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林院校毕业生党员身份差异与就业质量的关系

2021-11-18李莉萍涂雯雯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6期
关键词:农林院校就业质量毕业生

李莉萍 涂雯雯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将农林院校的毕业生党员与非党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现状进行比较,检验党员毕业生和非党员毕业生在就业质量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原因。

关键词:就业质量;农林院校;毕业生;党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当前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就业摆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首位,实施就业优先的政策,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通过调查分析、收集素材进行对比,了解党员毕业生和非党员毕业生对就业质量的满意度,值得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探讨。

一、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就业质量是与就业数量相对的概念,关于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张常新认为除政府的宏观调控外,毕业生就业质量主要受高校的培养方式、毕业生的自身素质影响。刘红艳运用回归分析研究发现英语水平、成绩和实践经验对学生就业质量影响较大。裘华源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法发现英语技能水平、实习经历以及职业规划对高质量就业有显著影响。仝晓静利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法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奖励情况、实习经历与就业质量的关系较为显著。

二、调研数据来源与研究分析

本文以农林院校毕业生为调查样本,通过问卷星平台共收集获得723份调研数据,剔除存在空值以及逻辑矛盾的问卷数据后,共获得692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达95.7%。

1.研究方法

从样本特征的偏度、峰度值可以看出,研究对象的性别、政治面貌、户籍地、学科门类、毕业生个人能力(学习成绩、学生工作经历)基本上覆盖了所有层次群体,研究样本分布较合理。

2.党员身份差异与就业质量

本研究将毕业生对薪酬、单位声望、晋升空间、培训、专业对口度等几个方面的满意度(1-5级,从非常不满意到很满意递进)作为大学生的就业质量的衡量指标。针对党员和非党员毕业生群体,利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检验判断两类群体的满意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检验结果如下表1。

从表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单位薪酬的满意度方面,毕业生党员和非党员方差Sig值为0.093,大于0.05,说明党员与非党员两组样本在“薪酬”上的方差是相等的,在这个假设成立的情况下,t检验的sig值为0.025,小于0.05,说明党员与非党员在单位薪酬的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2)在单位声望的满意度方面,毕业生党员和非党员方差Sig值为0.84,大于0.05,说明党员与非党员两组样本在“声望”上的方差是相等的,在这个假设成立的情况下,t检验的sig值为0.041,小于0.05,说明党员与非党员在单位声望的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3)在单位晋升的满意度方面,毕业生党员和非党员方差Sig值为0.054,大于0.05,说明党员与非党员两组样本在“晋升”上的方差是相等的,在这个假设成立的情况下,t检验的sig值为0.049,小于0.05,说明党员与非党员在单位晋升的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4)在单位培训的满意度方面,毕业生党员和非党员方差Sig值为0.316,大于0.05,说明党员与非党员两组样本在“培训”上的方差是相等的,在这个假设成立的情况下,t检验的sig值为0.033,小于0.05,说明党员与非党员在单位培训的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5)在专业对口的满意度方面,毕业生党员和非党员方差Sig值为0.071,大于0.05,说明党员与非党员两组样本在“专业对口”上的方差是相等的,在这个假设成立的情况下,t检验的sig值为0.996,大于0.05,说明党员与非党员在专业对口的满意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即党员的身份差异与毕业生是否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关联性不高。

综合以上研究对比分析,整体上来说,党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非党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满意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前者的就业质量整体上更高,具体满意度的差异情况见表2。

三、结论分析

高校毕业生判断初次就业单位的优劣主要标准是晋升通道、单位培训、单位前景、单位薪酬、专业对口等。通过数据分析,笔者发现除了专业对口一项上党员和非党员毕业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在单位薪酬、单位声望、单位晋升、单位培训的就业质量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党员毕业生这四项指标上均优于非党员毕业生。究其原因:一是毕业生党员在就业中具有较强的就业适应能力。据调研统计显示,党员毕业生有95.3%比例人数在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多数党员毕业生入职国家机构、教育科研院所、国有企业,政治身份引导的自身综合素质高被绝大部分毕业生党员认同,因此他们体现出较强的就业适应能力。二是毕业生党员在就业中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据调研统计,毕业生党员有87.4%比例人数在大学期间英语水平在国家四级以上,多数党员毕业生求职之前有明确的求职目标,对照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和要求,他们在学习能力、时间管理、人际沟通、职业道德和执行纪律方面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常新.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继续教育研究,2016(1):113-114.

[2]刘红艳. 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 合肥工业大学,2010.

[3]裘华源.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以之江学院毕业生为例[J]. 改革与开放,2015(22):88-90.

[4]仝晓静. 大学生人力资本對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 山西财经大学,2016.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8DJQN078)

作者简介:李莉萍(198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党建研究、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涂雯雯(1983-),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就业指导、高校生涯教育)。

猜你喜欢

农林院校就业质量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农林院校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农林院校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农林院校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高等农林院校植物解剖学实验报告册修编研究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如何认识新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能力问题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