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探索

2021-11-18程利斌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9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程利斌

摘要:核心素养可以对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形成关键能力,并使学生素质得到培养和锻炼。核心素养下音乐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关涉学科教学的健康发展,对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有重要现实意义。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通过多形式、能互动、有情趣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乐感、丰富音乐情感和提升音乐美感。课堂是实施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颇具探讨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已昂首迈入核心素养发展的新时代,在我们逐步厘清“什么是核心素养”这个核心概念之后,“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最关心也是最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因此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正确认识自身的教育价值,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将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渗透到实际的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使音乐教育教学步入理想的状态。

一、树立正确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以湘版六年级上册第六课《京调》为例,教师关注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积累,学生音乐文化的信仰,音乐艺术鉴赏能力和表现素质的锻炼.这些都是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内容。由此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能够了解我国的国粹.了解京剧的相关基础知识,能够不断走近京剧,对祖国传统文化京剧产生兴趣.并且慢慢发展到文化信仰的状态。(2)欣赏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的表演,分析其特点,从多维度进行,在这样的探讨过程中能够对京剧的艺术魅力有更加深刻的认知。(3)通过模仿,能够演绎一小段。确保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很明显上述教学目标的细节性很强,并且都指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锻炼,相比较之前,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架构设计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加有针对性。

二、合理应用媒体机制

媒体有丰富的内涵,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用到多媒体、白板、电脑、网络、手机等多种信息设备,特别是课程内容的搜集整合中,这些媒体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學生对网络应用有更高期待,教师不妨借助网络展开音乐素材的搜集,以丰富音乐课程内容。在音乐展示环节,多媒体、电脑、手机等有更多作用,教师不妨做出合理配备,以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如教唱《少先队植树造林歌》这首歌曲时,教师启动了远程教学程序,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其他学校的教学实况。学生对这样的调度很感兴趣,都能够认真地观看和聆听。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要求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对音乐课程进行对应改进,学生发言积极,学习进人良性互动阶段。有学生建议,音乐课堂不能只是学唱歌曲,需要多种形式并行,应增加更多音乐活动,如表演展示、音乐游戏等内容;有学生说,多媒体应用要适当,利用网络搜集更多音乐作品,让大家来挑选,这样才能形成学习动机。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发表了个性见解。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求学生对媒体应用进行讨论,给课程建设提供了不少线索。

三、优化生本课程,调整教学内容

学生进人课程建构当中,这与主体教育理念高度契合。课程建构未必要形成教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吸收学生的参与意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都属于课程改革的范畴,也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

如学《苗家儿童庆丰收》这首歌曲时,教师对歌曲内涵进行解读,很自然地引出了民族歌曲这个话题。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音乐体验,推荐相关的音乐作品,如果能够亲自演绎更好。学生开始了主动交流,对民族歌曲展开搜索,《青藏高原》《南泥湾》《康定情歌》《走西口》《草原之夜》《茉莉花》等都属于民族歌曲的范畴,学生做出了相关推荐,教师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演绎。在具体操作中,独唱和小合唱成为基本展示方式,教师又发动其他学生进行伴奏、律动,给予主动配合,为课堂演绎带来了更多辅助,把课堂学习推向了高潮。课程建构未必要形成教材内容,教师随时做出教学调整,增加一些音乐素材,都属于课程建设的范畴,具有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四、班级合唱促进核心素养

(一)合作探究促学生合唱高效

“合唱”常常与“集体意识”联系在一起,与“大局观”这个沉甸甸的词挂钩,而这恰恰与核心素养的诸多提法一脉相承。合唱中的“合”讲究一个“合”字,包括节奏的“合”、动作的“合”、音符的“合”、歌词的“合”、两个声部的“合”、人声与器乐的“合”……离开了货真价实的“合”,其音乐实践过程就是两张皮甚至三张皮,怎一个“乱”字了得?于是,调整情绪成为合唱中的大功夫,讲究合作成为合唱中的主旋律。既要注意随时跟得上曲子本身的节奏,还要注意跟得上身边最近之人口型的节奏,以免成为声带迟缓振动的那一个“典型”。当然,“同桌”抢拍子时也应该及时提醒,不能因为没有自信反而认为自己迟缓了——好的合作关系不是一味地服从、依附和跟风,而是该跟的跟,该制止的制止,而这恰恰是健全学生人格品质的应有之义。

(二)多元评价促学生合唱激情

如何评价合唱,或者如何拓宽合唱评价的渠道与路径,成为促进学生激情合唱的重要手段之一。核心素养背景下,那种“这个绝对不行"等口头批评的方式应该予以弃了。音乐教师应多渠道、多方法、多侧向采用灵活的方式评价合唱。比如与他人对试唱,也是评价学生歌唱功底的有效方法之一。一个阶段的合唱训练小有成就之后,可以一对一,或一组对一组,或一半对一半进行对比合唱。另外,录制成美篇或音频或微视频进行对照评价,也是进一步促进合唱高效的渠道之一。新技术支撑下,我们完全可以将精彩的合唱视频发布在QQ群、钉钉群或微信群,收获或正面或反面的评论,进而一步步促进学生合唱的激情,而这,也正是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力举措。

总之,小学音乐在进入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基准进行优化调整。教师要发挥关键作用,在学科课程信息搜集整合过程中展开创造性操作,以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实践,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宝珍.试析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知识的综合教学策略——以音乐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02):92-93.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