丰富艺术价值和美育价值,对于体悟伟大建党精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舞蹈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伟大史诗演绎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征程》印记百年历史丰碑。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党史造就‘红色舞蹈’,而不是‘红色舞蹈’造就党史。”[7]中国共产党100年波澜壮阔、从无到有的历程,其精神谱系代代传承。无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奋勇前行,终使中国昂首于东方。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作为这一辉煌历程的艺术呈现,是讴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里程碑。《伟大征程》是生动的思政讲堂,也缔造了时代的铸魂工程。当我们推行课程思政时,始终在探索教学中如何树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理念,倡导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习者的人文素养、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实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而舞蹈学子们参演伟大史诗的过程,既是深刻领悟伟大征程的过程,也是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的践行过程。演绎党史便是亲历党史,挑战身心极限便是挥洒专业学识、以舞报国的最好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