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运用于五年级语文写作和阅读教学研究
2021-11-18赵远香
赵远香
摘要: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作为评判学生们语文学习成果以及词汇积累和应用的最终体现所在,是学生综合使用能力强弱的映射。如果说写作是秋收的果实,那么阅读一定是辛勤灌溉的过程,古话言之,有输入才会有输出。写作和阅读就如硬币的两面,一面展现写作能力,体现文字所赋予自身的涵养,阐发“明”,而另一面展现阅读拓展视野,精研“学”。二者如翔天之羽翼,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在学生语文写作和阅读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文字的输出,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摄入,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写作和阅读能力,促进其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提升。因此本文针对思维导图应用于五年级语文写作和阅读的方法,其旨在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和阅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语文;思维导图;写作和阅读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上手非常容易的思维工具,其非常贴近人类大脑的日常思维,是思维具象化的一种外在体现。它可以是一种事物、一个概念甚至是一个词语都可以作为其思维的中心,进而将思维发散出去联想到其他事物,从而在不同内容之间交织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思维网络,进而再将所形成的思维网络具现到现实中,这就是一份能够清晰反映思考过程以及内容的思维导图。
一、利用思维导图梳理脉络
语文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其写作和阅读能力[1]。有句古话说得好,“凡事欲善其利,必善其事。”充分的说明任何事情提前准备和积累的重要性。要想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好新课文、生字词以及用法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充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课文整体脉络,初步构建课文整體框架,进而更好地对新知识产生感性认识。在绘画思维导图时,其首先就是将学生作为其主题的中心,同时也是绘制思维导图的关键与核心所在。在进行绘制时,首先是将其生字词标注圈出,初步整理文章所要掌握的新生字词;然后树立课文整体结构和框架,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其次则是找出文章的重难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对课文的学习,进而调动学生的感官,更好的绘制思维导图。对一些不同的知识点可以采取用不同颜色的笔去进行标记,进而更好地将一些复杂的知识点进行串联,从而更好地促进学习。
例如我们在学习到《白鹭》这篇课文时,就可以让学生先自行根据拼音学习生字词,并找出自己认为优美的词语或者句子,然后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整理信息,进而绘制出关于“动物”或者“山水风光”“保护动物”等等一些分支信息,进而展现出一幅幅具有个性的思维导图,并且学生能够借助思维导图,从动物、地点、习性以及文章的开篇、描述和结果等关键因素,更好的梳理《白鹭》整篇文章的整体脉络。而在课堂上,通过一张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白鹭》这篇课文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拓展其知识层面,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学生学意盎然,求知欲强,自然就能更好地提升其阅读能力。
二、巧用思维导图整理素材,灵活制定写作题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小学学生的语文写作和阅读能力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巧妙地利用思维导图,其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在写作过程中对素材的整理和搜集。虽然有很多的学生根据老师所指导的方式去进行搜集素材,但因为其自身对于生活或者素材并没有很好的见解,因此每次在进行写作时都会有种“无话可说”或者“从零开始”的感觉,进而难以将自身平时阅读所积累的词汇进行融会贯通。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个办法,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写作之前将自己所搜集到的材料以及素材等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整理,从所搜集的材料和素材进行入手,充分地将思维发散出去,思考这种素材能用于那种写作,适合那种题材等方面进行思考。如果说将所搜集的素材作为其思维导图的核心,那么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的方式去进一步的拆分理解素材,从中提取出其中的关键词以及所蕴含的道理,并通过这些内容在去反向推出可以进行使用或者借鉴的题目以及内容,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素材进行理解,同时也能更加熟练地使用素材,而不只是单纯的为写作而写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在进行命题作文写作时,因为很多学生的作文其部分都有用雷同,例如“那是一个晚上,天空下着很大的雨...”等等作为文章的篇头,因为学生们对词汇应用不熟练,因此难以跳出题目的框架,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专门设置一些具有发散性的题目,让学生充分的发散思维,跳出其题目框架的限制,让其逐渐在积累到一定的词汇量之后,进而更好地树立自身的写作风格。
例如就以常用题材“妈妈”作为题目,让其充分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不要局限于妈妈对我怎样,引导学生从另一个层面去进行观察和入手。例如可以从妈妈的手这个角度作为文章篇章的开始,描述妈妈的一切,如“石头有裂痕,妈妈的手也有裂痕,万物皆有裂痕,因为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作为其引导,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感受妈妈给予我们的关怀。或者是也可以学校、未来以及生活等等作为作文写作题材,围绕这三方面展开写作或者是任选一个题材作为写作方向,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同时也能防止学生雷同写作的诞生。同时也能有效地应用到一些知识点,例如结合学校和未来展开的一篇写作,如“班里很乱,我坐在嘈杂声下看着窗外想着未来,桌子上的书放的很多,多到看不清地板也看不清未来...后来啊,书依旧堆得很多,但那都是你看过的,站起来能看到黑板上的三好学生。班里很乱,我在嘈杂声下看着窗外想着未来,光落在我脸上,不偏不倚,那是未来”等等句子来帮助学生如何进行开头和结尾,怎样做好首尾呼应,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将阅读和写作联合到一起。
结语: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突破写作难,阅读烦等产生的困局,充分地激发学生思维,让其能够更好地、快速地组织出一篇文章,进而让学生真正触及到写作与阅读的本质。最后,岁月之羽,掠过时间的河,抚过一片浩瀚星海,我在岁月斑驳的深处,聆听花朵绽放理想的声音。希望思维导图能够在将来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其写作和阅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戴莹.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 2020,(22):185.
[2]张缩影.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 2019,(0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