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鲁亚克的俄狄浦斯情结
2021-11-18宋玮任红川
宋玮 任红川
摘要:凯鲁亚克作为美国“垮掉一代”的核心人物之一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生活中他与母亲亲密、与父亲对抗的关系是俄狄浦斯情结的表现,这一情结影响了作者的文学创作。本文从生活和创作两方面入手,以《在路上》和《梦之书》为例分析了凯鲁亚克的俄狄浦斯情结。
关键词: 凯鲁亚克;俄狄浦斯情结;弑父;《梦之书》
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 1922-1969)是美国“垮掉一代”的核心人物,以其经典作品《在路上》而享誉世界文坛。他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数量甚丰,体裁跨越小说、诗歌、散文以及戏剧等多种形式。由于凯鲁亚克的大部分作品都涉及旅行概念,普通读者或者专业评论者常为他贴上“行走”这一标签,大多以“流浪文学”或“路上小说”的视角解读其系列作品。“行走”固然是凯鲁亚克书写的特色之一,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时时影响着凯鲁亚克的生活,并反映于他的创作中,这个因素就是凯鲁亚克的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
一、俄狄浦斯情结的概念
此概念由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弗洛伊德将性视为人类行为的原动力之一。按照他的理论,儿童在3-6岁的性器期偶然体验到性器官带来的快感,这造成孩童对父母异性一方格外依恋,母亲的爱抚和拥抱给男孩带来的愉悦感使男孩产生无意识的杀害父亲和独占母亲的想法,即俄狄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运用俄狄浦斯情结对西方三部经典文学作品《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和《卡拉马佐夫兄弟》进行解读,认为三部作品都反映了共同的“弑父”主题,得出的结论是:“人类无意识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俄狄浦斯情结是文艺创作活动的根源,艺术创造活动正是以俄狄浦斯情结为推力而产生的。” 1913年出版的《图腾与禁忌》中,弗洛伊德将宗教、民族学与心理学相联系,称“弑父”和儿子对父亲的反叛也是一种原罪。由此可见,俄狄浦斯情结具有双重指向:对抗父亲和依恋母亲,这种矛盾在儿子身上得到集中体现。如果这个儿子有文学天赋并有意愿成为一名作家,童年时产生的俄狄浦斯情结又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它就可能进入作家的潜意识,影响到他的生活和创作。凯鲁亚克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他成年后的生活和创作都受到俄狄浦斯情结的影响。
二、俄狄浦斯情结对凯鲁亚克生活的影响
凯鲁亚克出生于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马萨诸塞州传统工业小镇洛厄尔,父母都是法裔加拿大人。小镇聚居着大量法裔加拿大人,天主教是他们的主要信仰,凯鲁亚克的父母也不例外。凯鲁亚克的父亲利奥与其母亲加布里埃尔相比更为美国化,他爱好运动、交际广泛,母亲则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典型的“屋中天使”,在丈夫忙于事业忙于娱乐的时候承担了绝大部分家务。凯鲁亚克从小到大与母亲共处的时间远远多于父亲,父亲的暴躁和母亲的呵护使他的俄狄浦斯情结愈发严重。
从凯鲁亚克的职业生涯来看,凯鲁亚克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作家,他广泛阅读文学作品,还经常练习写作,母亲也尽力支持他这一爱好,而父亲更希望他在体育事业方面有所成就,认为他试图以写作谋生是不务正业的表现,父子之间冲突不断,感情淡漠,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利奥患癌症去世。加布里埃尔不懂儿子的写作内容,也不确定他从事这一行业有没有前途,却一直坚定的支持儿子。她做工理家,支持凯鲁亚克全身心地投入写作,对此凯鲁亚克满怀感激。加布里埃尔对儿子有强烈的控制欲,她经常对儿子的交友横加干涉,无论是同性朋友还是异性朋友,这一原因造成凯鲁亚克始终难以与母亲以外的女性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吊诡的事,凯鲁亚克对于他和父亲之间的矛盾始终难以释怀,对于母亲对他的管束却基本上是言听计从,这种异常表现很难用俄狄浦斯情结以外的原因解释。
三、俄狄浦斯情结对凯鲁亚克创作的影响
俄狄浦斯情结对凯鲁亚克的影响几乎贯穿了他创作的所有作品。评论者普遍以《在路上》 为范本来解读凯鲁亚克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认为凯鲁亚克上路的原因“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对理想女性的寻找。”在路上的旅程中,凯鲁亚克的化身萨尔邂逅了一位苗条羞怯的墨西哥姑娘特雷,并和她一起度过了一段欢乐时光。然而萨尔很快就感到了厌倦,他借口“我能感觉自己的生活在呼唤我回去”,又回到了纽约的姨妈(小说中作者赋予母亲的身份)身边。和特雷的这段恋情展示了凯鲁亚克矛盾的性观念,父母,特别是母亲的罗马天主教背景赋予凯鲁亚克传统的基督教道德观念,造成凯鲁亚克内心深处将爱与性区分开来。凯鲁亚克形成这种道德观念和母亲对他的精神规训有关,凯鲁亚克终生在心理上臣服于母亲的控制,还将这种意识外化成文学作品。
从理论认知来看,凯鲁亚克和弗洛伊德对梦的认识不一致,但是凯鲁亚克难以否认的是梦是意识在睡眠中的表现,有一些意象在梦中反复出现,作者将它们如实记录了下来。《梦之书》中一个突出的意象是“无处不在的‘蒙着裹尸布的陌生人’”,与之相关的梦境非常恐怖:梦中父亲出现后凯鲁亚克就失明了,父亲还要用皮带抽他,凯鲁亚克意识到梦中这个虐待他的人物和在以往的梦中追逐他的人都是他的父亲,他惊呼“那个蒙面旅者是爸!那个蒙面旅者是死神。” 凯鲁亚克的梦境中与母亲相处的情景大多是温馨愉悦的家庭生活,与父亲相遇的场景大多是恐怖混乱的,涉及父亲对他的管束和粗暴行为,例如他吸食大麻时被已经去世的父亲看到,或者梦见父亲被绞死。这说明父亲对凯鲁亚克威压始终存在,凯鲁亚克对其父的死心怀愧疚,尽管他并没有弑父的行为,潜意识中他认为父亲的死与他有关,在心理上他仍然将自己视为一个“弑父者”。從宗教角度来看,反叛父亲、异常依恋母亲以及“弑父者”都有悖于基督教精神,承袭自希伯来宗教文化遗产的基督教文化推崇虔敬、驯服和信仰至上,从小受到严格天主教教育的凯鲁亚克对此有明确认知。从理性层面来看,作者清楚地知道他对待区别对待父母双亲的态度不正确,然而在感情上他又无法自我控制。这种俄狄浦斯情结反映在梦境里催生了《梦之书》这部现代性作品。
四、结语
凯鲁亚克的生活和创作中都闪现着俄狄浦斯情结的影子,这种本应该消失于儿童时期的心理状态使作家终生未能享有正常成年人的生活,另一方面推动了作者的文学创作。俄狄浦斯情结可被视为凯鲁亚克创作的原动力之一,它促使凯鲁亚克带着寻找梦想的心态不断上路,多次试图突破家庭束缚却未能成功,徘徊于“离家--归家”的循环中,将体验诉诸笔墨,为读者贡献了《在路上》和《梦之书》等重要作品。
参考文献:
[1]张宇.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理论与文艺美学[J].戏剧之家,2020(06):164.
[2] [3] [美]杰克·凯鲁亚克著.莫柒译.镇与城[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8.
[4]陈杰著.本真之路: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小说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195.
[5] [美]杰克·凯鲁亚克著.王永年译.在路上[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24.
[6] [奥] 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商务印书馆,2007:10.
[7] [8] [9] [10]杰克·凯鲁亚克著.林斌译.梦之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IV, VII,VIII, 228.
作者简介:宋玮(1976-5),女,汉族,河北保定人,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美国文学。任红川(1981-9),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